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拜!孔子加持『智慧開光』,金榜題名就靠這一拜

茶葉-avatar-img
發佈於拜拜免煩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如果古代有「網紅老師」,孔子絕對是頂流中的頂流!他不只學問厲害,人生經歷更是堪比冒險劇——周遊列國13年,差點餓死在陳蔡邊境,最後回鄉當起「教育系YouTuber」,整理經典、狂收3000粉絲,還培養出72位「六藝王者」!

孔子的超狂人生履歷

1. 理想青年時期:滿腔熱血想改革政治,帶著弟子開啟「列國巡迴演講」,結果各國老闆們只愛打仗,不愛聽大道理。

2. 絕地求生模式:在陳蔡之間被圍困,餓到弟子們懷疑人生,孔子卻還能淡定彈琴(心理素質MAX!)。

3. 斜槓教育家:政治夢碎?沒關係!回魯國開班授課,從《詩經》修訂到《春秋》,成為華人圈「教材總編」。

4. 流量密碼:有教無類!貧民、貴族、甚至「問題學生」都收,根本是古代版「翻轉教育」先驅!


孔子教學法,放到現代依然超強!

  1. 啟發式教學:「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生不思考到快崩潰,老師不給答案!(現代叫「探究式學習」)
  2. 客製化教學:子路衝動?教他三思後行!顏回內向?鼓勵他多表達!(因材施教始祖)
  3. 六藝=古代全能學:禮(社交力)、樂(藝術細胞)、射(體育)、御(駕車=古代考駕照?)、書(文筆)、數(數學)——根本是「素養教育」鼻祖!

拜孔子求智慧?現代人這樣玩

  • 考生必拜:考前衝台南孔廟,摸牛角、求智慧毛,據說靈驗度爆表!
  • 企業也瘋孔子:有些公司把《論語》當管理學教材,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根本是職場生存金句!
  • KOL化孔子:短影音平台出現「一分鐘讀論語」,讓年輕人發現——原來孔子這麼潮!

孔廟的冷知識+神操作

  • 台灣最老孔廟在台南,1665年由鄭經興建,至今仍是考生必拜聖地!
  • 拔智慧毛真相:祭孔大典後,民眾搶拔祭祀牛的毛,據說能加持考試運。現代人更狂——直接做成「智慧毛御守」!
  • 孔子封號進化史:從「宣尼公」→「文宣王」→「至聖先師」,根本是古代版「封神榜」!

政治家(失敗)、教育家(成功)、編輯(經典整理大師)、旅行家(周遊列國)……如果活在現代,他可能是「知識付費天王」+「文化旅遊博主」+「人生導師」!孔子不只學問淵博,還重視啟發式教學,讓學生思考、發問、自己去理解。想要變得更有專業能力、擅長策略思考、反應靈敏?那不妨誠心祭拜孔子,祈求加持智慧與專注力,搞不好下次考試就能名列前茅囉!


考生如何祭拜孔子?

考生祭拜孔子(祈求考試順利、學業進步)是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習俗,尤其在科舉時代盛行,如今仍有許多考生和家長在重要考試前前往孔廟或學校孔子像前祭拜。以下是常見的祭拜方式和注意事項:

一、祭拜時間

  1. 高考、學測或會考前的「倒數期」,台灣各地孔廟與文廟會有專門的祈福活動安排,通常始於考試前30至7天內。
    以台北孔廟為例祭拜可分時段進行,上午10:30–12:00與下午14:00–16:00兩個場次供考生參加。
  2. 日常時間選擇上午(陽氣較盛時段)。

二、祭拜地點

各地孔廟 (文廟)

三、準備供品

  1. 束脩:肉類產品如肉乾、肉條、香腸、肉脯、肉鬆等一樣或數樣。(有包裝的哦!)
  2. 考生祈願供品:
    l 包子+粽子:包中
    l 筍:筍台語發音「順」,考試順利
    l 芹菜:代表勤學
    l 蘿蔔:好彩頭
    l 蔥:聰明
    l 蒜頭:懂得計算
    l 食用油:加油
    l 礦泉水:文思泉湧
  3. 準考證影印本
  4. 衣服:考場要穿的衣服一或兩件。
  5. 文具:考場用筆數支、橡皮擦等用紅紙包 覆一圈。
raw-image
raw-image

◎「束脩」在古時為貴重的食品,學生準備肉條給老師作為拜師禮或謝師禮,一方面表達求學心意一方面也表達感謝。

  • 祭拜時間:考前
  • 祭拜地點:孔廟
raw-image
  1. 上供
  2. 獻茶
  3. 焚香迎神(一或三柱香)孔廟沒有提供祭拜用線香,若民眾想上香,要自行準備。
  4. 拱手抱拳置胸前,向孔子神位行注目禮,報上基本資料及祈願事項
    【祈願文參考】
    「至聖先師孔子在上:學子 OOO,家住_______________(現居地址),出生於_____年,國曆/農曆_____月_____日,學子將於民國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參加_________考試 (考試類型),考場在______________(考場名稱及地址),準考證號碼為OOOOOOO,今日誠心準備鮮花素果、敬獻於先師座前。祈求先師開啟智慧,助我學業進步、思慮清晰,考試時心平氣和,發揮所學,金榜題名。弟子必當勤奮向學,謹記「學而不厭」之教誨,不負先師期望。誠心叩謝」
  5. 祝告完畢行三鞠躬禮,敲響祈福鐘即為禮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拜拜免煩惱
4會員
119內容數
信徒藉由拜拜來與神明交際,是一種與神契合的神秘感受與神聖體驗,幫助人們在這種情緒體驗中達到身、心、靈的淨化目的與和協,進而鼓起應付生活的信心與勇氣。
拜拜免煩惱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地母娘娘又稱「地母元君」、「地母至尊」、「后土」,她的全稱是「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帝祇」,與昊天玉皇上帝、太極天皇大帝、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北極紫微大帝,統稱「六御」。她與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對應,是主宰大地山川之,二位配套,正所謂「天公地母」、「皇天后土」,玉帝是乾元之王而
Thumbnail
2025/04/30
地母娘娘又稱「地母元君」、「地母至尊」、「后土」,她的全稱是「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帝祇」,與昊天玉皇上帝、太極天皇大帝、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北極紫微大帝,統稱「六御」。她與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對應,是主宰大地山川之,二位配套,正所謂「天公地母」、「皇天后土」,玉帝是乾元之王而
Thumbnail
2025/04/24
西秦王爺又稱「西秦王」或「郎君爺」,是台灣地方戲界與傳統音樂從事者所供奉的兩大主神之一(其一是田都元帥)。 西秦王爺就是唐明皇,名隆基,少時曾平韋氏之亂,奉睿宗之命即位,即位後,先後以姚崇、宋璟為相,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所謂的「開元之治」。昇平日久,唐明皇逐以歌舞為樂,
Thumbnail
2025/04/24
西秦王爺又稱「西秦王」或「郎君爺」,是台灣地方戲界與傳統音樂從事者所供奉的兩大主神之一(其一是田都元帥)。 西秦王爺就是唐明皇,名隆基,少時曾平韋氏之亂,奉睿宗之命即位,即位後,先後以姚崇、宋璟為相,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所謂的「開元之治」。昇平日久,唐明皇逐以歌舞為樂,
Thumbnail
2025/04/24
在民間的信仰中,有時候佛教與道教的神佛是混淆不清的,托塔李天王李靖是最明顯的例子之一。以佛教來說,他是佛教四天王之一,鎮守北天門,居須彌山水晶陲,統領夜叉羅剎將,以福德之名聞四方,為佛家弟子奉為護法天神。因其掌托古佛舍利塔,故稱「托塔天王」。在道教來說,他是玉皇大帝的重臣,被封為「降魔
Thumbnail
2025/04/24
在民間的信仰中,有時候佛教與道教的神佛是混淆不清的,托塔李天王李靖是最明顯的例子之一。以佛教來說,他是佛教四天王之一,鎮守北天門,居須彌山水晶陲,統領夜叉羅剎將,以福德之名聞四方,為佛家弟子奉為護法天神。因其掌托古佛舍利塔,故稱「托塔天王」。在道教來說,他是玉皇大帝的重臣,被封為「降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王脩一開始很配合孔融,但後來決定趕走孔融。同樣是被孔融舉薦上來的邴原,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
Thumbnail
王脩一開始很配合孔融,但後來決定趕走孔融。同樣是被孔融舉薦上來的邴原,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
Thumbnail
雖然斷斷續續、拖拖拉拉地練寫,前晚還是把《老子列傳》寫完了。 有把一盒字卡寫完,開心🥳 把先前的一起列出來,文意才不會斷😄 原文: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
Thumbnail
雖然斷斷續續、拖拖拉拉地練寫,前晚還是把《老子列傳》寫完了。 有把一盒字卡寫完,開心🥳 把先前的一起列出來,文意才不會斷😄 原文: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中國歷代如此矢志不渝的聖賢英雄。哪位功成名就、壽終正寢?他們只是千古流芳!
Thumbnail
中國歷代如此矢志不渝的聖賢英雄。哪位功成名就、壽終正寢?他們只是千古流芳!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第二)。 子張,複姓顓孫、名師。子張是他的字;陳國人。他比孔子小四十八歲,與曾參年紀相仿,或者在孔子流亡陳國時入門,或者是在孔子結束流亡回到魯國後來投奔孔子的
Thumbnail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第二)。 子張,複姓顓孫、名師。子張是他的字;陳國人。他比孔子小四十八歲,與曾參年紀相仿,或者在孔子流亡陳國時入門,或者是在孔子結束流亡回到魯國後來投奔孔子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