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歡一位心理師──武志紅,他所寫的書《自我的誕生》《深度關係》這兩本都非常推薦,透過各種比喻、精準的詞彙,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描寫的很好理解。
這位心理師雖然是中國人,但用字遣詞不會影響閱讀,最近無意間發現他有YT頻道 (文章最末有影片連結可參考),YT影片的部分,我覺得比起書本來說更優的地方在於是免費的,而且每一集都不長,可以慢慢聽。
「我們有漫長的一生,所以不必懼怕錯誤。」
本集YT開篇,武志紅心理師就說了這麼一段話。
如果你這一天,這個勁兒都沒有機會使出來,那麼到了晚上,你會翻來覆去睡不著。
如果你這一生,自己的意志都沒機會活出來,那麼到了晚年,你會感覺特別的害怕。
充分的活過了前半生,就比較不會在中年感到迷茫。
以自己的意志活過了一生,晚年就不會有太多遺憾和對死亡的恐懼。
你有沒有以「真實的自己」和這個世界深刻的碰撞過呢?
著名心理學家比昂說:
愛的對立面,是負愛,而不是恨。
恨的對立面,也不是愛,而是負恨。
什麼是負愛呢?負愛是,有愛卻未表達。
什麼是負恨呢?負恨是,有恨而未表達。
唯有以真實的感覺,真實的愛恨情感去與世界碰撞、交手,
唯有在人際關係中酣暢淋漓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如此所建構出來的世界才會是真實的,那些經歷才會是真實的。
假如你的愛表達不出去,恨也表達不出去,整個人處在一個憋著的狀態。
你的生命力無法向外伸展,與外界的關係也會是虛假、薄弱的,沒有真實的情感連結。
真實的連結,才會帶來深度的關係,與事情、與能力、與知識、與人的深度關係。
真實,也是成長的核心。
那麼,回到開篇第一句話。
我們有漫長的一生,所以不必懼怕錯誤。
因此,要真實的活著。
影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