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譯者之眼】看完讓你淚流滿面的《譯者的難題》

【小譯者之眼】看完讓你淚流滿面的《譯者的難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嗨,我是小譯者。經過漫長的休生養息,我回來了。其實每年我都覺得江郎才盡,好像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寫。靜下心來才發現,其實是自己的閱讀量不如以往,寫著寫著難免覺得心虛。為了不愧對讀者,我暫時停筆,同時也繼續收集寫作的素材。當然,我的素材依然主要來自翻譯工作和閱讀。

我整理了一些過去留下的筆記和草稿,從我最想寫的部分開始。譬如說《譯者的難題》,這是一本看到標題就覺得必須買紙本的書。

《譯者的難題》中文版已經出版快五年,我剛讀完的時候,滿腔熱血想要分享。後來沒寫出來,一方面是覺得想討論的東西太多,沒辦法聚焦;一方面是還有更多想寫的東西就暫時擱置。這本書從推薦序、標題到內文都無可挑剔。

raw-image

不能跳過的推薦序

照理說一本書應該先介紹作者,但說實話,我在讀這本書之前根本就不認識作者。我會拿起這本書是因為標題,會繼續看下去則是因為推薦序。

這本書有兩篇推薦序,我很喜歡師大翻譯研究所賴慈芸教授的那一篇。

隨便找一位有經驗的文學譯者,都可以列舉出一對類似的困境。忠實原文會讓譯文難懂又難看,笑話譯出來不好笑(略)更心酸的是,這樣苦心翻譯出來的作品,批評者還是可以隨時攤開原文,伸手出來指指點點。

我就問這個起手式,誰能不流淚。

難讀的書本來就乏人問津,我們做翻譯不就是要把內容傳播得更廣嗎?為此殫精竭慮,最後還是難免會有被批評的時候。現在的我已經能放寬心,笑罵由人。但是不能否認,剛入行的時候那些批評難免往心裡去。看到這篇序,一方面是欽佩賴教授的文筆,一方面是心有戚戚焉。最後一句:「反正怎麼做都有人會罵,不如看開一點,努力翻譯出自己喜歡的書吧!」一定道出很多譯者的心聲,我們有這樣的信念,才能在出版蕭條的環境下繼續前行。

身兼多職的作者

推薦序就聊到這裡,是時候關心一下作者。我覺得作者的背景很有寫這本書的說服力。馬克‧坡里佐提是傳記作家、評論價、編輯、詩人,曾經獲得文學獎,也是擁有五十多部法文譯作的譯者。同時又是博物館出版品的發行人兼總編輯,總之看這個背景就知道他是資深的文字工作者。

不過這裡我要先打個預防針,我的專欄文章通常討論的都是日文翻譯問題,但作者是法英譯者,所以書中提到的例子大多是這兩種語言喔。

還有,很多人讀書不看前言。但作者把整本書的基本原則就寫在前言,包含這裡提到的「翻譯」單指文學翻譯。我必須說這真的是譯者才會如此謹慎,相關從業人員才會知道,把不同類型的內容放在一起討論「翻譯」是一件多麼頭痛的事情。短文或長文、敘事或小說、紀實或創作,光是文學就已經分這麼多種,更何況是在這之外的世界。

翻譯教育

作者前言就闡明,他的目的不是要提供翻譯相關的明確答案,而是鼓勵讀者從不同角度思考,建議讀者不要只看譯文,也要思考翻譯這個行為

也就是說,這不是教你怎麼翻譯的工具書,也不是正經的理論。我覺得比較像是促進大家思考翻譯行為的一本書。我算是半路殺出來的學院派譯者,雖然自學日文,但還是有受過翻譯所的訓練。我相信無論是不是學院派,譯者對翻譯應該會有比較統一的認知,我們明白翻譯的難處和需要權衡的地方。

但是讀者呢?

只能讀得懂譯入語的讀者是我們服務的對象,但是這一群人之中很少有人接受過翻譯教育。因此,才會有賴教授在推薦序提到的,有些人會拿著原文對照,指責哪裡沒有押韻、沒有對照等情況。

為了讓整體文章通順,或者是出於某些目的,譯者是會酌情處理譯文的。

譬如說原本是童書,但是出版社打算做成大人的讀物;或者相反,經典名著想做成童書給小孩子閱讀。也有可能是出自政治問題,刪改部分內容。我自己曾經碰過雜誌的系列特輯要編成一本書,整個形式改變,譯者也必須應變讓內容有整體感。這些都是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考量的事情。

這本書的其他篇章提到很多翻譯本身的難題,但我覺得翻譯教育這一點才是最難的部分,尤其作者說的翻譯教育並非針對譯者,而是針對讀者。

當AI橫空出世,翻譯的價值再度被稀釋,要讓讀者了解翻譯背後的各種權衡又更困難了。

順帶一提──從譯者的角度看AI翻譯

這本書出版的時候,GPT尚未問世。(對這個議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小譯者之眼】ChatGPT橫空出世,AI聊天機器人要取代譯者了嗎?

以讀者的角度來看,AI翻譯完全為讀者服務。沒有人類譯者內心的糾結與考量,完全按照讀者的要求產出譯文,難道不是一種完美的翻譯嗎?

我覺得只要符合你個人的需求,沒有什麼不好。不過以我的角度來看,AI翻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有使用過的人應該都知道,AI翻譯會出現不必要的增譯,也經常會有很基本的低級錯誤。以輔助工具來說,我認為AI翻譯是個好東西,但暫時還無法取代人類譯者。

比起工作被取代,我更憂心的是AI學習的是人類提供的文本,現在很少人看書,產出的內容倒是天花亂墜,但品質也是參差不齊。這樣產出的譯文,繼續被人類咀嚼吸收,真的會是一件好事嗎?

歡迎你跟我分享你的看法!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按個愛心、追蹤這個專題,把文章分享給你覺得需要的朋友。小譯者會很感謝你喔!(眨)

來來來!順手追蹤小譯者的日常臉書粉專吧!


內容總結
譯者的難題
5
/5
avatar-img
小譯者的日常
21.2K會員
134內容數
成為自由譯者之後會怎麼樣? ──就等著下地獄啊!(笑歪) 我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趕稿和趕稿之外的日常, 尋找同溫層一起取暖,好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譯者的日常 的其他內容
嗨,我交稿了!所以我又出現了。 請和我一起舉國歡騰,慶祝交稿收錢的瞬間! 言歸正傳,今天想要聊聊「誤譯」。 俗話說夜路走多早晚會碰到鬼,吃燒餅沒有不掉芝麻的。啊,這些好像都不太符合情境。做翻譯的應該屬於「言多必失」的範疇。畢竟「發言」就是我們的工作,無論是文字還是口語都一樣。 口譯的反應很即
嗨,我是小譯者。從趕稿的地獄裡爬出來,第一件事就是想把中斷的ChatGPT系列寫完。距離上一篇【小譯者之眼】突擊!ChatGPT採訪實錄──「與ChatGPT對談:機器翻譯是否會取代人類?」其實才經過三個月,相關的應用程式就如雨後春筍冒出來。GPT4甚至已經能支援圖片功能,進化速度之快,令人嘖嘖稱奇
自從ChatGPT爆紅,我就經常被問到譯者是不是要失業了。首先是朋友在某篇文章的留言處標註我,文章的內容大致是用程式翻譯一本書,成本不到一塊美金。後來是我很喜歡的譯者洪慧芳在自己的臉書上發表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讓我覺得心有戚戚焉。坦白說,我至今沒有使用過,為了寫這篇文章,我才申請帳號和機器人聊天。
嗨,我交稿了!所以我又出現了。 請和我一起舉國歡騰,慶祝交稿收錢的瞬間! 言歸正傳,今天想要聊聊「誤譯」。 俗話說夜路走多早晚會碰到鬼,吃燒餅沒有不掉芝麻的。啊,這些好像都不太符合情境。做翻譯的應該屬於「言多必失」的範疇。畢竟「發言」就是我們的工作,無論是文字還是口語都一樣。 口譯的反應很即
嗨,我是小譯者。從趕稿的地獄裡爬出來,第一件事就是想把中斷的ChatGPT系列寫完。距離上一篇【小譯者之眼】突擊!ChatGPT採訪實錄──「與ChatGPT對談:機器翻譯是否會取代人類?」其實才經過三個月,相關的應用程式就如雨後春筍冒出來。GPT4甚至已經能支援圖片功能,進化速度之快,令人嘖嘖稱奇
自從ChatGPT爆紅,我就經常被問到譯者是不是要失業了。首先是朋友在某篇文章的留言處標註我,文章的內容大致是用程式翻譯一本書,成本不到一塊美金。後來是我很喜歡的譯者洪慧芳在自己的臉書上發表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讓我覺得心有戚戚焉。坦白說,我至今沒有使用過,為了寫這篇文章,我才申請帳號和機器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