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國寶級女演員樹木希林,去世後出版社出了一本訪談整理集《一切隨心》,全書共分六章:生死、家族、身體與疾病、工作、男女關係,以及歷年作品。
聽起來像是一本回顧人生的「金句本」,但如果你因此嚴肅地閱讀想要藉此獲得某種「指引」,樹木女士大概會一臉嫌棄地說:「什麼?有人因為我的話而得到救贖?我說你啊…這是一種依存症啦!這種事要自己動腦筋啊!」
這本書不是勵志手冊,更像一場自在對話:她有點壞心眼、有點頑固、極其聰明,並且不打算當任何人的精神導師。(而且個性真的很日本人)
我不是來寫什麼正經書評的,只是單純想分享幾段讓我感到有趣、觸動的文字,之前也沒看什麼日劇,單純藉此想稍微認識這位「最不像明星」的女演員。
正經的書評我也寫不出來,很難
長得不夠漂亮,反而更自由
「我覺得自己最好的好處就是長得不夠漂亮,算是醜女一族吧。」XDD
這不是自嘲,是一種徹底的解放。因為沒有包袱,才能演什麼像什麼;因為沒有人期待你「美」,所以你能做更真實的事。
沒有什麼非做不可的「鐵則」
她曾形容自己的臉是「瑕疵品」,但也因為如此,反而能活用這張臉去做出特別的表現,甚至製造出更有趣的結果。
我覺得這樣的心態,像是她對人生的註解:「不合格又怎樣?說不定會更好玩。」
跌過一跤的人,才有故事
「我喜歡狠狠跌過一跤的人。」
跌過一跤的人知道「痛」是什麼,能夠對話、能觀察彼此的變化,也能看見更深層的東西。她喜歡有底蘊的人。說實在的,現實上往往是那些有故事的更能讓人深入駐足。
「底蘊豐富的人,無論朝哪個方向發展都不成問題。」→我非常喜歡這句話
不離婚的理由,不是因為愛情
這段是我覺得本書最有趣的部分:她與搖滾怪人丈夫「內田裕也」的關係。這位丈夫家暴她,對家庭毫無責任感,還長年在外惹事、上八卦,簡直是「麻煩製造機本人」。
但她始終不離婚,理由讓人一臉問號。
女兒也哉子曾經苦勸母親放手,結果她只說:
「被拯救的人,其實是我。」
啥毀什麼意思?這是受害者情結嗎?還是某種神秘的靈魂伴侶綁定?
其實樹木女士坦承,年輕時的自己情感激烈、個性衝動,某種程度上她覺得跟內田一起,反而讓自己變得比較「正常」。
「我看到他身上的某種純粹,所以我不會離婚。」
這聽起來很矛盾,但當我們看見內田寫給她的信,會明白那份「純粹」是真的存在的:
「要是那麼在意健康,就玩搖滾啊!」
「要是我有經濟能力就會少惹些麻煩吧....希望自己身上不要兼具安穩和狡猾……就算你罵我混蛋,我也真心愛你。」
是啊,這是很煩人甚至是扭曲的愛,但也是真心的愛。這也是很純粹的一封信,內含著內田先生年輕時的徬徨與不肯放棄ROCK的掙扎,這封信也讓樹木的女兒「也哉子」打開她心中的結。
道歉,是通往圓滿的路
樹木女士晚年曾說:
「只要一句話,就能療癒漫長的夫妻關係。」
「要是不向他道歉的話,總覺得我會帶著遺憾而死去。」
我覺得她指的道歉,不只是對另一半,更是對那個曾經執著的自己。一種內在的和解。
而在丈夫說出「那時沒離婚真是太好了」的時候,她也回以肯定,甚至說:
「你就讓遇到你的人能夠發會優點,變得比遇到妳之前還好喔」
內田:「好開心喔!」
這一段我看到笑出來,這對異類夫妻也的確是用適合他們自己的方式在溝通著。
「我始終認為人生很美好」
樹木女士的身體後期飽受癌症與各種病痛折磨,卻能說出:
「人生很美好。」
「每個人都背負著什麼,但這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
「幸福不是唾手可得,而是要靠自己發現。」
她的答案很簡單,不神聖、不造作:用幽默看待人生,你就會找到幸福的線索。
這本書讀起來像是坐在某個破舊咖啡廳,聽一位老太太用極度誠實又有點壞壞的方式,講述她一生的冒險。
我不知道它會不會「救贖」誰,畢竟正如她所說:
→「不要依賴別人的話,要自己動腦筋啊!」XD
但如果你也曾經討厭過自己、或疑惑過幸福到底在哪,或許你會在書中那句「無心插柳」的話語裡,找到自己的答案。
總之這本書讀起來輕鬆又快,很適合現代碎片化吸收資訊的讀者,東看一下西看一下一下就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