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樹木希林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上)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

前幾年在逛敦南誠品時,剛好此書出版,整個誠品書店不同的書區,交錯穿插著樹木希林對人生體悟的語錄,每則語錄雖簡單凝練但卻觸動人心。於是這本書就成了我的床前書,想到就會拿起翻閱,而那充滿睿智又略帶幽默的箴言,能引起共鳴,卻又不過於沉重,成了睡前輕盈溫柔的陪伴。

[內容簡介]

做為演員的樹木希林,是位日本個性派奶奶,是枝裕和電影靈魂演員。而本書集結樹木希林畢生訪談精華,以生、老、病、死等人生普遍會經歷的課題為中心,編纂而成,共120則語錄。

精選十則個人非常喜歡的人生箴言,透過樹木希林看待事物的觀點與詮釋角度,發現原來能以這樣的態度、方式活著,而這世界竟如此耐人尋味,如此有意思,也多了更多對自己與對他人的包容。

raw-image

[關於人生與幸福]

所謂的幸福, 並非「時常在那裡」, 而是「要靠自己去發覺」。

日復一日,上班下班,每天走著同樣的路線,久了少了新鮮感,就對這平淡無奇的日子生出了厭倦,生活大抵就是這樣吧! 某日,心血來潮,走了跟平常不一樣的路線,發現原來這有間貓咖啡廳,每隻貓咪都好可愛! 下次一定要來,結果意外的就變成常客了。阿,原來從這個角度,不一樣的光影變化下,101如千面女郎般,呈現出迥異的樣貌。

凝視日常,處處都有新天地,幸褔其實時常在那,只是要靠自己去發覺

[關於他人]

想要靠自己看清楚 「人」, 就非得要獨立。

有時靠太近,反而看不清,看不清這是自己投射於他人的需要,還是真正是他人的需要。獨立能更認識自己,也能明瞭安全感是來自於自身信心的建立,而不是透過他人給予,他人給予的安全感,讓人焦慮、患得患失,他者即地獄。

君子之交淡如水,過度依賴黏膩的關係,容易造成關係的緊張與壓迫,獨立並保持舒適的距離明鏡如心,看清自己也看清他人

[關於活著]

請用有趣的眼光接受所有的事物, 愉快地活著。不需要太努力,但也別太消極。

被生活與工作壓的喘不過氣,可是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何結果還是不如預期?一定是還不夠努力阿! 至於當初那既期待又興奮的心情,早已被深怕稍微一鬆懈就落後於他人的恐懼淹沒了。

不經意的被這句話治癒了,重新用有趣的眼光看待並接受所有的事物,放下時時刻刻握緊的拳頭,放下重擔也放下執著,別過於消極,但也可以不需要那麼努力的活著

[關於創傷]

創造的「創」字,與創傷的「創」、絆創膏的「創」字是同義的。 畢竟所謂的創造是先破壞再建造;是某個地方弄傷了,便將那裡修復吧。

創傷之餘大多數的人來說,每次憶起時總是隱隱作痛,抑或是不自覺得背負著傷口鎮日耿耿於懷。對我來說也是,青春期的我曾經很胖,費了番努力,好不容易瘦下來了,也透過自律來維持體態,但因快速瘦下來,在手臂、腹部與臀部等多處產生肥胖紋,不敢穿無袖的小可愛或是短版上衣。為此苦惱多年的我,試過多種方式想去除肥胖紋,但殘酷的是,肥胖紋一旦產生且變成白色紋路,是永遠也無法消除的,只能淡化。

某天爸爸知道了此事,跟我說,

那是你努力戰勝肥胖所留下的勳章,你應該以此為驕傲才對!」,從那之後,曾經因肥胖所留下來的醜陋疤痕被修復了,再也不是創傷,變成了破壞原本不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重構良好健康生活與飲食型態的最好證明

[關於成長]

當我們理所當然地不去思考時,自己就理所當然地不再成長。

在這個社群媒體短視頻充斥的年代,各種博眼球讓人分心的事物,太疲於面對,乾脆開啟大腦自動導航模式最省力,也懶得去學習新事物了。過度碎片化的資訊與FOMO(錯失恐懼症(英語: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讓我驚覺我好像很久沒有深度思考了,很難專注數個小時靜靜閱讀本書,思考逐漸僵固化,接受新事物的包容性與開放性變低,因為待在同溫層好舒服阿!

既然意識到,那就把干擾分心的事物減少吧! 只要一下班或周末,手機就自動開啟勿擾模式,社群媒體的通知也一併關掉,試行了近一年​,減輕了眼睛與心靈的負擔,也過濾了不必要的雜訊。把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專注於當下,適度地將時間留白來深度思考,好好閱讀、好好學習、好好寫作,做自己喜歡的事之餘也好好放鬆,並用開放的心態擁抱多元,理所當然的成長


無論是在世時或是離開時,你,以你喜歡的樣子就好。
內容總結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5
/5
77會員
17內容數
腳踩土地,凝視日常,覺察感受當下每一刻的脈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書籍心得】故事融入數學課的一些撇步 | TMaS | EP.2Teaching Mathematics as Storytelling EP.2 分享:故事進入數學課,怎麼執行?
Thumbnail
avatar
Dowios Lu
2023-11-28
【書籍心得】數學課可以用說故事來教嗎? | TMaS | EP.1Teaching Mathematics as Storytelling EP.1 分享:把故事拉進數學課堂,有什麼好處?
Thumbnail
avatar
Dowios Lu
2023-11-06
【閱讀摘要】一次讀十本書的串聯閱讀法(最終回)|專注力|思考的速度|編輯工學閱讀法|泛讀術|思維框架|多感官閱讀我請chat GPT幫我寫一個職場鬼故事的笑話,試了很多次,終於有一個稍微好笑的版本,跟大家分享一下,純娛樂啊~😁
Thumbnail
avatar
Tsuting Lin
2023-09-17
碎念集|長長的過年假期結束,緊接著國際書展,決定當一棵仙人掌或鯨魚的朋友如果充實得不用交代,如果空虛得報備連篇,哪個好?度過長長的春節連假,沒有特別安排去哪已經是慣常,附近走走,家樂福去了兩趟,最遠到林口三井,在一個冷天騎車去,當酷寒戰士。再來應該是去貓空走走賞花吃香腸。看完兩本書、兩部影集、四部電影,一些零碎的綜藝實境。
Thumbnail
avatar
指指
2023-02-08
居家美學家電 | BenQ WiT 螢幕閱讀檯燈 智能調光升級版 不只是燈飾還是藝術品,提供最舒適的照明為什麼要使用螢幕閱讀燈? 小時候父母怕我們看書燈光不足,都會特別買一盞檯燈供我們讀書使用 記憶中的那種老式檯燈,又白又亮,看久了其實滿刺眼的,還會變得有點畏光 長大後才發現,原來檯燈不只要亮,還要能照在書本上而不造成反光、刺眼 舒適的光線,才能保護眼睛,提升讀書意願(嗯?) 而現代人電腦更是家中必
Thumbnail
avatar
SISI人妻小日常
2022-09-15
書籍分享|零到一之間,有無限個數字 股癌的《灰階思考》「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的色階。」–p.235 而有如書名《灰階思考》,在閱讀此書時,我們應該卸下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因為「許多人都因這類深根柢固的偏見而拒絕了其他的可能性。」–p.31 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很有趣的一個分享,也帶出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適合我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你,反之亦然。 達克曲線
Thumbnail
avatar
維克絲
2022-05-25
【書籍推薦】像野生茶樹一樣,自然長成最優雅自在的樣子|野蠻生長讓自己的心像空氣流通的房間一樣,坦然接受世間的好壞,也勇敢提出對立的想法來挑戰現實。
Thumbnail
avatar
靖雅
2021-08-27
書籍的視覺藝術|我所鍾愛的3D折書——Book Art【多圖】總是寫書評,這次終於不了,而是把書折了。 愛書的人折書了😊
Thumbnail
avatar
Mary Ventura
2021-07-29
數位閱讀可能傷害民主自由?《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書籍分享隨著科技發展,人們越來越常在數位裝置上閱讀。然而,經由不同媒介閱讀,是否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甚至可能因為人們太大量、快速、分心、碎片化的數位閱讀習慣,而傷害民主制度?
Thumbnail
avatar
黃琪樺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