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頻率錯覺(Frequency Illusion):為什麼一注意,就到處都是?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 什麼是「頻率錯覺」?


頻率錯覺(Frequency Illusion),又稱 巴德梅因霍夫現象(Baader-Meinhof Phenomenon),指的是:


當你剛認識一個新概念或事物後,突然覺得它「無所不在」,似乎在生活中頻繁出現。

你並不是突然生活中充滿了那個東西,而是因為你的注意力改變了。


🔍 生活中的頻率錯覺例子

  • 🚗 剛換了一台 Toyota,突然發現路上全是 Toyota。
  • 🧠 聽到一個冷知識「海馬迴掌管記憶」,接下來一整週各種文章都在提到它。
  • 🎬 剛認識一位演員名字,接下來每部電影似乎都有他出現。
  • 👶 一個人一懷孕,馬上發現身邊好多孕婦。

這不是世界突然同步了,而是你的「注意力雷達」升級了。


🧠 背後的心理學原理

頻率錯覺的成因來自兩個認知機制:

1️⃣ 選擇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

你的大腦會對剛學會的事物提高警覺,開始主動「掃描」類似資訊。

2️⃣ 認知偏確認(Confirmation Bias)

我們傾向注意、記住符合新認知的資訊,忽略其他無關訊號。


這強化了「我真的常看到它」的感覺。



📦 與其他心理偏誤的關聯

  • 從眾效應:覺得大家都在談論這件事 → 可能只是你特別注意到。
  • 可得性偏誤:你越容易回想起某事,就誤以為它更常發生。
  • 錯誤歸因:以為自己與這個事物「有緣」,其實只是大腦的注意力陷阱。

⚠️ 頻率錯覺的影響

  • 過度解讀趨勢:以為某事正在流行或爆發,其實只是注意力集中。
  • 強化偏見與信仰:你相信的議題越看越多,導致「全世界都這樣想」的錯覺。
  • 不必要的焦慮:剛知道某疾病,結果到處都覺得有症狀。

如何應對頻率錯覺?

  • 提醒自己:「這是心理作用,不是世界變了」
  • 追蹤客觀數據:不要只靠個人經驗判斷頻率,要看統計數據。
  • 檢查自己的觀察樣本是否偏頗:是不是你只關注特定圈層、演算法推薦?

📌 結語:不是事物變多了,是你看見了

頻率錯覺是一種大腦「開了濾鏡」的現象,


它讓我們錯以為「世界也變了」, 但其實只是我們的認知調焦。


認識這種錯覺,能幫助我們更理性地看待資訊的出現與「流行感」,


也讓我們在做判斷時不被注意力牽著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awn心理
11會員
107內容數
Shawn心理的其他內容
2025/05/10
💡 什麼是「框架效果」? 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誤,指的是: 人們對同一訊息的判斷,會因為表達方式不同(正面 vs 負面),而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 簡單來說: 怎麼說,比說什麼更有影響力。 🧠 心理學背景 行為經濟學家 Daniel
2025/05/10
💡 什麼是「框架效果」? 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誤,指的是: 人們對同一訊息的判斷,會因為表達方式不同(正面 vs 負面),而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 簡單來說: 怎麼說,比說什麼更有影響力。 🧠 心理學背景 行為經濟學家 Daniel
2025/05/05
💡 什麼是「聚焦效果」? 聚焦效果(Focusing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誤,指的是: 當人們在做判斷或預測時,會過度關注一個明顯的因素,忽略其他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因素。 簡單說,就是: 我們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變數上,誤以為那就是全部的決定關鍵。 這會讓我們在做選擇、
2025/05/05
💡 什麼是「聚焦效果」? 聚焦效果(Focusing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誤,指的是: 當人們在做判斷或預測時,會過度關注一個明顯的因素,忽略其他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因素。 簡單說,就是: 我們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變數上,誤以為那就是全部的決定關鍵。 這會讓我們在做選擇、
2025/05/04
💡 什麼是「功能固著」? 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誤,指的是: 我們習慣將某個物品,視為只能完成「原本設計的用途」,而忽略它潛在的其他可能性。 這會讓人在解決問題時陷入思維僵化,看不見更具創造力或彈性的解法。 🧠 心理學背景
2025/05/04
💡 什麼是「功能固著」? 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誤,指的是: 我們習慣將某個物品,視為只能完成「原本設計的用途」,而忽略它潛在的其他可能性。 這會讓人在解決問題時陷入思維僵化,看不見更具創造力或彈性的解法。 🧠 心理學背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一種時空狀態叫作流轉。 文字被打出又backspace時,我的時空就在流轉了,或許在某個人的時空裡恰好與我有個錯身的交會,無論何種角度,於是有一面之緣。 人與人的相遇透過一種名為緣分的介質,彼此之間的距離總無時無刻不停變動。
Thumbnail
有一種時空狀態叫作流轉。 文字被打出又backspace時,我的時空就在流轉了,或許在某個人的時空裡恰好與我有個錯身的交會,無論何種角度,於是有一面之緣。 人與人的相遇透過一種名為緣分的介質,彼此之間的距離總無時無刻不停變動。
Thumbnail
奇妙與幻形的波頻,於宇宙中來回
Thumbnail
奇妙與幻形的波頻,於宇宙中來回
Thumbnail
共鳴和共情不一樣,共情是情緒和感受上的代入,而共鳴則不僅包含共情,還有理性的認同和思維的共振。 共鳴可說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從我的角度聊「共鳴」。以下內容是我個人主觀理解,絕非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共鳴」的本質及其對人的影響。
Thumbnail
共鳴和共情不一樣,共情是情緒和感受上的代入,而共鳴則不僅包含共情,還有理性的認同和思維的共振。 共鳴可說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從我的角度聊「共鳴」。以下內容是我個人主觀理解,絕非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共鳴」的本質及其對人的影響。
Thumbnail
好奇心推動人們不斷創新。 也許這些東西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當自己靜下來發現,它原本是不存在的,因為一些人的發想而出現在這裡。
Thumbnail
好奇心推動人們不斷創新。 也許這些東西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當自己靜下來發現,它原本是不存在的,因為一些人的發想而出現在這裡。
Thumbnail
你是否曾巧妙的體驗過「#共時性」( #Synchronicity )。 你最近思考的問題或煩惱的事情,在不經意的訊息中似乎有了方向或是提供了有趣的角度。或是跟朋友正在講A君八卦,A君居然就出現了!這是心理學家 #榮格 早在100年前就發現的現象。 如果你正在看這則訊息,應該也是共時性的安排…
Thumbnail
你是否曾巧妙的體驗過「#共時性」( #Synchronicity )。 你最近思考的問題或煩惱的事情,在不經意的訊息中似乎有了方向或是提供了有趣的角度。或是跟朋友正在講A君八卦,A君居然就出現了!這是心理學家 #榮格 早在100年前就發現的現象。 如果你正在看這則訊息,應該也是共時性的安排…
Thumbnail
在任何時候,什麼都沒發生,同時什麼都在發生。 英國《衛報》Peter Bradshaw
Thumbnail
在任何時候,什麼都沒發生,同時什麼都在發生。 英國《衛報》Peter Bradshaw
Thumbnail
  何謂建築現象學?何謂建築的意向性?建築如何被我們知覺?或者說,如何在知覺中意向建築的同一性?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先回答我們如何知覺自我的同一性?   以正立方體為例,同一個面相在不同的時間中呈現不同的輪廓。藉由輪廓,我們得到正立方體的「同一性」。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前一秒與下一秒的
Thumbnail
  何謂建築現象學?何謂建築的意向性?建築如何被我們知覺?或者說,如何在知覺中意向建築的同一性?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先回答我們如何知覺自我的同一性?   以正立方體為例,同一個面相在不同的時間中呈現不同的輪廓。藉由輪廓,我們得到正立方體的「同一性」。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前一秒與下一秒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