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對自己的經歷有了更深的領悟。
2023 年底,我開始寫子彈筆記。當時,每天一頁,每一頁都是全新的開始——這是子彈筆記的初衷,也是我最初的感動。然而到了 2024 年,我想:這本筆記能不能完整地記錄整整一年?會不會哪天寫太多、就寫不完了?於是我開始改用「週記」的形式,搭配習慣追蹤、月計劃、讀書心得、開會紀錄,還有隨時湧現的靈感——全部塞進同一本筆記裡。但很奇妙的是,感謝主的安排,即使如此,到了 11 月這本筆記還是寫滿了。12 月,我仍然需要開啟一本新的筆記本。
於是我繼續寫。持續記錄、持續規劃,直到今年三月底,我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
我怎麼發現的?
當你是一個值得信賴、也有能力承擔的人,事情會不斷找上你。這時候,時間管理變得格外關鍵。我曾經以為,只要透過表格、追蹤表、週記速寫,就能讓自己更高效、更清明;甚至以為只要持續寫日記,就代表我有好好活著、有好好完成一天。
但我沒發現:記錄,漸漸變成了我的偶像。
如果那天來不及寫,我就覺得「今天還沒完成」。若拖了幾天,就會覺得「不寫了,因為要補完需要時間」。而我清楚知道,每天晚上讀完生命讀經,光是整理筆記、寫下感想,就至少要半小時——久了,壓力愈來愈大,只為了能準時睡覺,後來我甚至開始延後、跳過、或草草記下。
這樣的拖延,成了引爆點。
直到今年4月清明節連假那幾天,主讓我靜下來,我才開始真正看見:我把時間表當成了主,把流程表當成了神。
原以為表格能幫助我運轉更快,結果反而變成另一種「卡住」。連主耶穌,也被我困在那張被我安排得密不透風的時間表裡。
前幾天去按摩,師父一按就說:「你身上全是氣結。」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其實,早就有個聲音在我心裡很久了,叫我去按摩。但我一直猶豫:這筆錢是不是該拿去做更重要的事?
直到我趴在按摩床上的那一刻,我終於明白:
主啊,你就是要我來這裡,好好地「放下」。
雖然過程很痛,氣結很多,身體裡的阻塞與壓迫也很多——但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我會頭痛、免疫力差、睡不好。
當我躺在那裡,眼淚幾乎落下:主耶穌啊,原來我把你困住了這麼久。你在我裡面,受了那麼多壓抑。我自以為優化自己,是為了服事你;沒想到,我壓縮自己的處理器,只是加速了把你困在我裡面。
所以從四月開始,我恢復了每天至少一頁的日記。
重新記錄我的飲食、行程、對話、感受、反思與感謝。我要讓記錄再次成為一種與主對話的空間,而不是壓力的來源。
我要讓這樣的記錄,幫助我保持清明、眼神有光,不再受手機、行程、人情或他人期待的捆綁。我的主,不是這些東西,我的主是主耶穌基督——那位住在我裡面、永遠不變的主。
我學到的愛,也不是從「天然的情感」出發,而是從「裡面的基督」開始。
我願意愛弟兄姊妹,是因為我看見他們裡面有主——這樣的愛,不會讓我虧損、不會叫我委屈。這樣的愛,出於從主而來的供應。
所以,我需要:
睡得夠、吃得對、有運動、有流汗、有寫作、有紀錄、有敬畏。我需要每天都被主摸著,讓祂來過濾、潔淨、提醒我——我的選擇,究竟是出於被迫?情緒勒索?還是真正從主來的感動?
我願意讓自己「死」,好叫基督在我裡面復活。
即使跌倒,也要跌在主的手中。即使犯錯,也是在祂容許的權柄之下——因為祂總是能叫我再站起來,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