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老師們,AI 不會主動取代你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AI 是否會取代老師的話題不斷被討論、被熱議。它能記憶龐大的知識、快速產出內容、全天候運作,甚至不會抱怨、請假或情緒波動。當我們習慣用「效率」和「成果」來定義教育,AI 的能力似乎真的令人驚艷,甚至讓人感到一絲不安。


親愛的老師們,

AI 不會主動取代你們,

但我們如果忘了老師的價值,

只看效率、不看溫度,那麼它的出現,

或許只是「我們的選擇」所造就的結果。


教育,本該是人的工作。

而你們,就是最難以被取代的靈魂。

謝謝你們在無數個晨光序曲、夜深人靜的批改中,

不只是教書,更是陪伴。

不只是講解,更是引導。

不只是改卷,更是等待。


你們懂得孩子卡住時的沉默,知道那不只是「不會」,

而是迷惘、是不安、是需要一個懂他的人。

你們願意用時間換信任、用陪伴種下希望,

在這個追求快速的世界中,

你們會選擇慢下來,看見每一個獨一無二的靈魂。


讓我們一起守住這份價值,

不讓教育只剩下輸入與輸出,

不讓老師變成可以被「模擬」的角色。

因為真正改變生命的,

從來不是功能,而是那份「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相信」。


這世界正在加速,科技不停進化,

謝謝你們,始終願意成為那個用心的人。

謝謝你們,讓教育,依然有人味。


avatar-img
Team Edu的沙龍
5會員
129內容數
這是作者與自身內心深處的對話,適合在思緒紛亂或生命迷茫時靜心閱讀。在這裡,你或許會發現那些被忽略的內心力量,學會在喧囂中找到寧靜,在曲折中尋得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eam Ed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親愛的我: 這些年,你不只是一位教育園丁,更是一個願意在人生洪流中用心活著、真誠陪伴別人的人類。 走過五十歲的分水嶺,很多事已不像年輕時那樣非黑即白。你開始懂得,有些事無解,沒關係;有些人留不住,也沒關係。人生不是一套可以完美執行的作業系統,而是一段不斷「更新」、「當機」、「修復」、「重啟」的旅
教育,是一場生命影響生命的美好旅程。 如果我是家長,我會希望我的孩子,在什麼樣的學校學習?在什麼樣的環境成長?遇到什麼樣的老師? 因此,君毅始終以「打造一所願意讓自己孩子就讀的學校」為初心,努力朝「讓家長放心、教師用心、學生專心」的幸福教育場域邁進。 102年我們領先全國投入「君毅幸福工程」,
父母疲於奔命,孩子在手機與網路世界自我成長,疫情Reset了生活模式,科技改變了學習習慣。許多學生失去等待與努力的耐性,他們習慣於滑過不想看的,封鎖不想聽的,遇到挫折不想面對,而是逃避。老師更多時候,是陪伴迷惘,是收拾殘局。 一個活在虛擬世界、卻在真實生活裡迷路的孩子因為被沒收手機,當場情緒崩潰。
親愛的我: 這些年,你不只是一位教育園丁,更是一個願意在人生洪流中用心活著、真誠陪伴別人的人類。 走過五十歲的分水嶺,很多事已不像年輕時那樣非黑即白。你開始懂得,有些事無解,沒關係;有些人留不住,也沒關係。人生不是一套可以完美執行的作業系統,而是一段不斷「更新」、「當機」、「修復」、「重啟」的旅
教育,是一場生命影響生命的美好旅程。 如果我是家長,我會希望我的孩子,在什麼樣的學校學習?在什麼樣的環境成長?遇到什麼樣的老師? 因此,君毅始終以「打造一所願意讓自己孩子就讀的學校」為初心,努力朝「讓家長放心、教師用心、學生專心」的幸福教育場域邁進。 102年我們領先全國投入「君毅幸福工程」,
父母疲於奔命,孩子在手機與網路世界自我成長,疫情Reset了生活模式,科技改變了學習習慣。許多學生失去等待與努力的耐性,他們習慣於滑過不想看的,封鎖不想聽的,遇到挫折不想面對,而是逃避。老師更多時候,是陪伴迷惘,是收拾殘局。 一個活在虛擬世界、卻在真實生活裡迷路的孩子因為被沒收手機,當場情緒崩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這是一次在苗栗國中分享AI教學應用的經驗。在分享中包含了實作體驗、與ChatGPT共創教材、應用於教學等多方面內容。此外,還探討了AI教育的未來發展並分享了一個圖景。希望能夠為 AI 教育帶來更多創新與活力。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生成式Ai讓教育領域歡喜又擔憂,我們擔憂文字生成Ai,可能會使學生失去邏輯性的文字表達能力。換個角度思考,AI可以扮演「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的推手,有些事情/感覺還沒化身為文字時,有一種摸不著邊際之感。若能讓Ai對應這些事情/感覺產出文字,不著邊際就能轉成具象可見的東西。
Thumbnail
AI 在教育上應用的討論日漸活躍,但教育工作者對於其應用方式與影響仍有疑慮,也關注 AI 如何改變學生學習行為與教育系統。鼓勵學生適應 AI,在負責任的情況下使用,以培養批判性思考。此外,教育工作者應從自身開始掌握 AI 相關技能,政府與學校也應提供相關培訓。需注意 AI 應用中的道德層面和相關問題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這是一次在苗栗國中分享AI教學應用的經驗。在分享中包含了實作體驗、與ChatGPT共創教材、應用於教學等多方面內容。此外,還探討了AI教育的未來發展並分享了一個圖景。希望能夠為 AI 教育帶來更多創新與活力。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生成式Ai讓教育領域歡喜又擔憂,我們擔憂文字生成Ai,可能會使學生失去邏輯性的文字表達能力。換個角度思考,AI可以扮演「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的推手,有些事情/感覺還沒化身為文字時,有一種摸不著邊際之感。若能讓Ai對應這些事情/感覺產出文字,不著邊際就能轉成具象可見的東西。
Thumbnail
AI 在教育上應用的討論日漸活躍,但教育工作者對於其應用方式與影響仍有疑慮,也關注 AI 如何改變學生學習行為與教育系統。鼓勵學生適應 AI,在負責任的情況下使用,以培養批判性思考。此外,教育工作者應從自身開始掌握 AI 相關技能,政府與學校也應提供相關培訓。需注意 AI 應用中的道德層面和相關問題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