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創業者的孤單心事 不要共情任何跟你不同階層的人
引用其中幾段深有同感的段落:
向上社交,我們之前提過,一定要自己的認知等各方面都提升了,打破自己的思維格局,才能真正地匹配上。
環境對人是有”擠壓作用”的,倘若你自己沒有很強的突破力量,那麼誰帶你上去,都無濟於事。
......
有意思的是,比你高的人完全不需要共情,這種共情多半在他們眼裡是一種”巴結和討好”,他們未必看得上。
只有在你們之間有”價值互換條件”下,這種時候,你的共情別人才會”領情”,否則連”情緒價值”都稱不上。
而對於比你層次低的人來說,共情多了就會讓對方覺得是”理所當然”,從而不斷地”索取”。
這就是自找麻煩的PUA來源。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算沒有階層這個語境場景,共情任何人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還是多共情一下自己,多守護自己的能量跟精力情緒,把它們發揮在向上的這條路上吧。
在社會、職場中,常聽到不只要懂做事,更要懂「做人」的言論。
只懂做事,不懂做人的人,似乎比較吃虧。
對我來說,也長年在是否要"做人"這件事中掙扎。
不過,對他人(更多的是有權勢的人)來說,你的討好,不啻是一種奉承和有目的性。
又,什麼叫做「做人」呢?
最多感悟的是,當這個人來跟你說話,要跟你分享一些秘密時,這個大概就叫做他來找你「做人」了。
做人可以讓你們快速成為一個group,但要跌死(?)大概也會一起被拖下水。
穩穩地做事,雖看似無大起,亦無大落,明哲保身也心安理得。
向上共情是討好,向下共情是消耗。
留下能量給自己,才走得長遠。
因此,別人來找你「做人」時,最好靜觀不語,
否則,你正在把自己消耗給不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