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封面取自網路
在人間走跳,會不會有時候出現這種感覺:
- 「他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根本對大家都沒好處啊?」 - 「我沒惹他,他卻還是拖我下水!」那麼恭喜(或者該拍拍?),你已經不小心碰到了 Cipolla 所說的「蠢人」了。
什麼是「蠢人」?義大利經濟史學家Carlo M. Cipolla (1922-2000)在1976年便已經在《The Basic Laws of Human Stupidity》這本書中提出五條「人類愚蠢基本法則」了。他寫這些並不是要嘲笑蠢人,而是讓我們意識到:真正可怕的不是壞人,而是那群把你拖下水、讓你也遭殃的蠢人。
他將人分為四種:聰明人、無助者、匪徒、蠢人。其中蠢人的定義是:讓別人受害,自己也沒好處,甚至自爆。
Cipolla的行動損益圖。依照書中的圖製作,但有另外加入書中的描述。
我們來看看他列出的五大法則是什麼。
第一法則:我們永遠低估社會中蠢人的數量(Always and inevitablv everyone underestimates the number of stupid individuals in circulation.)
以為蠢人只是少數嗎?錯了,Cipolla 說,我們再怎麼預估都還是低估。蠢人不分時地、無預警地出現,擾亂你的計劃。而且,他們經常出現在最意想不到的時機與場所,對我們造成困擾。
第二法則:一個人是不是愚蠢,與學歷、地位、財富無關(The probabilitv that a certain person be stupid is independent of anv other characteristic of that person.)
Cipolla 在大學裡做實驗發現,不論是工友、學生、教授、甚至諾貝爾獎得主,都有一定比例是愚蠢的。因此他說,愚蠢是天生的,就像血型或髮色,不受教育或階級影響。而且,愚蠢的分布,就像血型一樣,平均存在於各階層。
第三法則(他稱之為「黃金法則」):蠢人會讓別人受損,自己卻得不到任何好處,甚至也受害(A stupid person is a person who causes losses to another person or to a group of persons while himself deriving no gain and even possiblv incurring losses.)
匪徒至少有目的(例如偷錢),但蠢人沒邏輯、沒收益、亂搞一通,你無法預測,也無法防禦,造成社會整理資源的淨損失。
例如,只因為覺得應該要「換人做做看」,於是就選了閉著眼睛亂砍預算的政治人物,結果把對自己的補助也砍了。或者是,只因為社會上有人抱怨,大學實在很難考,於是就開放設立大學,結果造成學歷貶值以及少子化後大學招生困難。
第四法則:非愚蠢的人總是低估蠢人的破壞力(Non-stupid people always underestimate the damaging power of stupid individuals. In particular non-stupid people constantly forget that at all times and places and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to deal and/or associate with stupid people infallibly turns out to be a costly mistake)
我們常以為蠢人可控制、可利用,結果反被反噬。所以,與蠢人合作,是場注定失敗的交易。
愚蠢的破壞力與遺傳傾向以及所處的權力位置有關。歷史與現代社會中,有不少蠢人因為身居高位(政客、官僚、將領)而擴大了他們的破壞力。
在民主制度下,因為人人都可以投票,所以蠢人也有投票權,他們會無意識地協助同樣愚蠢的人當選,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第五法則:蠢人比壞人還危險(A stupid person is the most dangerous
type of person. 或者是 A stupid person is more dangerous than a bandit)
蠢人沒有邏輯、不可預測,讓聰明人難以防禦。他們出手時無計畫,因此你無法預測也難以反擊。相對的,壞人只是利益轉移(你輸、他贏);蠢人卻讓整個社會變差,因為大家都輸。因此,蠢人比壞人更危險。
就像有些蠢人,認為他們可以利用外來的勢力來對抗國內的反對黨以奪取權力;卻沒有想到過去自己的勢力跟這個外來勢力交手多次,從來也沒贏過,現在還想要利用別人,這不是愚蠢是什麼?
為什麼國家會衰敗?
Cipolla認為,一個國家之所以走下坡,通常並不是因為蠢人變多,而是因為蠢人被賦權(如進入政府、成為領袖)。
在蠢人得到權力與行動空間之後,就會造成聰明人被邊緣化,壞人開始更像愚人。接著,無助者變得越來越多,造成更大的被害群體。
面對這種狀況,我們該怎麼辦?
Cipolla 在書末給了我們一個建議:避開愚人,不管他是誰。
為什麼呢?因為即使是好心的合作,最終也可能因為對方不可預測的愚蠢而失控。
總而言之,愚蠢是一種社會毒性!它不像壞人那樣可以被談判或制衡,也不會因教育、階級、地位而改變。因此,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認清、遠離、避免與其結盟。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或別人落在哪個區塊(聰明?壞人?愚人?),可以試著用上面的「行動損益圖」。
橫軸是你自己的得失,縱軸是別人的得失,標出每個人的位置,看看你身邊有哪些潛在的災難來源。
雖然這本書是1976年寫的,但是我要說真的是金玉良言啊!
參考文獻:
Carlo M. Cipolla. 1976. The Basic Laws of Human Stupidity. Società editrice il Mulino. ISBN 978881523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