川普是商人,加上狂人的個性本來就不會走政治教科書的路線,從四月初高調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到一個禮拜後的大轉彎,並不是認輸或發瘋一詞可以簡單帶過;表面上看是貿易戰的進退,實際上正是典型生意人對於市場的慣性操作與應變。從商業模式、行銷談判和市場心理的角度看,這不僅是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也大大影響了台灣的政治、經濟與股市格局。
一、商業模式:高風險試水與靈活調整
川普一開始宣布對所有進口貨徵收 10% 基準關稅,並對台灣(32%)、中國(34%)、越南(46%)等加徵高額對等關稅,像是企業推出「高風險高回報」的新產品,想逼全球供應鏈重組,讓美國本土產業賺更多。但市場反彈太大,美股期貨暴跌、各國威脅報復,他迅速轉彎:對中國加碼到 125%,其他國家暫緩 90 天、降回 10%。這就像新創公司先砸錢搶市場,發現燒太快就縮回核心戰場,中國成了主攻對象,台灣則被留作後手。
對台灣而言,轉彎前 32% 關稅威脅了出口經濟(對美出口占 GDP 15%-20%),彭博預估 GDP 可能下滑 3.8%,企業面臨訂單流失壓力。而政策轉彎後 10% 的關稅風險相對可控,短期壓力驟減,但 90 天的不確定性還是會逼迫企業加速分散產線,政治上也迫使台灣變得必須更靠攏美國以換取喘息空間。
二、行銷談判:誇張開價與策略讓步
川普的談判手法充滿商人氣息,先開出 32% 的高關稅,如同漫天喊價的商家(錨定效應),逼台灣等國坐上談判桌。政策轉彎後降到 10%、並給予 90 天的緩衝,等於祭出「折扣優惠」,換句話說就是「我其實對你們算不錯了」,同時對中國加到 125%,強硬處理不聽話的客戶。一軟一硬之間,既保住強硬形象,又可以拉攏談判對象。
對台灣來說,轉彎前被迫考慮擴大對美投資(如台積電在美設廠),經濟上面臨成本暴增。轉彎後,10% 關稅讓企業得以喘息,但90 天的緩衝期,台灣可能得拿出更多籌碼(軍購、在美布局),不然川普隨時都有可能「加價威脅」。
三、市場心理:恐懼驅動與信心重建
股市就是人性與心理的反應,其實這也不必多說,只要列出過去四天台股屢屢創下的歷史紀錄,就知道川普一個人可以左右一個國家的程度到哪裡。
台股在 2025 年 4 月 7 日(清明連假後首個交易日)創下多項歷史跌幅紀錄:
1. 單日最大收盤跌點
台股加權指數(TAIEX)在 4 月 7 日終場暴跌 2065.87 點,收在 19232.35 點。這打破了之前 2024 年 8 月 5 日的歷史單日最大收盤跌點紀錄(1807.21 點),成為台股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收盤點數跌幅。
2. 單日最大跌幅百分比
同一天,台股指數下跌 9.7%,創下歷史上最大的單日跌幅百分比紀錄。這同樣超越了 2024 年 8 月 5 日的 8.4% 跌幅,反映了市場對 32% 對等關稅的極度恐慌。
3. 盤中最大跌點與跌幅
在 4 月 7 日早盤,台股一度重挫超過 2086 點,盤中跌幅達 9.79%,指數最低探至 19212.02 點。這是台股盤中最大跌點與跌幅的歷史紀錄,顯示開盤後恐慌性賣壓的集中爆發。
4.跌停家數創紀錄
4 月 7 日,上市櫃市場共有 1702 檔股票跌停,創下台股歷史上單日跌停家數最多的紀錄。尤其像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權值股都觸及跌停,進一步加劇市場恐慌。
台股在 2025 年 4 月 10 日的反彈,創下多項歷史漲幅紀錄:
1. 單日最大收盤漲點
台股加權指數(TAIEX)在 4 月 10 日終場暴漲 1608.27 點,收在 19000.03 點。這一漲幅打破了台股歷史上單日最大收盤漲點的紀錄,超越了之前的紀錄(例如疫情期間 2020 年 3 月 19 日反彈時的 1166 點 )。這是台股有史以來最強勁的單日收盤表現。
2.單日最大漲幅百分比
當天台股上漲約 9.25%(以 4 月 9 日收盤 17391.76 點計算),創下歷史上單日最大漲幅百分比紀錄。這超過了之前的高點,例如 2000 年 10 月科技泡沫後的反彈紀錄(8.9%)。這反映了市場對川普關稅政策轉彎的極度樂觀情緒。
3.盤中最大漲點
在 4 月 10 日盤中,台股一度飆升超過 1650 點,指數最高觸及 19100 點左右。這同樣是台股歷史上盤中最大漲點的紀錄,顯示開盤後買盤的強烈信心。
4.漲停家數創高
當天上市櫃市場共有超過 1500 檔股票漲停,創下台股單日漲停家數的歷史新高。權值股如台積電、聯發科、鴻海等全數漲停,帶動指數大幅上揚。
四、我是這樣想的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從高調開場到迅速轉彎,展現了他作為一介商人的本色:以高風險試水撬動市場、以誇張開價操控談判、以恐懼與信心交錯驅動心理。他的狂人個性讓這一切不走政治常規,更像是一場規模擴及全球的生意博弈。
有想要依靠美國的心態不是問題,畢竟台灣在國際局勢上的地位本來就相對薄弱,但有問題的地方在於「現在的美國總統本身的不可預測性太高」。
對台灣而言,一開始的政策頒布後隨即面臨著政治妥協的壓力、經濟重創的威脅與股市的崩潰,而在政策轉彎後換來了喘息的空間,企業壓力暫時減輕、股市反彈創下歷史漲幅,現在所面臨的是未來 90 天內談判的不確定性,更不是一個健康的國家運轉機制。
光以台股為例,經歷這四天的極端起伏,正是川普商人策略最直接的反應:他用恐懼點燃市場,又用讓步重建信心,台灣則在這場遊戲裡只能處在絕對被動的地位被迫應變。未來 90 天,台灣的政治靠攏如何定位、經濟轉型的應變策略與股市能否穩定,都將取決於能否在川普的「下一筆生意」中找到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