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快過一半了!你的計畫有順利進行嗎?有的話恭喜~沒有的話也沒關係!但你還記得為什麼要訂定這些計畫嗎?
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家人?是為了離開現在的生活還是為了那更嚮往的天空?不管是什麼原因,我想說的是:「別忘了初衷啊!」
上週末難得的空閒選擇跟女友一起度過,久違的睡到飽、早午餐、散散步,除了給心靈充充電外,突然地也想起:「這好像就是我想要離職的原因吧!」一方面驚訝自己忘記了這個初衷,另一方面也驚喜地發現現在其實也可以試著過上喜歡的生活,頓時心中多了一點感觸。也讓我想起《收穫心態》這本書的一些內容,於是就寫下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一個週末給我的提醒】
上週末難得不用上班,當週的創作KPI也近乎完成,於是決定來個放縱的禮拜六。以往不用上班的日子也會在8點前起床,準時到咖啡廳報到,寫寫文章、閱讀或學習,但這個放縱的日子,自然醒和早午餐是標配!
9點多醒過來,身體感到無比的輕盈,腦筋清楚,少見的沒有想躺回去的衝動,不得不說睡眠還是消除疲勞的不二法門!簡單梳洗後和女友到附近新開的早餐店吃早午餐,天氣很好,從容地走在路上,不用趕捷運、趕著上咖啡廳,慢慢地品嚐早餐、不用煩惱KPI,心中有種「啊~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的感覺。
當天晚餐後,我們決定去附近的公園散散步、聊聊天,我非常喜歡晚上走在空曠的人行道上,春天天氣非常舒服,沒有行色匆匆的路人帶來的壓迫,又可以直接看到天空,心中再次感覺到「對!就是這樣!」。
此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這不就是我想要轉職的原因嗎?怎麼轉著轉著這樣的日子反而變少了、變得更累了?」
我想不起來什麼時候忘記得了,只記得「為了達成更想要的生活,我現在必須要更努力,不計一切代價的努力。」為了目標可以犧牲一點自己、犧牲一點別人、犧牲一點時間和精力,反正現在的犧牲是為了成就未來美好的生活。
思索至此我突然發覺,以前唸書的時候就一直主動或被動地擁抱這個概念,「現在的犧牲是為了未來的美好」,每天溫書是為了期中期末,現在刻苦是為了考上更好的學校、考試公職,小時候學英文是為了更好應付未來的世界,但期中考第一名、唸了好學校、當了公務員、多益990之後真的有比較美好嗎?
我們常常為了理想的生活努力,卻常常在努力過程中迷失,覺得要更努力才能到達那個美好的未來,於是我們把自己和家人擺到一邊,把健康擺到一邊,認為現在犧牲一點,以後一定可以彌補,直到生活中某個平凡的時刻提醒我們,當初為什麼要出發,為什麼而努力。
而我,也在努力的過程中,不小心忘記了為什麼要努力,只知道現在必須要努力。
【為了生活而努力,還是為了努力而生活?】
今年來,或許是因為轉職方向更清楚了,知道該往哪裡努力,也訂定了更多的目標來要求自己,每天追進度、學習、完成代辦事項早就是常態,有時不如預期甚至有點小愧疚:「今天怎麼沒產出…」
寫作、錄Podcast、考證照、學銷售、投資,越努力發現離轉職目標越來越近,所以更努力,也更常把其他東西捨棄,心中總是不斷安慰自己:「現在努力更快轉職成功!」,但身心更常被抽空,也離快樂越來越遠。
我記得今年初狀況最糟的時候,我兩週就會出現一次無力的厭世感,每天早上都會問自己:「我能不能再睡半小時…」,每次到咖啡廳總會覺得很累、很抗拒做這些事情,只想要放空…但心中就會開始焦慮,彷彿不做點什麼未來就會變得很失敗似的,做任何事都心不在焉,卻又得逼著自己坐在電腦前敲鍵盤。
但我轉職的初衷就是想有更多生活中的小美好,更多時間陪陪家人、自在地安排時間、不為了錢犧牲什麼,而不是想要每時每刻為了未來而焦慮、榨乾自己,而我就像忘了為什麼要轉職一樣,一心只想著要在2026年轉職,卻沒有朝著理想生活前進,只是「為了轉職而轉職,為了努力而努力」。
我很慶幸,慶幸自己有被喚醒,而不是一直迷失在努力的過程中。努力很重要,但也容易讓人上癮,尤其慢慢看到努力的作用後,更會讓自己覺得:「那我只要更努力,就能更快、更好的達成目標!」殊不知,這個目標可能已經不是初衷了,忙著追求改變,卻忘了為什麼要改變。
【理想生活不是終點,而是選擇】
《收穫心態》中提到:當人們把幸福快樂跟某個目標綁定時,在達成目標之前都無法感到幸福快樂,所以我們如果想要幸福快樂,就應該讓現在的生活充滿讓我們幸福快樂的元素,而不是把他們擺在遙遠的未來。
我想那個禮拜六就是想告訴我這件事,他不是一個特別的安排,但讓我很滿足,讓我發現:「原來我『現在』就可以朝理想生活邁進,不用等到轉職成功。」
我應該要從現在開始,把生活中的每個元素漸漸換成我想要的,而不是把理想生活和轉職成功進行綁定,導致那種「現在辛苦準備,等到轉職成功就能達成理想生活了!」的錯覺,這樣反而會陷入另一個陷阱:就算轉職成功,我也會把理想生活和下一個目標綁定,繼續綁住自己,認為理想生活會隨著下一個目標而到來。
我想這就是我的生活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體會,我們常把幸福想成一個「」達成後的狀態,但其實幸福應該是個可以每天主動選擇、一點一滴靠近的東西!
而這也取決於我們夠不夠了解我們想要的「幸福」,以及一點一滴的「努力」,而我這次最大的失誤,就是沈迷在「努力」之中,努力應該是為了更靠近幸福,努力不是為了讓別人看到我在努力,也不是為了更努力。
【選擇,理想的生活】
雖然文章這樣寫,但我猜我以後還是會不小心陷入這種「為努力而努力」的狀態哈哈哈,儘管怎麼在行事曆、週計畫上預留理想的生活,我的個性還是難免會「超級努力」吧!
不過,我相信會有更多的美好生活冒出來提醒我,就像那個禮拜六一樣,舒服的天氣、睡到飽、和女朋友一起吃早午餐、晚上邊走邊聊、看看天空…那樣幸福的感覺還是很令人嚮往,也可以很好的提醒我自己慢下來,回到理想人生的主軸上。
而《收穫心態》這本書也幫我釐清了一個概念:
以前一直以為要等成功之後才配得過好生活,所以所有的努力都為了追求眼前的成功,但其實,我現在就可以選擇,選擇過那樣的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