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寫練習 ]]
- 原文:
「說實話,我感覺到焦慮,但也不焦慮。我已經中年了,我已經荒廢好幾年了,我知道我應該趕快回到社會裡、回到正常的生活,但我卻又拒絕強迫自己找工作,而寧願每天無所事事。 你提到,不用馬上『振作起來』,在我看來,重點是「馬上」振作起來。因為我已經浪費好多時間,而我明知,卻不做任何改變。我明知自己沒有時間了,卻仍原地踏步。」
- 改寫:
我覺得關鍵不在於「振作起來」,而應該是「馬上」振作起來。
因為我理智上完全清楚: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但我卻還站在原地,不做任何改變。
我也因此處在一種既焦慮、也不(願)焦慮的狀態。
焦慮是來自於時間的匱乏。我已荒廢多年沒有工作,又年屆中年,其實沒有時間可以蹉跎,應該要趕快回到社會找份正常工作、自力更生,像大多數人那樣生活。
不焦慮是因為我懶散成性、肆無忌憚。儘管現實情況很苛刻,但我還是拒絕強迫自己找工作,寧願每天無所事事。
然而,清楚了解自己的這些狀態與情緒,並沒有使任何情況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