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障礙與學習障礙的連結
學習障礙,往往不是單一問題。 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學習總是慢半拍,背後其實藏著更深層的生理結構差異。 學習障礙不只讓孩子在課業上屢屢受挫,更容易引起情緒障礙。當孩子無法融入同儕、不被理解,長期處在比較、落後的壓力中,自信心與動力便逐漸瓦解。

適合的學習方法與方向,可以持續尋找,而一旦自信心受損,放棄學習的原因,往往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心已倦。

妹妹的評估歷程與醫學解釋
2022年7月19日,距今約三年前,Mendy家的小女兒Elaine小五時,她們全家去到埔里基督教醫院,接受趙文崇醫師的學障評估流程。這不只是一般的衡健測驗,而是整合腦部MRI、生理反應、長程聽覺與視知覺傳導等全方位的檢查。
原來Elaine妹妹是極低體重早產兒(僅750g,24+5週),評估發現她的左右腦通道過窄,訊號傳輸受限,導致她明顯的『聽說讀寫算障礙』。這也解釋了為何她平常伶牙俐嘴,課業上即使努力,學校成績卻總是追不上。原來不是她懶惰,而是有神經傳導的真實困難!

這份報告讓家人深感震撼,卻也在那刻明白:她不是不努力,而是大腦的生理結構不同。與其責備與焦慮,不如支持與陪伴。
Mendy媽媽也知道,嬰幼兒時期的大腦發展黃金期已過,但青春期這個「大腦重整的第二黃金期」,絕不能錯過。
而且Mendy也一直記得趙醫師給的建議:『學校的學習是為了融入社會運作,只要持續走在學習路上都是好的。』更重要的是找出熱情所在,以及培養耐受性,因為這類的孩子成長路上挫折不會少的,可是有熱情與有耐性,才能走得久走得遠。

科普一下,大腦可塑性有兩個重要原則:
大腦只會記得做過的事:
- 只要沒做過,就別想學起來,
- 沒有人待在觀眾席就學會打籃球;
- 也沒有人坐在副駕駛座就學會開車。
大腦能學習任何事物:
- 你做對了,大腦學起來;
- 你做錯了,大腦也會學起來。
- 你的一舉一動,都在告訴他:你想變成什麼樣子
腦神經可塑性高,用進廢退,只要持續給予練習與營養支持,重新連結的可能性非常高!大腦可塑性是上帝給人類最好的禮物,因為大腦神經可以被「 大量重複的經驗」重新塑造, 我們才能學習這世界一切的事❤️
進入心流的魔方,有負離子的陪伴開啟自學的樂趣
Elaine妹妹的轉變,我想從這一顆魔術方塊說起,恭喜她在魔方中找到了能「做得好」的事。

雖然讀寫總是吃力,但她的視覺空間記憶與形狀恆定能力,卻與解魔方所需能力高度契合。第一次完成四階魔方的那一刻,得到的讚嘆與驚呼,是她從未擁有的成就感。那個多巴胺的快感,點燃了她的學習熱情。
沒有參加課程,只靠自己看YouTube與同學交流,甚至在兩天內轉完了十階魔方!這不只是記憶力,而是長時間的專注力與自我挑戰!是自我成長的覺醒!
在這個自我成長高光時機的兩年半前,他們全家開始大量使用負離子健康纖維🌲

因為媽媽Mendy聽了Lynn家的ADHD小孩見證,而開始大量使用負離子寢具衣物。Elaine妹妹雖然沒有因此成為學霸,但專注力明顯提升,成績逐漸進步中。睡眠品質穩定,也幫助她度過青春期的情緒風暴。

大量使用負離子兩個月,月考平均增加13分❤️
Elaine她不是主流定義下的「標準優等生」,卻活出了自己的樣子:是個愛轉魔方、喜歡自由潛水的陽光國二女孩。

畫重點:負離子不會改變基因🧬,讓每個孩子都變成學霸,但能幫助孩子因為睡眠而改善專注力與情緒,有機會做更好的自己。這是我們在負離子圈一直看到的事實。
Mendy持續感恩有Lynn的分享💓,也感恩她自己因為真的執行而看見了不一樣。
成長型思維與父母的支持
Elaine妹妹的轉變,是一場「不放棄」的旅程。 她沒有被『標籤』困住,也沒有因課業落後而停止前進。
因為有家人的理解與陪伴,學習的道路即使顛簸,也有溫柔的光引領。這是成長型思維的真義:不是追求與別人一樣快,而是找到自己的節奏,持續走下去。
未來,她也許還會面對更多挑戰,但只要知道「我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那就已經足夠。
願所有走在學習旅途中的孩子與家長,也都能擁有這樣的信心與力量!即使逆風,也能飛翔❤️
✧✧ ·∙· ·∙· ·∙· ✧ ·∙· ·∙· ·∙· ✧✧

Mendy就是聽到這一集妮妮聊天室:Lynn的孩子使用大量全套負離子之後,原本醫生判定終生就是不會成績好,沒想到還可以拿到班上第一名。使用負離子護踝後,國三了還可以繼續抽高。而開始全家大量使用,想聽訪談的朋友歡迎私訊索取連結🔗
✧✧ ·∙· ·∙· ·∙· ✧ ·∙· ·∙· ·∙· ✧✧
以上資訊由〔悦心禾行〕芳療師媽媽整理編輯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收藏、留言、分享給親友~
💌 想進一步了解負離子如何陪伴特殊體質的孩子?歡迎私訊我,一起探索最適合你家孩子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