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保單能避稅?小心變成繳稅地雷】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身故保險金」竟然要課遺產稅?5個關鍵陷阱你中了幾個? 作者|陳鶴君|家族辦公室主理人|節稅平台創辦人 --- 在台灣,許多家庭會透過人壽保險作為資產保全、財富傳承的工具。 但你知道嗎? 一張保單,買得不對,不但沒節稅,反而可能多繳數百萬遺產稅! --- 【真實案例】 高雄林董,一手創業,買了3張各1,500萬的壽險保單,總計4,500萬,受益人是太太與兩位兒子。 他以為這樣做「很聰明」──保險金免稅、直接給家人、不經遺產程序。 沒想到,在他過世後,國稅局一封信來了—— 保單全被認定屬於「規避遺產稅嫌疑」,理由是: 他高齡投保、一次躉繳、在過世前2年內密集投保。 最後這4,500萬中的大部分,被要求納入遺產總額課稅—— 結果多繳了超過600萬遺產稅! --- 【那到底哪種情況下,保險金可以合法不課遺產稅?】 以下5個重點,是你必須搞清楚的「保單節稅紅線」: --- 重點1|有指定受益人=不課遺產稅(但要合法設計)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第9款, 如果保單有指定受益人,保險金就不計入遺產總額,原則上免稅。 但這是「原則」免稅,不是保證。下面幾點踩雷會讓你回歸「課稅原點」。 --- 重點2|超過3,740萬元的保險金,要納入「基本稅額」計算 別忘了還有《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這一關! 如果1年內領到保險金超過3,740萬元,超出部分雖然不課遺產稅,卻會被視為「基本所得」,需繳基本稅額(類似替代稅)。 舉例: 領5,000萬保險金 超過3,740萬 → 要報稅的額度為1,260萬 若採20%計算,可能就要補繳超過250萬元稅款! --- 重點3|「實質課稅原則」讓你躲不了 你以為用受益人設計就能避掉一切?稅捐機關會看背後動機與手法。 下列8種情況,只要符合2~3項,就可能被國稅局認定「規避稅負」: 1. 高齡投保(例:85歲投保1,500萬) 2. 一次躉繳(例:一口氣繳2,000萬保費) 3. 帶病投保(投保時已有癌症、腎衰竭等重症) 4. 死前2年內密集投保(短期內加保多張) 5. 投保金額大於實際需求(例如單身者保額1億) 6. 舉債投保(借錢買保單) 7. 短期投保(存續期間短,猶如資金轉移) 8. 保費總額>預期保險金(形同資金暫存) --- 重點4|「受益人設計錯誤」,保單照樣進遺產清冊 有些人保單寫「由本人指定」,但實際上沒有明確列名受益人,結果保險金仍被認定為遺產。 或者寫受益人是法定繼承人,卻沒有進一步分配比例,國稅局一律列入遺產稅課稅項目處理。 --- 重點5|保險節稅要設計「順」,不能用「硬」拗 真正節稅,不靠灰色操作,而是靠整體財產結構規劃: 保單保額設計要合理 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角要分明 投保時間、保費金額、受益分配設計要合規 若需保留流動性,可結合保單信託、年金規劃或公司保單 --- 【總結|買對保險,是保命;買對結構,是保財】 你想留給孩子的,不該是國稅局會來找他喝咖啡的麻煩帳。 別讓「節稅」變「繳更多稅」的陷阱。 --- 延伸閱讀: 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第9款|財政部官網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稅務大補帖 保單信託與高資產節稅規劃|稅務專欄 --- 作者簡介|陳鶴君 家族辦公室主理人|節稅平台《萬萬歲創辦人,專注高資產節稅、保單架構與傳承設計 --- 想知道你的保單會不會成為稅炸彈? 歡迎免費預約【保單稅務健診】 LINE/WeChat:ukenken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圈內人的下午茶
1會員
417內容數
如需更多專業指導,歡迎添加我們的賴Line或是微信聯繫方式:ukenken,我們將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助您實現資產全球化管理的目標!
圈內人的下午茶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標題:別急著買黃金金條!理財專家揭密4大避險陷阱:你的「安全資產」可能正在拖垮現金流? --- 【父女對話戳破黃金迷思】「實體避險」竟是財務黑洞? 上週和經營銀樓30年的父親聊到避險,他堅持買實體黃金最可靠。我反手甩出新聞:「爸你看!連專家都會看走眼的假金條,我們怎麼防
Thumbnail
2025/04/25
標題:別急著買黃金金條!理財專家揭密4大避險陷阱:你的「安全資產」可能正在拖垮現金流? --- 【父女對話戳破黃金迷思】「實體避險」竟是財務黑洞? 上週和經營銀樓30年的父親聊到避險,他堅持買實體黃金最可靠。我反手甩出新聞:「爸你看!連專家都會看走眼的假金條,我們怎麼防
Thumbnail
2025/04/24
【家族信託真相案例】 24億資產三代製造王國,如何避免離婚官司毀掉一生心血? 作者:陳鶴君|家族工作室主理人|WeChat/LINE:ukenken --- 【一、這不是影集,是台灣正在上演的現實】 我們最近接觸到一個案例,典型的台灣隱形冠軍企業: 產業:精密機械製造業
Thumbnail
2025/04/24
【家族信託真相案例】 24億資產三代製造王國,如何避免離婚官司毀掉一生心血? 作者:陳鶴君|家族工作室主理人|WeChat/LINE:ukenken --- 【一、這不是影集,是台灣正在上演的現實】 我們最近接觸到一個案例,典型的台灣隱形冠軍企業: 產業:精密機械製造業
Thumbnail
2025/04/23
作者:陳鶴君|家族工作室主理人|WeChat/LINE:ukenken --- 【一、開場鉤子:你會害怕的三個場景】 1. 孩子還未成年,你突然走了,資產被封、配偶無法動用? 2. 事業做大,開始擔心股權會被訴訟、離婚或稅務追擊? 3. 父母高齡卻還擁有不動產與巨額
Thumbnail
2025/04/23
作者:陳鶴君|家族工作室主理人|WeChat/LINE:ukenken --- 【一、開場鉤子:你會害怕的三個場景】 1. 孩子還未成年,你突然走了,資產被封、配偶無法動用? 2. 事業做大,開始擔心股權會被訴訟、離婚或稅務追擊? 3. 父母高齡卻還擁有不動產與巨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整理遺產繼承中被繼承人往生時的保險問題,包括要保人、被保險人為同一人或不同人時的情況,以及繼承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整理遺產繼承中被繼承人往生時的保險問題,包括要保人、被保險人為同一人或不同人時的情況,以及繼承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贈與稅的贈與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贈與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贈與稅的贈與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遺產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遺產稅的遺產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整理了遺產稅計算的各個項目之說明,包括遺產稅的遺產總額、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稅額、物價指數連動法與其他減免之情形等,以便讀者瞭解相關規定。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一、高齡、躉繳、鉅額但有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或年金保險,要保人兼被保險人死亡時,該保險給付是否要列為遺產總額?    二、此時要如何申報遺產稅,對遺產稅納稅義務人較為適當?    三、補充:
Thumbnail
一、高齡、躉繳、鉅額但有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或年金保險,要保人兼被保險人死亡時,該保險給付是否要列為遺產總額?    二、此時要如何申報遺產稅,對遺產稅納稅義務人較為適當?    三、補充:
Thumbnail
重點:人壽保險之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並非同一人,而要保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要保人死亡時之保單價值準備金為被繼承人(即要保人)之遺產,應計入遺產總額,申報遺產稅。
Thumbnail
重點:人壽保險之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並非同一人,而要保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要保人死亡時之保單價值準備金為被繼承人(即要保人)之遺產,應計入遺產總額,申報遺產稅。
Thumbnail
台灣單身人口越來越多 一個人老了,父母也走了 膝下也沒兒女 身後的財產要先贈與? 還是身後繼承? 會有很多不同面向的考量 就稅負來說 生前贈與,贈與人每年有244萬免稅額 但贈與項目是什麼?有不同的估價標準 有人規劃贈與不動產,贈與時可用現值, 出售時就慘了,因為成本以現值計算
Thumbnail
台灣單身人口越來越多 一個人老了,父母也走了 膝下也沒兒女 身後的財產要先贈與? 還是身後繼承? 會有很多不同面向的考量 就稅負來說 生前贈與,贈與人每年有244萬免稅額 但贈與項目是什麼?有不同的估價標準 有人規劃贈與不動產,贈與時可用現值, 出售時就慘了,因為成本以現值計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