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事業要擴張,絕對免不了資金的助力,但要如何說服其他人真的拿出錢來投資,需要展現你對於自身企業的營運規劃是否縝密,這時,一份周詳的專案計畫書,不僅會是協助你向投資人說明宏大願景的說帖,也是指引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的定海神針。
一份完整的專案計畫書,架構應包含市場經營和運作、人事組織、團隊規模、企業或公司的發展歷程、股權結構、產品服務、公司財務狀況等內容。旨在完成3項任務(P.12-13):
一、溝通- 讓投資人、員工和合作夥伴之間進行有效交流,展現企業價值所在。
- 讓企業利益者看到企業未來的營利潛力和空間,放心投資。
- 提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隱患,提前做好備案措施。
二、管理
- 凝聚團隊力量,為企業管理者制定工作規劃,為企業員工的工作指明方向。
- 引導企業正確發展,省時、省力、省資源。
三、承諾
- 企業管理者透過專案計畫書對員工做出承諾,讓員工對公司充滿信心。
- 企業透過專案計畫書吸引投資人,開展募資,並做出相對應承諾。
專案計畫書製作步驟
一、計畫摘要
精簡完整地介紹計畫書內容,吸引投資人目光。
二、規劃公司發展戰略
- 介紹公司歷史、起源等。
- 重點說明公司未來發展目標。
三、分析市場和競爭對手
- 借助調研資料,描述當前及未來市場。
- 收集競爭對手資訊,說明自身如何立足市場。
四、行銷策略
介紹產品或服務,說明其獨特性,據其優勢提出營運策略和應對方式。
五、管理團隊
介紹公司主要團隊成員,並說明人員分工。
六、財務計畫
介紹公司實際財務狀況、預期收入、資產負債表等內容,並將各種可能性納入考量。
七、附錄
如管理人員履歷表、財務報表、組織結構圖等資料。
八、目錄和封面
清晰的目錄及傳達專業感的封面設計。
投資人想透過專案計畫書看到什麼?
既然被稱作「投資人」,自然希望投資有所回報,不然就是慈善事業。因此投資人面對新創募資,最關注的焦點便在於:創業者能不能賺到錢?團隊是否有充足經驗?新創是否有發展潛力(未來增值的空間)?
懷抱這些疑問,投資人通常希望在計畫書中能看到:創業者的真實想法、真實目的、能解決哪些問題、行銷方法、團隊能力、利益思維/財務狀況(如當前財務表現、未來預測、佐證資料、稅務狀況、盈利依據)等。
尤其針對新創的核心,亦即產品或服務的定位,更需要多琢磨其獨到之處(P.61-62):
- 用一句話概述:介紹目標客戶。
- 介紹目標客戶:讓投資人知道客戶群體容量,制定未來銷售計畫。
- 客戶購買產品的理由:讓投資人看到產品能解決客戶什麼需求,以獲得顧客支持。
- 介紹產品目前三大使用者類型:投資人能夠知道新創對消費者的了解程度,判斷企業獲取的利益。
- 介紹目前產品發展進度:產品經營程度越成熟,投資人就越有可能投入資金,讓產品正常運作。
- 產品擁有版權、專利和配方:現今講究專利,獨家技術能讓企業有好的發展。
- 與其他同類產品進行比較:凸顯產品優勢,增加投資人對產品的了解與認可度。
- 列出未來五年內預估的銷售收入:產品發展至成熟期,預測銷售收入可讓投資人看到產品的升值空間。
拆解專案計畫書內容
本書目錄究其本質,其實已是一份詳實的內容撰擬指引綱要,紀錄如下,並將印象深刻的相關重點穿插筆記其中:
一、公司團隊:告訴投資人你們是最棒的
(一)明確公司的宗旨和目標
- 獲利能力:說明獲利程度和貢獻。
- 外部追求:說明對公眾、員工、股東、供應商注意事項的關心。
- 效率:說明企業管理及員工的工作效率。
- 品質:說明產品具有很高的品質。
(二)公司有清晰的組織結構
公司組織管理能力的強弱,將直接關係到公司能否順利實現組織目標,因此管理者應依據公司宗旨及策略設計組織架構,來遂行其目標。可分成4大面向:
- 職能結構:達成組織目標時需要的各項工作、比例及關係。
- 層次結構(縱向):管理層次的構成及管理者的數量。
- 部門結構(橫向):各管理部門的構成。
- 職權結構:各層次、部門在權力和責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關係。
(三)部門及重要職位的職責介紹
(四)清晰嚴謹的股權劃分
二、商業模式:告訴投資人你們靠什麼賺錢
(一)商業模式的詳細闡述
好的商業模式需具備9個要素:價值(透過產品/服務為消費者提供的某種價值)、目標消費群、與消費者的關係、分銷管道(企業透過有效途徑接觸消費者,再將產品與服務價值傳遞給目標消費者的過程)、企業內部價值鏈(企業業務流程的安排和資源配置)、核心資源和能力(為實施商模所需要的資源和能力)、主要合作夥伴、收入方式、成本結構。
(二)產品服務的準確定位
思考新創本身或產品服務,在消費者/客戶心目中的形象與地位:
- 消費者或客戶群有哪些?
- 消費者或客戶的需求是什麼?
- 是否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
- 怎樣確定提供的獨特結合點?
- 運用什麼方式實現?
為回答這些問題,可採用5步驟做分析:
- 目標市場定位:市場細分和選擇目標市場的過程,亦即,新創需釐清要為誰服務。
- 產品服務需求定位:創業者需要滿足產品服務獲得者的需求,此時,應該依據消費者需求來定位產品類別。
- 企業產品測試定位:對企業進行產品創意或產品測試。
- 產品服務差異化價值點定位:解決目標客戶需要、釐清企業提供之產品獨特性,並與其他行銷屬性相結合。
- 行銷組合定位:在確定目標客戶需求及產品服務後,如何制定行銷組合方案去對接兩者。
(三)新產品的創意開發
(四)現有產品的研發升級
(五)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相關思考方向包括:
- 加強技術,提供產品品質。
- 透過策略聯盟,凸顯產品優勢。
- 運用新型技術平台推出產品。
- 豐富產品系列。
- 快速推出新產品。
- 塑造品牌。
- 推出性價比高的產品。
- 維護好與客戶間的關係。
- 壟斷。
三、行銷計畫:告訴投資人你們用什麼辦法賺錢
(一)成熟有效的行銷方案
行銷方案的制定,需經過以下步驟:
- 產品構思與設計:說明對應的需求,並對市場和存在的市場機會給出合理解釋。
- 市場調查研究。
- 市場定位和客戶選擇。
(二)行之有效的產品策略
- 產品整體概念。
- 產品與服務基本內容。
- 產品與服務分類。
- 產品組合和產品組合策略。
- 產品生命週期及各階段行銷策略。
- 新型產品開發策略。
- 服務特點和服務行銷。
其中,面對產品不同生命週期,建議採取的行銷策略也會有所差異:
- 導入期:開展廣告宣傳,運用多樣化促銷方式提高顧客的認知度。
- 成長期:提高產品品質,加強產品的獨特性、拓展市場,運用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群體。
- 成熟期:進一步拓展市場,激起新舊顧客的購買欲,增加產品功能、提高產品品質,改進行銷策略。
- 衰退期:採用持續行銷、收割銷售的方式銷售產品,也可以停止生產,透過上架新品替代原有產品。
(三)靈活多變的價格策略
價格策略應符合幾項條件:
- 以科學規律的研究為基礎。
- 以實踐經驗判斷為手段。
- 隨著市場的變動而變化。
- 以維護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利益為前提。
- 以目標客戶的消費水準為標準。
定價策略分類:
- 吸脂定價策略:高價格策略,在新產品剛上市時制定較高的初始價格,以求在短時間內獲得最大利潤;到後期再逐漸降低價格,以求產品在市場的穩定性,獲得利益。
- 滲透定價策略:低價格策略,新產品以較低價格吸引消費者,達到打開市場、獲得較高市佔率的目的。
- 滿意定價策略:介於前兩者之間。
產品定價方法:
- 成本定價法:指企業在生產、分銷和銷售產品成本基礎上,再透過目標利潤而制定價格的方法。
- 需求定價法:指企業以客戶的價值感知為基礎而制定價格的方法。
- 競爭定價法:指企業根據競爭對手的策略、行銷目標、產品和服務的成本與定價而制定價格的方法。
(四)穩健高效的通路佈局
行銷通路是客戶價值傳遞系統其中一種,每個通路成員和層級都需要為客戶增加價值。所謂的客戶價值,包含:
- 目標客戶想從通路中獲得什麼?
- 根據客戶需求制訂通路目標。
- 達到通路總成本最佳化。
- 經濟性、可控性、適應性原則評估。
(五)高效創新的促銷手段
四、財務計畫:告訴投資人你們靠什麼盈利
(一)合理可行的財務計畫
主要看三大報表的製作及分析:
- 現金流量表:以現金和等價物為編製基礎而獲得其收入和支出情況。
- 資產負債表:反映公司在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報表。
- 利潤表:反映公司在一定會計核算期間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形式。
(二)公司營運的財務預測
6方面的預先預測資訊:員工薪資支出資訊、產品銷售資訊、企業預期發展計畫、市場物資供應資訊、產品生產資訊、產品銷售資訊。
(三)財務計畫的制定和實施
(四)企業盈虧分析
(五)投資人收益分析
面對投資人,著重總資產收益率分析、總資產報酬率分析、淨資產收益率、資金收益率,協助其快速了解企業盈利狀況。
五、資金退出:讓投資人進得來也能出得去
(一)資金退出的主要內容
(二)風險控制和資金退出的理論依據
需告訴投資人企業會如何進行風險控制,並尋找合適的機會進行資金退出。為進行有效管理,創業風險類型可分為技術風險、管理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環境風險(指社會、法律及政策環境)。
(三)資金退出的方式
公開上市、股權回購、合併與收購、破產清算。
(四)資金退出需要注意的問題
六、市場分析:與投資人形成共鳴
(一)市場分析的主要內容
包含目標市場、市場競爭中的位置、競爭對手的相關情況、未來市場的發展趨勢。
(二)所處行業的成功因素
行業成功的直接因素包含產品屬性、公司資源及競爭力。而影響行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則有:產品研發、生產工藝、準確定位、行銷細分及強化管理。
(三)市場需求的細分與定位
(四)市場競爭現狀分析
常使用波特五力模型,去拆析5種基本競爭作用力:供應商議價能力、買方議價能力、潛在進入者威脅、替代品威脅、現有競爭者之間的威脅。
(五)經典市場分析法
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對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四個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