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實戰型的書,通篇無廢話且鉅細靡遺地附上示範案例。作者關登元老闆發現素食早餐的市場缺口,從一輛小餐車開始,逐步擴張成素食早餐連鎖店。若是想進入餐飲業創業的人,非常推薦手邊放一本,跟隨裡面的步驟想清楚開店的每一個眉角,不保證成功,但至少底盤扎實。
本書分成四大主題:「創業如何開始?」、「創業起步如何謀劃?」、「創業後如何經營」及「利用電商拓展營收」。以下筆記印象深刻的重點:微型創業要盡可能選擇「已然形成的市場」,如此才能避免教育市場或創造市場的成本。從「大眾」切入,是為了確保一定會有「市場」存在,但具備「差異化」才能提升開店的成功機率。請自問:
我的創業模式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
別人都用___________(什麼方式)做,我跟他不一樣的地方是____________。
作者建議,週轉金最好能準備6個月,雖然就大部分人的資金取得狀況,要備好6個月的週轉金稍有困難,但至少也要預留2-3個月較保險。整體準備金項目包含:
營業費用/毛利率=損益兩平點。
作者認為,若能滿足馬斯洛金字塔越上方的需求,定價相對可以定的較高。另外,也可以採成本定價:試做產品取得成本,依此取得想要的毛利率後再去做定價。整體策略定價亦是一個做法,有些明星商品雖然毛利低,但具有吸客效果,可搭配周邊飲料或套餐,維持整體平均毛利。
定價同時要考量商品分級:
目標是吸引商圈內客群的注意,務必讓顧客在第一次上門就了解產品及品牌價值,否則人群只因價格便宜而來,促銷結束後熱度就會消失。在宣傳手法上,其實最傳統的發傳單有其效用,可先用轉換率來估算要發的量體有多大。另外,傳單DM也可以異業結盟,例如跟其他店家談合作互放傳單、友好店家憑收據來店消費打折等。
但比起一直吸引新客,經營好老顧客,提升回購率才是真正穩定獲利的關鍵。尤其透過口碑,讓顧客替我們轉介紹更多客源是最好不過。
從提升毛利著手去改善營收。
行銷的目的有6大主軸:如何讓潛在顧客成為新顧客、如何讓新顧客成為老顧客、如何讓老顧客提升回購率、如何讓老顧客幫忙做轉介、如何提高平均客單價、如何增加購件數。
選定目標後,一個行銷企劃要考量:行銷原因(消費者接受該行銷的理由)、行銷目的、活動日期、活動辦法等,並預估行銷活動費用。
現在談行銷,社群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利用社群建立銷售漏斗已是顧客關係管理的一種方式。營運概念如下:
外送平台崛起,評估是否加入有兩個關鍵考量因素:
餐飲業要進入電商市場,有些商品設計及成本結構需額外考量。例如電商商品化(食品的保存期限、產品標示)、包裝設計與材積(須將產品大小算入成本中,因為會影響運費)、必須計入廣告費成本。
免費流量主要靠SEO及內容行銷(TA定位→內容議題規劃→社群散播→導流進站→針對進站流量進行再行銷)。
營業額的組成=流量X轉換率X客單價
三個要素分別須注意的內涵包含:
作為一個容易對數字感到暈眩的人,這本書我覺得最實際的部分是採用許多範例一步步教你如何計算預期獲利、獲利目標如何達成、如何調整毛利以提升營收、如何分析加入外送平台是否提高獲利等問題。前面筆記的小點展開,都有相當厚實的實戰經驗分享,很適合當作開店參考書,碰到相關問題就翻到對應的主題尋求系統性的解析框架,實用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