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收到我變身為「魔法師」的通知,還收到一封如何激發靈感的電子郵件。這令我細想從上個月月初至今,到底忙些甚麼?為何都沒有文章產出?生活中垂手可得各種寫作題材,因此,我不缺乏靈感,但似乎缺乏動力。
這一個月以來,依課程進度完成數張水彩作品,五月底參加太鼓比賽常得抽空練習。此外,參加某女性社團的分享會,暢談旅行經驗,花了些時間整理照片;再者,甫加入健身房會員,得定期報到。至於即將到來的遠行,也規劃得如火如荼。
寫作的重要性排名,似乎越推越後面。橫擋在前的有:例行課程,有老師(教練)及同儕的關愛;參加團體競賽,有責任心及榮譽感;旅行規劃,有許多準備及聯繫。
如何提升寫作動力,許多作家(專家)已提供明確的指引,例如:設定寫作目標,養成寫作習慣,撰寫有興趣的主題,自由書寫,廣泛閱讀激發寫作動力等等。
惰於寫作似乎不只是動力(動機)問題,而是「時間分配」或「優先順序」的問題。
就「時間分配」而言,想起參加Matters七日書活動時,早上起床後會花20分鐘寫作;出國旅行時,也會在旅途空檔記錄旅行見聞。囿於時間限制,這些文章或紀錄常因詞不達意或不合邏輯而怯於發表。
固定時間或零碎時間寫作不是問題,只是這樣的寫作模式或產出,對有潔癖的我而言,糾結萬分,著實不易,因此,得自我勉勵,學習放下,不過度吹毛求疵。
就「優先順序」而言,疫情期間因受困在家,不利於實體社交互動,畫畫及寫作等靜態活動自是首選。如今,寫作被我認為更重要的事阻擋在後,重要性似乎逐漸淡去,但在某段時間定會悠然浮現。
是否該提升寫作在生活中的優先順序?應該很難,似乎也不必要。人生,有時清粥小菜,有時大魚大肉,有時良辰美景,有時月黑風高。我不靠寫作維生,就順其自然吧!
好久沒分享畫作。跟課學畫的好處就是,有老師的帶領及啟發,不缺乏靈感,有同儕的良性觀摩,不缺乏動力,至於畫技是否純熟精進,就看個人努力及造化吧!

九寨海子,四開,水彩。

大樹涼亭,八開,代針筆+水彩。

河畔釣客,八開,代針筆+水彩。

粉櫻燦開,四開,水彩。

紅磚老屋,八開,代針筆+水彩,屋頂的石頭忘記上色。

白屋紅牆,八開,代針筆+水彩。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新北市市定古蹟,又被暱稱為小白宮。

老梅綠石槽,八開,代針筆+水彩。老師說,這幅畫有塞尚的畫風,還問我知不知道他是谁?於是趕緊去Google一下。

新湖破船,八開,代針筆+水彩。

鄉野綠田,八開,代針筆+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