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監護宣告不是搶財產,是保護!
當一個人倒下,不是只有身體癱瘓,更可能是整個家庭的秩序跟著崩潰。
我們經常以為:「只要人還活著,一切就還有辦法協調。」但你想過嗎?
如果他已經無法思考、不能做決定、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那還能協調什麼?
這不是假設,而是許多人正在面對的真實處境。

意外狀況或是病變都是會讓一個家庭陷入須決策的情狀
🧠 你可能會誤會,監護是干預
其實剛好相反,監護制度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奪權,而是為了補位。
當你所愛的人失去認知能力,他的簽名、承諾、交易都可能成為無效或被利用的漏洞。 而你明明想保護他,卻會發現──你什麼也做不了。
⚖️ 對比一下:有做 vs 沒做,差很多
沒有聲請監護宣告:
- 銀行說帳戶不能動,財務卡關
- 有人上門推銷保單,結果竟然真的簽了!
- 親戚開始懷疑你是不是想掌控財產,氣氛緊張
有聲請監護宣告:
- 法院裁定合法監護人,所有醫療與財務處理都有明確代表
- 家族內部分工明確,不再亂象叢生
- 對外可合法拒絕不當請求,對內可依法照顧親人
這兩者的差別不只是程序,
而是:「你是否願意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成為真正的保護者。」
✅ 所以,請記住這句話:
當一個人無法自我保護,你不動作,風險就會行動。
而你只需要一份聲請書、一段勇氣、一次主動,就能讓法律站在你這邊。
📝 適用狀況:
如果你遇到以下情況,請儘早諮詢律師,考慮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
- 家人中風、昏迷、失智、重大精神疾病
- 已無法清楚溝通、處理財務與法律事務
- 擔心其人身安全與財產權益遭受損害
監護制度存在,不是為了告別,而是為了保護仍然活著的人,還有愛他們的你。
❓Q&A
Q1:什麼是監護宣告?真的有需要嗎?
👉 是法院裁定一個人喪失法律行為能力,由他人擔任法定代理人,協助對外的法律行為。當家人重病、失智、無判斷能力時,非常有需要。
Q2:我怕別人以為我在搶財產,這樣會不好看嗎?
👉 恰好相反,監護宣告是保護他的權益、不是搶奪權力。讓法律來處理責任分配,反而能避免爭產與誤會。
Q3:沒有聲請會怎樣?我照顧他不是一樣嗎?
👉 沒有監護資格,你在法律上沒有代理權,可能無法簽醫療同意書、動用帳戶、辦理保險或契約,甚至連拒絕詐騙都無效。
📚 關注《Yang Sir 楊助理》——你的法律思辨夥伴!⚖️✍️ 在這裡,我分享:
🧠 法律 × 思辨:用白話解構複雜法條,找到制度與現實的落差與縫隙。 📢 自媒體 × 實戰:從個案出發,示範如何用內容影響世界。 📖 書評 × 法律視角:從閱讀中挖掘實務啟示與觀點火花。 💡 工具 × 效率提升:不時引介提升處理法律問題的實用輔助工具。
🎯 如果你熱愛理性辯證、思考社會制度或單純想了解如何面對法律問題——歡迎一起同行!
📲 加入 《Yang Sir 楊助理》LINE 官方帳號,接收最新文章與觀點推播: 🔗 點擊這裡加入 https://line.me/R/ti/p/@800reiku
💬 和我聊聊,一起讓思辨成為日常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