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媳婦熬成婆?打破壓迫的世代輪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是否也聽過這句話:

「我以前這麼苦都忍過來了,你現在受這點苦算什麼?」

乍聽之下,像是過來人的勉勵。但仔細想想,這句話的背後,藏著什麼樣的價值觀?

它其實在傳遞一種訊息:苦難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忍耐是一種值得稱讚的美德,甚至,「受到壓迫」是可以被理解的。

得理不饒人,是層次低嗎?

當一個人手握道理、擁有權力,卻選擇壓制他人,多數人會直覺地認為這是「層次低」的表現。但若往深處探看,這樣的行為背後,常常潛藏著心理補償的需求:「我曾經被壓過,現在終於輪到我。」

這種現象並不少見。從職場、家庭到人際關係,那些曾經在體制下受苦的人,一旦翻身,往往會複製過去加諸在自己身上的角色

「我以前當媳婦受苦,現在當婆婆,終於可以掌控一切。」

這真的是成長嗎?還是只是一場角色的輪迴,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

臥薪嘗膽,只為等一個「甜美的果實」

很多人之所以願意忍耐,不是因為真的認命,而是因為相信:

「只要我撐得夠久,有一天,我也能翻身。」

這是一種「紅蘿蔔式」的許諾:只要你現在吞下委屈,總有一天會有回報。

只是,那個回報不是自由、不是尊嚴,而是你也可以去壓迫別人

聽起來殘酷,但在現實中,這正是許多人默默遵守的生存邏輯。

認同壓迫,是一種被迫的生存機制

當社會不給你公平的出路,該怎麼辦?

有些人選擇逃避,有些人奮力反抗,而更多的人,選擇認同壓迫、內化壓迫,甚至成為體制的一部分

「我以前這麼苦,你現在受一點也剛好。」

這句話看似苛刻,實際上是一種防衛機制。只要說服自己「當年的苦有價值」,那麼當年的痛就不算白受。

這不是單純的惡意,而是把自己從過往解放出來的一種方式。

正與邪模糊,只剩下實力與意志的角力

在這之中,「對錯」似乎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誰忍得住,誰撐得過,誰掌握話語權。善良與否、正義與否,都變成次要條件。

或許,這可以說成是一場壓迫文化的「適者生存」。

可是,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社會嗎?

終止壓迫輪迴的三個關鍵

如果我們不想再讓「媳婦熬成婆」這種故事繼續上演,就需要真正的系統性改變:

  1. 建立有尊嚴的制度
    不讓人靠壓榨他人來換取地位,而是提供每個人一條公平、安全的上升通道。
  2. 給情緒一個出口
    委屈不該變成報復,而是能夠被理解、被處理,成為轉化的力量。
  3. 重新定義「強者」
    真正的強大,不是你踩了多少人,而是你能終止這場踩踏。

結語:妳可以選擇不當婆婆

「媳婦熬成婆」的故事,我們聽了幾十年。它教會我們忍耐,卻也默默複製了壓迫。每一代都以為撐過去就會幸福,卻忘了問:

「那幸福的代價,是不是複製一場新的不幸?」

真正的驕傲,不在於你終於能壓過別人,而在於你選擇不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

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驕傲地對下一代說:

「我以前受過的苦,你不需要再受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醫的沙龍
2會員
57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知識分享平台! 我是一位執業超過10年的牙科醫師,目前擔任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的牙科主任。 在這裡,我將與您分享我的專業經驗與牙科知識,讓您更了解如何照顧自己的口腔健康。
藍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一篇收錄著人生中一些有意義的語句,值得細細品味與深思。
Thumbnail
2025/04/30
一篇收錄著人生中一些有意義的語句,值得細細品味與深思。
Thumbnail
2025/04/04
探討知識傳遞與學習的有效方法,並以蘇格拉底的產婆術、醫療領域的案例和「不刻意為之的精神」作說明,強調引導式學習的重要性,而非單向灌輸。
Thumbnail
2025/04/04
探討知識傳遞與學習的有效方法,並以蘇格拉底的產婆術、醫療領域的案例和「不刻意為之的精神」作說明,強調引導式學習的重要性,而非單向灌輸。
Thumbnail
2025/03/23
總是幫助別人可能會讓自己迷失。雖然幫助他人能帶來滿足,但如果忽略自我需求,可能會陷入困境。學會在幫助他人與照顧自己之間找到平衡,才能真正有效地支持他人,也能保持自己的健康與精力。
Thumbnail
2025/03/23
總是幫助別人可能會讓自己迷失。雖然幫助他人能帶來滿足,但如果忽略自我需求,可能會陷入困境。學會在幫助他人與照顧自己之間找到平衡,才能真正有效地支持他人,也能保持自己的健康與精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又-從頭看了一次 “ 不夠善良的我們 " 。 只是碰巧。 也很碰巧的剛好有婆媳的話題,現在聽到很多婆婆很是疼愛媳婦,卻..也還是有婆婆總是挑戰媳婦的。 還是那句老話~女人,為何總是為難女人。 為何結婚前是一個樣,結婚後又是一個樣。 不僅僅是男人這樣,女人...也這樣。 進門前,女
Thumbnail
又-從頭看了一次 “ 不夠善良的我們 " 。 只是碰巧。 也很碰巧的剛好有婆媳的話題,現在聽到很多婆婆很是疼愛媳婦,卻..也還是有婆婆總是挑戰媳婦的。 還是那句老話~女人,為何總是為難女人。 為何結婚前是一個樣,結婚後又是一個樣。 不僅僅是男人這樣,女人...也這樣。 進門前,女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最近看到ㄧ個影片,是一個很疼兒媳婦的婆婆和他兒子三人的日常。 影片是在說,因為兒媳婦失業,丈夫叫她去找工作,她卻覺得壞工作她看不上,好工作也不一定會要她,這讓她的婆婆及丈夫很不開心,但是還是什麼也沒說就去上班了,等到婆婆下班,抓兒媳婦與她一起做飯,兒媳婦當然說她不會,不過還是一起進了廚房,真正開始
Thumbnail
最近看到ㄧ個影片,是一個很疼兒媳婦的婆婆和他兒子三人的日常。 影片是在說,因為兒媳婦失業,丈夫叫她去找工作,她卻覺得壞工作她看不上,好工作也不一定會要她,這讓她的婆婆及丈夫很不開心,但是還是什麼也沒說就去上班了,等到婆婆下班,抓兒媳婦與她一起做飯,兒媳婦當然說她不會,不過還是一起進了廚房,真正開始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在現代社會對於傳統觀念的評判,以婚姻建立的新家庭作為例子,對於傳統與現代的抉擇提出思考。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在現代社會對於傳統觀念的評判,以婚姻建立的新家庭作為例子,對於傳統與現代的抉擇提出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