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職場焦慮|2025年,重新看待「行銷自己」這件事

告別職場焦慮|2025年,重新看待「行銷自己」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去年年中就開始被旁人提醒,職場上要更主動一些,要懂得「行銷自己」。

雖然勉為其難的、慢慢嘗試改變了,卻一直覺得有說不上的違和感。


既然嘗試了一段時間之後,心裡還是有點排斥,那麼就是時候好好了解自己內心的聲音了。仔細思考完,覺得這種「違和感」背後,有一個可能原因──怕起衝突、怕被討厭,或許是因為在我心裡覺得

「行銷自己」是為了自己=可能會犧牲掉別人的權益

這個等式不知道是怎麼成形的,不過現實中確實存在很多例子,當我們為了自身權益採取行動時,是有可能犧牲掉他人的權益。


然而,除了這種競爭性的思維和情況之外,其實現實生活也存在很多場景是──


「行銷自己」之後,帶來的是雙贏的結果


從這個思考中,我發現自己看事情的盲點,很多事情並不是零和遊戲,也不是只有一種玩法。

如果兩方要去分一個額度只有2的餅,勢必不是你拿多一點,就是我佔多一點。

但是,當這個遊戲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變成兩方各提供1的資源,並且良好的合作時,其實有機會創造出1+1>2的價值。


資源雖然有限,但「價值」是可以被開發和被創造出來的。





接著,還有另一件讓我擔心的事情,就是在職場上行銷自己,增加客群的時候,會不會討厭自己的人也增加了?

我想一定是會的吧XD (欸



記得有個「二選一」的問答遊戲裡面有這樣的題目:

如果認識你的人當中10%會討厭你,10%會喜歡你,而剩下80%的人對你沒什麼意見,那麼你要盡量低調謹慎行事,還是高調地讓更多人認識你呢?


這個「二選一」問題有一個大前提,也就是你不論低調或高調,不論總共認識你的人有多少,這個10-10-80的比率是固定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直接量化出數字來看:

  • 假設你低調謹慎行事,讓10個人認識你,那麼只有1個人討厭你,1個人喜歡你,剩下的8個人可能對你根本沒有印象。
  • 如果高調一點替自己宣傳,讓1000個人認識你,那麼就會有100人討厭你,100人喜歡你,800人不知道你是誰。


我覺得蠻值得去思考一下,1個人 VS 100個人討厭你的強度,對你會造成什麼影響?坦白說,大部分人不會花太多時間在自己討厭的人事物上,頂多不買單你的產品或服務。

而1個人 VS 100個人喜歡你所帶來的益處,絕對是有非常大的差異的,喜歡你的人會關注你,也有可能會一直回購特定商品和服務,所以增加能見度的好處不言而喻。



2025年的新年新希望,就是開始能認同行銷自己的好處,再做出多一點點的嘗試吧!😄


avatar-img
勇敢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19會員
66內容數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總想著,我現在工作沒有勁兒,沒有熱情,是因為我還沒找到一個自己有熱情的領域 有時候會聽到,有些人一直換工作,有些人一直換對象。 換沒有什麼不對,只是有些時候,或許我們一直覺得眼前的人、眼前的工作,總是離自己理想的狀態差了一些,以致於不斷的尋找、不斷的替換,卻始終沒有一個答案
我非常喜歡一位心理師──武志紅,他所寫的書《自我的誕生》《深度關係》這兩本都非常推薦,透過各種比喻、精準的詞彙,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描寫的很好理解。
自從二月發布完文章後,沉澱了一段時間 整整兩個月,專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每天注意飲食、充足睡眠,遇到壓力定期出去走走、看喜歡的書、追喜歡的劇 讓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的 工作上也不強求一定要怎麼樣 做好基本盤,剩下的有力氣就多做,沒辦法的時候選擇先放過自己 沒想到這樣實行兩個月
我總想著,我現在工作沒有勁兒,沒有熱情,是因為我還沒找到一個自己有熱情的領域 有時候會聽到,有些人一直換工作,有些人一直換對象。 換沒有什麼不對,只是有些時候,或許我們一直覺得眼前的人、眼前的工作,總是離自己理想的狀態差了一些,以致於不斷的尋找、不斷的替換,卻始終沒有一個答案
我非常喜歡一位心理師──武志紅,他所寫的書《自我的誕生》《深度關係》這兩本都非常推薦,透過各種比喻、精準的詞彙,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描寫的很好理解。
自從二月發布完文章後,沉澱了一段時間 整整兩個月,專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每天注意飲食、充足睡眠,遇到壓力定期出去走走、看喜歡的書、追喜歡的劇 讓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的 工作上也不強求一定要怎麼樣 做好基本盤,剩下的有力氣就多做,沒辦法的時候選擇先放過自己 沒想到這樣實行兩個月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不是世界太糟,是你忘了自己 「你的不開心, 很多時候不是世界太糟糕, 而是因為你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許多人疲憊與失落的根源。 我們總是在意他人感受、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卻忘了自己也是人生故事裡
你所失去的,本就不屬於你 你正經歷的,皆在淬煉未來的自己 別急,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允許自己慢慢來。 ▉為什麼我們總是這麼著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了即時滿足。 一封訊息沒有立即回覆,就開始焦慮; 努力了幾個月看不到成果,就覺得自己白費力氣; 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快成功,便懷疑自己的
▉不是世界太糟,是你忘了自己 「你的不開心, 很多時候不是世界太糟糕, 而是因為你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許多人疲憊與失落的根源。 我們總是在意他人感受、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卻忘了自己也是人生故事裡
你所失去的,本就不屬於你 你正經歷的,皆在淬煉未來的自己 別急,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允許自己慢慢來。 ▉為什麼我們總是這麼著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了即時滿足。 一封訊息沒有立即回覆,就開始焦慮; 努力了幾個月看不到成果,就覺得自己白費力氣; 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快成功,便懷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