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盡力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的人讀書,讀得不好,不是不用功,而是拼盡全力也只有這樣的程度。有的人學工夫,學得不好,不是不認真,而是天生學習障礙再怎麼努力都只能停在某個程度。人生有許多事不是認真、用功、下功夫就能得到相同的回饋,唯一能做得到的就是無愧於心,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關心我們的家人朋友。


有一個女人小兒麻痺,四歲了不會爬不會走,家人心疼她,尤其二姊,天天把這個妹妹揹在身上,揹到背巾都破爛了,還叫媽媽買一條新的。二姊揹到妹妹入小學才停止,但是這樣子的感情卻延續到各自結婚。


女人國中畢業之後到外地當美髮學徒,她知道自己的身體有殘缺,無法勝任粗重工作,有一技之長,家庭與經濟都能兼顧。三年後,女人學成返鄉,在家鄉的美髮店工作,後來在家人支持下開了一間自己的美髮店。女人身體不完美,但是她好勝,好勝任事都要全力以赴,就像做公益,真心對待弱勢以及有需要幫助的人,因為身體的限制,她特別明白時不我予、叫天天不靈不應的無助和痛苦。


女人忙著剪洗吹燙,晚上就去麵包店收集愛心麵包,一袋一袋裝好,有些親自送,有些則是固定人士上門來取。甚至,她會特別注意店門口經過,看起來經濟和健康都是弱勢的人,為他們保留麵包,那些素昧平生的人接到麵包臉上都溢出笑容,因為晚餐早餐都有著落了。一塊麵包對我們來說就像不用錢,因為便宜,跟免費差不多,但是對真正苦難人來說,就像一道不易嚐到的珍饈。


身體的缺陷,女人無能為力,但是她盡自己之力為人群付出,為困苦的人付出,自己吃過苦,才知道如何為同病相憐的人拔苦。女人認真做公益,住在隔壁的二姊認真照顧她的飲食,因為女人經常為了工作、公益廢寢忘食,二姊從小心疼妹妹,各自婚嫁了還放不了手。女人說自己很有福氣,因為家人的愛,讓她心靈富足而後學會付出。


富足的人生即是付出,付出就會富足。人生的價值就是在付出的過程中享受他人得到滿足之後的笑容。總之,受益最多、得到最多還是我們自己。


#付出是富足

#富足即是能付出

#全力以赴

avatar-img
51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我們口袋只有一百元,卻想要幫助一位肢體殘障的朋友買一輛電動摩托車,這個忙,恐怕幫不上。一輛電動摩托車最便宜約四萬元,一百與四萬差距太大,如果硬著頭皮幫,可能會淪落古代賣身葬父的地步。 上述只是比喻,意思是,如果一個人的福德資糧普普通通,平日也沒有做善事的習慣,更沒有固定誦經的功德力,有一天
任意門與縮小燈曾經對我造成選擇性的困擾,那時候羨慕大雄有小叮噹這個好朋友,更羨慕小叮噹口袋裡的任意門,去任何地方都沒有阻礙。對縮小燈的渴望不亞於任意門,遇到不喜歡的人馬上把自己縮小,看要躲到櫃子、書包或是口袋,都不會有人發現。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能隨機縮小自我,將自己置於「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境界
有一群志工,頂著三十八度高溫在找一個地址,鄉下地方,地址差一號就差了十萬八千里,志工在烈日下走了一個多小時,不得已求助里長,這才順利找到案家。志工走進屋內,見床上躺著一個男人,一手一腳掉在床沿外,臉色死灰,叫不醒。志工緊急叫救護車將男子送醫,隔日就出院了,醫生說叫不醒的原因是血糖過低造成的休克,再晚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對年輕兄弟,父母雙亡,家境一貧如洗,哥哥整天遊手好閒在外鬼混,每每到了用餐時間才會回家。弟弟很勤奮,總是一大早上山摘野菜回家料理,同時還要料理家務。這個弟弟很敬愛哥哥,好東西都會先給哥哥用給哥哥嚐,對自己很隨便,有時野菜摘得不夠多,弟弟就只能吃難以下嚥的梗,也從來不抱怨。
有些人對苦的反應特別大,有些人比較不痛不癢,那是因為每個人對苦的忍受力不同。比如,有的被蚊子咬一口就唉唉叫,趕緊找藥抹。有的人被蜜蜂螫腫了,泡一泡尿液就沒事了。當然,如果因為被蜜蜂螫咬感染造成敗血症病危,那時就會嚴正看待苦,痛有多重,悟就有多深。 對苦敏感的人比較容易走修行的路,因為不想自己的
如果我們口袋只有一百元,卻想要幫助一位肢體殘障的朋友買一輛電動摩托車,這個忙,恐怕幫不上。一輛電動摩托車最便宜約四萬元,一百與四萬差距太大,如果硬著頭皮幫,可能會淪落古代賣身葬父的地步。 上述只是比喻,意思是,如果一個人的福德資糧普普通通,平日也沒有做善事的習慣,更沒有固定誦經的功德力,有一天
任意門與縮小燈曾經對我造成選擇性的困擾,那時候羨慕大雄有小叮噹這個好朋友,更羨慕小叮噹口袋裡的任意門,去任何地方都沒有阻礙。對縮小燈的渴望不亞於任意門,遇到不喜歡的人馬上把自己縮小,看要躲到櫃子、書包或是口袋,都不會有人發現。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能隨機縮小自我,將自己置於「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境界
有一群志工,頂著三十八度高溫在找一個地址,鄉下地方,地址差一號就差了十萬八千里,志工在烈日下走了一個多小時,不得已求助里長,這才順利找到案家。志工走進屋內,見床上躺著一個男人,一手一腳掉在床沿外,臉色死灰,叫不醒。志工緊急叫救護車將男子送醫,隔日就出院了,醫生說叫不醒的原因是血糖過低造成的休克,再晚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對年輕兄弟,父母雙亡,家境一貧如洗,哥哥整天遊手好閒在外鬼混,每每到了用餐時間才會回家。弟弟很勤奮,總是一大早上山摘野菜回家料理,同時還要料理家務。這個弟弟很敬愛哥哥,好東西都會先給哥哥用給哥哥嚐,對自己很隨便,有時野菜摘得不夠多,弟弟就只能吃難以下嚥的梗,也從來不抱怨。
有些人對苦的反應特別大,有些人比較不痛不癢,那是因為每個人對苦的忍受力不同。比如,有的被蚊子咬一口就唉唉叫,趕緊找藥抹。有的人被蜜蜂螫腫了,泡一泡尿液就沒事了。當然,如果因為被蜜蜂螫咬感染造成敗血症病危,那時就會嚴正看待苦,痛有多重,悟就有多深。 對苦敏感的人比較容易走修行的路,因為不想自己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失憶症一直一直一直一直的發作, 坦白講我已經盡力了, 我能做的我該做的我都作了, 跑來跑去也耗盡了我所有的精力, 反正我盡力了不愧對任何人, 包括我自己跟我的兒女,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這是我兒子說的話? 沒有人會在乎你的努力, 只在乎結果, 這結果就是
她很晚到,她不了解,但她努力了。 即便似乎沒有用,但也許並非不能接受。 一切都顯得像是個妨礙,與周遭一切格格不入。 我們習慣滿臉堆笑。把借來的一切當作自己的。 走進學校,走出學校。 走進道場,走進彿堂,走進教會。 似乎沒有什麼值得鎖在哪裡。 因為無處可逃,所以無
Thumbnail
學習困難不僅只是認真不認真的問題,理解能力不足、難以專注、學習障礙、學習策略不好、缺乏動機、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需要對症才能下藥。
Thumbnail
捷運是一個能聽到很多八卦的地方,一不小心,別人家的故事就入了耳。「妳就是沒有努力過,一個沒有成功經驗的人,有什麼資格說話。」、「小孩不求進取,就是被妳教壞的……」一對夫妻聲量雖不大,站在他們面前,還是聽到了不少家事,約莫是媽媽不希望給小孩過多壓力,爸爸認為壓力能使人成長,最後用睥睨、責備的語氣,數落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是個成績特優異的小孩 但文科還行 重點還常常當幹部 正常不是品學兼優才適合? 在團體生活中我不是特愛 偶爾覺得一個人比較自在 但每個時期我都是有朋友 至今我跟國小同學今年還有聚會 我的父母是一個認知水平非常標準窮人思維 因為我的文科扎根深 如歷史人性醜惡 論語等 人
七寶媽與兒子笑資源班的孩子: 1. 讀資源班的人並非都智能不足 2.以後妳的兒子會這樣笑別的孩子 3.真有障礙的人會怎麼想,他們的家人呢? 4.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是應該的,如同我這篇一樣 身障,不是你想的那樣 家庭教育從小做起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國中時,女兒資質駑鈍,常常很難理解課本文中意思,班導有天把她叫過去,覺得她數理英都沒甚麼問題,為何國文念的這麼痛苦還理解不了。 女兒說:因為我有閱讀障礙。
Thumbnail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頭腦不錯但不是最好,長相還可以但不是美女,讀一個不錯的大學,做一份還可以的工作。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失憶症一直一直一直一直的發作, 坦白講我已經盡力了, 我能做的我該做的我都作了, 跑來跑去也耗盡了我所有的精力, 反正我盡力了不愧對任何人, 包括我自己跟我的兒女,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這是我兒子說的話? 沒有人會在乎你的努力, 只在乎結果, 這結果就是
她很晚到,她不了解,但她努力了。 即便似乎沒有用,但也許並非不能接受。 一切都顯得像是個妨礙,與周遭一切格格不入。 我們習慣滿臉堆笑。把借來的一切當作自己的。 走進學校,走出學校。 走進道場,走進彿堂,走進教會。 似乎沒有什麼值得鎖在哪裡。 因為無處可逃,所以無
Thumbnail
學習困難不僅只是認真不認真的問題,理解能力不足、難以專注、學習障礙、學習策略不好、缺乏動機、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需要對症才能下藥。
Thumbnail
捷運是一個能聽到很多八卦的地方,一不小心,別人家的故事就入了耳。「妳就是沒有努力過,一個沒有成功經驗的人,有什麼資格說話。」、「小孩不求進取,就是被妳教壞的……」一對夫妻聲量雖不大,站在他們面前,還是聽到了不少家事,約莫是媽媽不希望給小孩過多壓力,爸爸認為壓力能使人成長,最後用睥睨、責備的語氣,數落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是個成績特優異的小孩 但文科還行 重點還常常當幹部 正常不是品學兼優才適合? 在團體生活中我不是特愛 偶爾覺得一個人比較自在 但每個時期我都是有朋友 至今我跟國小同學今年還有聚會 我的父母是一個認知水平非常標準窮人思維 因為我的文科扎根深 如歷史人性醜惡 論語等 人
七寶媽與兒子笑資源班的孩子: 1. 讀資源班的人並非都智能不足 2.以後妳的兒子會這樣笑別的孩子 3.真有障礙的人會怎麼想,他們的家人呢? 4.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是應該的,如同我這篇一樣 身障,不是你想的那樣 家庭教育從小做起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國中時,女兒資質駑鈍,常常很難理解課本文中意思,班導有天把她叫過去,覺得她數理英都沒甚麼問題,為何國文念的這麼痛苦還理解不了。 女兒說:因為我有閱讀障礙。
Thumbnail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頭腦不錯但不是最好,長相還可以但不是美女,讀一個不錯的大學,做一份還可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