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程式設計師來說,處理惡意留言幾乎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有時候這些留言不但數量驚人,處理起來也十分困擾。事實上,處理這類留言有幾種相對常見且有效的方法,其中有些溫和、實用,有些則比較激進,甚至爭議性較大。

驗證機制(CAPTCHA)
這是最常見、也最實際的一種做法。當使用者進行留言操作時,系統會出現驗證提示,例如「你是機器人嗎?」這類判斷方式透過檢查鍵盤輸入的節奏、數學運算速度或其他互動行為,來辨別是否為真人。如果系統認定對方是機器人,便會中止輸入程序,直接顯示「系統輸入失敗,請稍後再試」的訊息。
這種方法相對溫和且有效,對於防止機器人自動留言尤其有用。圖形辨識碼(驗證碼)
另一種常見的方式是在留言欄位中加入圖形驗證碼,使用者必須看圖填寫指定的字母或數字才能留言。這種方式對人類使用者來說尚可接受,但若留言互動頻繁,會稍嫌麻煩,導致使用體驗下降。
儘管如此,這種方法在實務上仍然十分有效,尤其對初步篩選有奇效。
內容篩選與留言偵測
更進階的做法,是在使用者送出留言之前,系統先對留言內容進行初步分析。這包括:
- 判斷是否為亂碼或語意不通的文字
- 檢查是否使用過多重複字元或敏感詞
- 是否帶有違規連結或明顯廣告語氣
此外,也可以根據留言的頻率進行風控分析。當同一來源在短時間內密集留言,系統便可自動觸發警告或限制留言權限。這屬於「半主動」型防護,雖需要多一點資源與邏輯判斷,但實際成效不俗。
封鎖特定 IP 或黑名單
這是一種比較直接的做法。當系統偵測到某些 IP 持續傳送惡意留言,就可以將這些 IP 加入黑名單,限制它們存取留言系統或整個平台。
多數平台後台都支援這樣的設定,只需將特定 IP 或 IP 區段封鎖,即可有效降低攻擊頻率。封鎖幾次後,對方自然會察覺這個平台不好「下手」,進而停止攻擊。
反擊手段(⚠️灰色地帶)
有些進階用戶會採取更激烈的做法。例如我有位朋友曾對惡意 IP 發動 DDoS 攻擊,只要對方一連線,他就立即讓對方的 IP 被灌爆,導致無法正常使用網路。
這類做法屬於灰色地帶,雖然技術上不難實現,且效果立竿見影,但潛在的法律與道德風險不可忽視。目前仍有不少單位低調進行類似反制行為,但這並不建議一般開發者效仿。
管理後台的數據觀察
我們過去在管理網站時,可以從後台看到每天有多少來自不同來源的嘗試攻擊行為,例如 SQL injection、爬蟲入侵、異常連線等。甚至有些公司每個月會自動對自己的平台進行攻擊測試,以驗證安全性是否足夠。這是一種極為成熟的安全管理觀念。
平台責任與整體設計
像「放鴿子」這類大型平台,自然會有自己的一套處理流程與優先順序。我們無法知道留言垃圾是否被列入當前優先項,但可以理解平台會根據資源安排各種優化事項。
然而,留言過濾若做得好,絕對能大幅節省用戶與系統管理者的時間。以一個擁有幾十萬用戶的平台來說,只要每位使用者每天少浪費10分鐘,整體節省的時間就極為可觀。
留言管理是系統設計的一環
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留言功能不僅僅是讓用戶輸入訊息,更是一場安全與管理的博弈。留言管理做好了,不只是技術上的成就,更是對整個使用體驗與社群秩序的貢獻。
處理惡意留言這件事,沒有唯一解,也沒有萬靈丹。但只要我們持續優化系統邏輯、強化後台監控、建立使用者參與機制,就能夠一步步提升整個平台的防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