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高敏人,但仍然是一個共情能力偏高的人,這些年我一直很有意識跟自己的性格共處,或許也是因為我有這樣的天賦,才能成為一個做採訪的人。但近期我感受到過度開啟共感能力,其實是一件有點可怕的事,也容易影響到我的人際關係。
寫專訪的時候,我時常得在一些無意間的話語中找到隱藏的資訊,而且可能是說出話的本人也不見得會覺察的訊息,再將它們精心串聯成有邏輯的文章。或許是太常做這個練習,無意間讓我容易對一些身邊的人的話語和行為產生過度的解讀。
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高敏人,但仍然是一個共情能力偏高的人,這些年我一直很有意識跟自己的性格共處,或許也是因為我有這樣的天賦,才能成為一個做採訪的人。但近期我感受到過度開啟共感能力,其實是一件有點可怕的事,也容易影響到我的人際關係。
寫專訪的時候,我時常得在一些無意間的話語中找到隱藏的資訊,而且可能是說出話的本人也不見得會覺察的訊息,再將它們精心串聯成有邏輯的文章。或許是太常做這個練習,無意間讓我容易對一些身邊的人的話語和行為產生過度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