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程變好吃的披薩──如何善用 LMS 進行教學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臺科大 #雙語教育政策 #教師講座


想像一下,收到一封邀請信:「週六下午南港展覽館見」。

你會怎麼反應?

幾點?哪個入口?需要門票嗎?吃飯了嗎?怎麼去?


這不只是聚會安排的失誤,更是我們教學中常見的場景:學生進入一門課程,卻對時間、任務、重點一無所知,彷彿迷失在知識的迷宮裡。這正是方努田老師(Nate Fifield)在這場工作坊中,透過學習管理系統(LMS)設計的精妙比喻──也是我們重新思考「教學結構設計」的起點。

raw-image



教學結構不是附加品,是學習效率的主引擎


工作坊的核心問題簡單卻深刻:

在你的課堂裡,學生要花多少腦力在「搞懂要做什麼」這件事?


根據 Sweller(1988)的認知負荷理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承擔三種負荷:

  • 內在負荷:來自教材本身的難度(如專業概念、語言門檻)
  • 外在負荷:教材呈現方式與結構造成的額外負擔(如檔案雜亂、說明不足)
  • 增益負荷:學習者用來理解、建構知識的努力(越多越好)

但若前兩者太重,學生根本走不到「思考與內化」的階段。


raw-image


❓ 反思提問:

現在的課程設計,是讓學生把力氣花在學習內容上,還是在解讀教學指令上?


內容再難,也該先切片再給學生吃


「沒有人能一口吞下一整個披薩。」這是工作坊中最受教師共鳴的比喻。內容難易無法改變,但教學者可以決定怎麼「切片」。

有效管理內在負荷的策略包括:

  • 拆解章節,安排循序漸進的閱讀與活動
  • 讓學生課前預習專有詞彙、搭配摘要或學習單
  • 明確指出重點概念,減少學生自我摸索的挫折


raw-image


如果你使用 Moodle 或 Google Classroom,請試著將每週內容模組化,像這樣:

📆 週次與日期:Week 7 – 5/5 講課、5/7 實驗

🎯 學習目標:能分辨離子與共價鍵,並繪製結構

📚 預習內容:閱讀實驗手冊第4–7頁、課本第8章前3節

📝 提醒事項:5/12 小考與實驗報告截止

這不只幫助學生規劃時間,也明確連結「內容 → 任務 → 評量」,讓課程運作如一台上緊發條的機器。例如,「閱讀第八章」這樣的任務說明,遠遠不如「閱讀第八章的8.1–8.3節,並回答以下兩個問題」來得清楚。

❓ 反思提問:

現階段課程的 LMS 頁面,是地圖還是檔案資料庫?學生進去後能看懂「現在在哪裡、接下來要去哪」嗎?


精緻包裝內容,而不是簡化內容


這場工作坊不斷提醒我們:「不是要把內容變簡單,而是要把包裝變清楚。」學生面對的不是只有學科內容,更包括語言、學習環境與心理壓力。尤其在EMI(英語授課)情境中,語言本身就已經拉高了內在負荷。一份清楚的閱讀指引,或是每週固定格式的模組安排,往往比課堂上的額外補充還更有效。

我們常說「學生應該要有自主學習能力」。但自主的前提,是他知道路怎麼走。沒有結構的課程,如同讓學生在森林裡自我導航,最終迷失的不只是方向,更是學習的熱情。

「清楚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安心,也讓教學者更輕鬆。」──這不是理論,而是這場工作坊中,多位教師與學生親身驗證的實話。


raw-image


📌 延伸行動:

  • 試著將一門課其中一堂課,設計成「披薩切片」:包含目標、內容、任務與提示。
  • 在學期中做一次學生回饋:他們真的知道要讀什麼、做什麼嗎?
  • 與系上同仁討論 LMS 模組化的標準模板,建立一致性的學習語言




陳玠妤 博士後研究員(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雙語教育推動辦公室(Off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itiatives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科雙語酷酷集團
2會員
11內容數
配合國家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教育部自110學年度起推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簡稱BEST計畫)。臺科大於第二階段(112-114學年度)起獲重點培育學校,配合本計畫之規定成立校級專責單位。
2025/03/19
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楊珮芸助理教授,分享 EMI 課程如何在課前結合即時教學(Just In Time Teaching, JITT),與課中的同儕教學(PI)兩種策略,提升學生參與度與學習成效。
Thumbnail
2025/03/19
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楊珮芸助理教授,分享 EMI 課程如何在課前結合即時教學(Just In Time Teaching, JITT),與課中的同儕教學(PI)兩種策略,提升學生參與度與學習成效。
Thumbnail
2025/02/19
#臺科大 #雙語教育 #AI 這個學期的第一場教師講座,邀請到來自 SparkAmplify 的李健群先生,作為該單位的 Chief Scienctist ,這場講座想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 AI 來為課程增添巧思,期待減少理論的鋪陳,透過實作來讓大家理解實際 AI 的案例是如何運用。
Thumbnail
2025/02/19
#臺科大 #雙語教育 #AI 這個學期的第一場教師講座,邀請到來自 SparkAmplify 的李健群先生,作為該單位的 Chief Scienctist ,這場講座想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 AI 來為課程增添巧思,期待減少理論的鋪陳,透過實作來讓大家理解實際 AI 的案例是如何運用。
Thumbnail
2024/12/0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長劉美慧教授分享了該校在「English as Medium Instruction(EMI)」課程發展與設計上的具體作法及實踐經驗。透過制度設計、資源整合教師增能與學生學習系統等多層面的整合,建立了系統化且具前瞻性的 EMI 發展方針。
Thumbnail
2024/12/0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長劉美慧教授分享了該校在「English as Medium Instruction(EMI)」課程發展與設計上的具體作法及實踐經驗。透過制度設計、資源整合教師增能與學生學習系統等多層面的整合,建立了系統化且具前瞻性的 EMI 發展方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𝟴 𝙅𝙪𝙡𝙮 𝟴 𝘿𝙖𝙮 𝟵 𝙅𝙪𝙡𝙮 𝟵 𝘿𝙖𝙮 𝟭𝟬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𝟬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𝟴 𝙅𝙪𝙡𝙮 𝟴 𝘿𝙖𝙮 𝟵 𝙅𝙪𝙡𝙮 𝟵 𝘿𝙖𝙮 𝟭𝟬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𝟬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感官摹寫可以怎麼練習呢?由於上個學期的寫作課程,我們與新北高中進行跨校遠距課程,讓課程多了一些不同的嘗試方式。因此這次的感官書寫練習,我們決定用大家最喜歡的「吃」的美味饗宴,來作為感官練習的主軸。
Thumbnail
感官摹寫可以怎麼練習呢?由於上個學期的寫作課程,我們與新北高中進行跨校遠距課程,讓課程多了一些不同的嘗試方式。因此這次的感官書寫練習,我們決定用大家最喜歡的「吃」的美味饗宴,來作為感官練習的主軸。
Thumbnail
新學季的第二天實習,帶著新的思考與星期二的學習來到了今天,今天我給自己的目標是觀察不同形式的互動與引導形式,然而從品師的課程,與綠光種子教室的課後輔導過程中,我看見並學習到了珍貴的事物。
Thumbnail
新學季的第二天實習,帶著新的思考與星期二的學習來到了今天,今天我給自己的目標是觀察不同形式的互動與引導形式,然而從品師的課程,與綠光種子教室的課後輔導過程中,我看見並學習到了珍貴的事物。
Thumbnail
臉書回顧,原來一年前的我正在想:撇開銷售(重要,但那是另一個議題)#如何定義一門好課 當時的結論是,學得會、用得上、帶得走的就是一門好課! 也因此過去一整年,有幸與很多內容專家朝著製作好課的目標努力,最底層的「學得會」其實非常關鍵,必須在細節上用心下功夫。
Thumbnail
臉書回顧,原來一年前的我正在想:撇開銷售(重要,但那是另一個議題)#如何定義一門好課 當時的結論是,學得會、用得上、帶得走的就是一門好課! 也因此過去一整年,有幸與很多內容專家朝著製作好課的目標努力,最底層的「學得會」其實非常關鍵,必須在細節上用心下功夫。
Thumbnail
瞭解如何透過系統化教學計劃、課前問卷調查、明確學習目標、互動和參與、應用和實踐、評估和反饋、以及學員反饋來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結構。
Thumbnail
瞭解如何透過系統化教學計劃、課前問卷調查、明確學習目標、互動和參與、應用和實踐、評估和反饋、以及學員反饋來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結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