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月發布完文章後,沉澱了一段時間
整整兩個月,專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每天注意飲食、充足睡眠,遇到壓力定期出去走走、看喜歡的書、追喜歡的劇
讓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的
工作上也不強求一定要怎麼樣
做好基本盤,剩下的有力氣就多做,沒辦法的時候選擇先放過自己
沒想到這樣實行兩個月下來,漸漸的不再內耗了
覺得日子過得異常開心,於是翻開了以前寫的情緒日記
發現以前過的好辛苦,心裡很多糾結的感受、還有繞成一團亂麻的思緒
開始在想,我是不是變的比較不會為難自己了?
是不是有什麼客觀的評分數據可以證實這件事?
為了瞭解自己的狀態,昨晚便翻開以前曾經做過的自我疼惜測驗
又再做了一次,分數從3.09變成了3.72
是真的慢慢地進步了,感到非常開心
以前觀察那些活得很快樂的人,發現他們都有一種特質
「活在當下」
而且這些人通常是吃貨XD 就是只要吃點好吃的,不開心的事情都能忘記
於是這兩個月我比照辦理,當我發現自己又再想工作上的事情
又再自我檢討的時候
就趕快確認自己是不是餓了、渴了,或是累了
通常吃吃喝喝完,好好睡一覺,隔天就不覺得工作上的事有多嚴重了
當我不過度檢討自己的時候,反而更能專注在工作上我喜歡且有自信的部分
把這些地方發揮到最大
真的沒有想到「活在當下」這件事情是可以練習成功的
因此,想跟大家說,有些敏感、容易內耗的特質,儘管和先天個性+後天環境有關
卻並非不能改變。
一定可以找到方法去協調,讓自己過的越來越快樂。
我很喜歡《自我的誕生》這本書裡的一段話,內容是這麼說的:「要想產生個體化的自我,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感覺。每一次當你選擇尊重自己的感覺,這些經驗最終會集腋成裘,形成「你」這個人」
有點類似於,一次次的根據自己的感受做出選擇,最終你會「習慣」於按照自己的意願作決定、習慣於善待自己,而且也會對自己做的決定越來越有信心,這就是「你」的意志誕生了。
最後再來分享一個我很喜歡的youtuber─itspeachi
我從訂閱數五六萬的時候就開始看她的影片
看著她從韓系服裝轉而入坑日系品牌
後來甚至搬到日本讀語言學校
一路上非常欣賞她的獨立與勇敢,很喜歡她散發出的自在與自信
也從她的影片中學到很多服裝的細節─各種巧思與設計,顏色搭配,不同風格的駕馭
非常享受她的分享,還有跟著她一起成長、改變
前陣子她拍攝了一個影片提到自己陷入低潮
覺得很有共鳴,因此忍不住想上來發一篇文
影片中除了描述她遇到的困境與壓力之外,也有一些她幫助自己走出低潮的方式
我覺得很不錯,如果你最近也剛好碰到人生的低潮,或許這部影片也能陪伴你
順帶一提,我覺得如果你本身不排斥手作類型的活動的話
其實有用到手的活動會蠻紓壓的
之前有讀到一個資訊是說,當人腦專注在某個事情上時
只會有特定腦區被激活,剩下的腦區則可以相對休息
而使用到手的活動,比方說畫畫、描圖、摺紙、彈鋼琴等
都可以幫助眼睛、腦部專注在單一事情上
(不像滑短影音其實是一直在接收外界刺激,思緒也容易飄忽不定)
然後是,有需要的話一定要求助,不管是家人、朋友
適時的小抱怨,讓對方接住你,真的是很必要的
祝福大家都能快樂的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