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有所執,方能有成
在正確的方向上持續堅持,就能放大成功機率
套句通俗用語,就是「搞懂遊戲規則(優勢),然後玩得比其他人好(比較)」
較為常人所忽略的優勢思維有二,未能體現者,多半庸碌一生:
1.認清自身人格特質
2.在1.的基礎上充分拓展
以個人為例,人格特質概分三個心眼:疑心、決心、狠心
疑人不用,用人需疑,甚至自己,都疑
人或許可信,但人性不可;儘管人類受群體意識制約,不具質疑與思辯的能耐將直接影響存續
多數成功經驗主張與人謀事,過度強調取信他人與建立形象的重要性
實際上,單純的信賴若無機制管控,無法重現成功
而機制,雖滿足了嚴謹,但總缺乏人情溫度
處事應當謹慎,切勿猶疑不決
世態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機會因此藏匿其中
每個人都自詡果決,然若無客觀的評價依據,何以見得!?
個人認為,可從行為的判別著手:
1.詢問對方如何確信自己果斷
2.再問其怎麼培養該能力,還是與生俱有
3.請對方舉實例證明所述,鉅細靡遺
4.觀察並解讀下意識舉措揭露的訊息
藉上述程序,通常可以辨識10%是假貨、50%是半調子、35%是可造之材、5%是貨真價實
不用說,看到這段文字的你(妳),應該自認為是那5%吧,請回顧步驟1.~4.(自以為是的60%)
事不會添亂,唯有人誤事
再加上制度/人為不公,就會產生惡性循環,團隊內捲
狠心,是理性的終極面貌,在金融業屢見不鮮
銀行總是晴天送傘、雨天收傘,對富人寬待、對窮人苛刻
因為它明白,創造贏面與價值的永遠是對的人,與正確的趨勢
「集中資源創造優勢,獲取超額報酬,再假借剩餘分配拉攏弱勢,以此形塑現今的政治資本主義」
倘覺社會不公、際遇坎坷,代表你不夠強到令他人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