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知道嗎?」-讀書有意義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媽媽,我們學這些有意義嗎?」放學後,兩個孩子寫作業的時間,遇到瓶頸的颽颽提出了疑惑。

原來,這種提問是會一代代傳承的嗎?我忍不住笑了,畢竟據我所知,多數人都在學生時期都產生過這樣的質疑。有趣的是,雖然看似在詢問學習有用嗎?但實際上這個疑問的本質是:我可以不學習嗎?

學習的重點其實不是意義,而是目的。

過去,我們的家長會這麼告訴我們:等你長大就會後悔沒有好好念書、你現在不珍惜念書的時光,以後就會懷念了、認真學習你以後才會有好的工作。但是,這些都沒有說到核心,真正的核心是,當一個人有足夠的內涵、文化底蘊、知識及技術,才能擁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並不是你擁有了博士學位,你的人生就前途似錦,而是你擁有了站在博士的位置做選擇的權力。

國小期間的學習,通常伴隨高重複性的練習,而這個年紀的孩子最容易因為不斷重複而感到焦躁,然而基本能力的訓練無法避開反反覆覆,一如嬰兒學習走路、學習說話,都是江某個技能機械性的重複,達到肌肉記憶、反射條件。

所以,很無聊,很煩,很討厭。

「你覺得哪部分讓你覺得沒意義?」我選擇了用反問代替回答。

「像英文啊,我又用不到。數學也是,我為什麼要學分數跟小數點?」

確實,你現在只有在英文課才會用到英文。但是,那不是因為用不到,是因為你不想使用它。你喜歡看卡通吧?你知道有時候中文字幕的翻譯跟原文是有落差的嗎?如果你看得懂、聽得懂,就知道在劇情裡那句話本來想表達的意思;還有你喜歡看球賽嗎?有些球賽未必有中文轉播;以及你最喜歡的打電動,你知道有多少遊戲沒有出中文版嗎?

「那我就選有中文的卡通看、有中文的球賽看、有中文的電動玩就好了。」

是一個方法。所以你的選擇權被侷限了。因為你不會英文、而且也不想學,所以你不是不喜歡某個卡通、某場比賽、某款遊戲,你是不能喜歡。

颽颽語塞了。

「為什麼不可以把英文廢掉,全世界都用中文?」同樣對英文不擅長的翧提出了相對偏激的提案。

每個在學生時期英文不好的人可能都有過這個想法,你猜為什麼到現在英文依然是國際語言呢?

「為什麼?」

第一,沒有英文應用能力的人,爬不到擁有這個能力的位置。即便真有辦法爬到那個位置,他還會在乎要不要學英文這種小事嗎?擁有可以把英文廢掉的能力,應該同時擁有更多更有影響力的權力吧?

「可是,你不覺得我們現在在學的東西就很無聊、對人生毫無幫助嗎?」颽颽追問。

我曾經覺得。
學習確實,一點都不快樂,很無聊,很難讓人相信它有用,尤其是你們這個年紀。
但是我必須說,這是一個過渡期,就像是...我每天給你發一些零件、給你一些工具,這些零件跟工具看起來都沒啥用、也沒啥關聯,但是日積月累之後,你會發現利用這些工具跟零件居然可以組裝出一台汽車,而且甚至可以改裝成你最喜歡的外型、搭配出符合你需求的動力。
所以你現在問我,這零件有用嗎?目前沒有。這工具有用嗎?目前沒有。那我可以不拿嗎?當然可以。
但是當其他人開始組裝自己的汽車時,你會突然發現,你甚麼都沒有,當其他人開著車出門時,你只能走路。
你們可能會想問:那我就走路不行嗎?
當然可以,但是有車的人,可以選擇他想開車或走路,沒有車的人,只能走路。

「但是我願意只能走路啊!」個性頑固的翧這麼說。

那很好啊,你可以選擇不拿這些零件與工具。但是你必須要確定,你此刻願意,未來也願意。當你未來發現你不願意時,曾經可以免費拿到的零件與工具可能大漲價了,可能買不到了,可能要花更長的時間收集,如果你可以肯定你不會後悔、或者你可以承擔後悔的代價,那當然、你可以拒絕接受,或者拋棄這些零件與工具。

兩個孩子面面相覷,臉上還是有著倔強,我相信,他們沒有認同這段說詞,但是暫時沒有能力反駁我的說詞。

「等有一天,我講不過你們了,就代表你們的學習開始發揮作用了。
現在,只好委屈你們,乖乖寫作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踩著文字 牽著你
1會員
26內容數
一些嘮叨,一些反思 一些吱吱喳喳的蒜皮雞毛 堆積成生活
踩著文字 牽著你的其他內容
2025/05/10
「媽媽,你支持廢死嗎?」翧提出了一個很具爭議的提問。 老實說,我支持。 「咦?怎麼會!」 的確,以社會輿論而言,大部分的人都反對,覺得死刑才是能真正嚇阻犯罪的刑罰之一,然而在我看來,死刑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 「為什麼?殺人償命不是嗎?」 如果,今天犯罪造成了金錢損失,索賠,可以彌補損失,但
2025/05/10
「媽媽,你支持廢死嗎?」翧提出了一個很具爭議的提問。 老實說,我支持。 「咦?怎麼會!」 的確,以社會輿論而言,大部分的人都反對,覺得死刑才是能真正嚇阻犯罪的刑罰之一,然而在我看來,死刑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 「為什麼?殺人償命不是嗎?」 如果,今天犯罪造成了金錢損失,索賠,可以彌補損失,但
2025/05/10
疫期期間居家辦公,我為了畫分上下班時間,選擇了用化妝、卸妝當作分水嶺。每天早上起來我會化上淡妝、下班了就把妝卸了,算是代替打卡鐘給自己區分工作及生活。 颽颽時常會在我化妝時在旁邊,沉默地盯著看。 我一開始還很臭美的覺得是自己化了妝好看,直到颽颽提出:「我可以用用看嗎?」 我遲疑了。化妝品都是些
2025/05/10
疫期期間居家辦公,我為了畫分上下班時間,選擇了用化妝、卸妝當作分水嶺。每天早上起來我會化上淡妝、下班了就把妝卸了,算是代替打卡鐘給自己區分工作及生活。 颽颽時常會在我化妝時在旁邊,沉默地盯著看。 我一開始還很臭美的覺得是自己化了妝好看,直到颽颽提出:「我可以用用看嗎?」 我遲疑了。化妝品都是些
2025/05/10
說起來親子之間談論未來也不算太過冷門的話題。 晚餐後,我一邊洗著碗,翧突然問起:「如果去便利商店打工,一個月收入多少?」 如果是算時薪的,範圍有點廣,但一個月一兩萬肯定能有,想賺多一點,就多上幾小時班,不想那麼累,那就賺少一點。 「那在台北租房子租金多少?」 那得看看是租甚麼樣的房子、實際地
2025/05/10
說起來親子之間談論未來也不算太過冷門的話題。 晚餐後,我一邊洗著碗,翧突然問起:「如果去便利商店打工,一個月收入多少?」 如果是算時薪的,範圍有點廣,但一個月一兩萬肯定能有,想賺多一點,就多上幾小時班,不想那麼累,那就賺少一點。 「那在台北租房子租金多少?」 那得看看是租甚麼樣的房子、實際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何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孩子解釋生命?我們可以透過親子對話,探討日常觀察中如何啟發孩子對生命和科學的好奇心,讓日常生活的觀察也能是一種啟發。
Thumbnail
如何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孩子解釋生命?我們可以透過親子對話,探討日常觀察中如何啟發孩子對生命和科學的好奇心,讓日常生活的觀察也能是一種啟發。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年少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 知道後來才發現, 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
Thumbnail
年少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 知道後來才發現, 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
Thumbnail
一、很多事情不是只看表面,而是要看"裡面",你還沒那個功力看到裡面而已。 二、你以為爸爸媽媽為什麼有能力賺錢養你?他們小時候也念了你覺得的這些"沒用的東西"! 三、如果什麼東西都"有用"才有學習的意義,才有留下的意義的話,那你的爸媽應該要讓你去「打工賺錢」,而不是讓你來「上學」! 四、你想一下
Thumbnail
一、很多事情不是只看表面,而是要看"裡面",你還沒那個功力看到裡面而已。 二、你以為爸爸媽媽為什麼有能力賺錢養你?他們小時候也念了你覺得的這些"沒用的東西"! 三、如果什麼東西都"有用"才有學習的意義,才有留下的意義的話,那你的爸媽應該要讓你去「打工賺錢」,而不是讓你來「上學」! 四、你想一下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身為家長或老師的您,一定曾有這個疑問:到底該用什麼方式協助孩子讀懂課文,讓學習更有效?
Thumbnail
身為家長或老師的您,一定曾有這個疑問:到底該用什麼方式協助孩子讀懂課文,讓學習更有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