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語言的透視鏡:在對話中看到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過了30之後,我逐漸變成一個很喜歡散步與獨處的人,

有時候下午出門散步,不小心就走了5-6個小時才回家變成了常態。

以前時常親友會問我或跟我說,自己一個人散步聽起來好孤獨啊!自己散步很無聊吧?獨處很無聊欸~諸如此類的。

當時聽到我也是很難以理解,因為這已經在我認知範圍之外了。


某天我突然想起,在我大學實習的時候,那時候我有位很酷的同事,他說他每天下班都從汐止走回土城,他說只要他那天不趕時間,回家也沒有要幹嘛,那麼他就會走路回家。

在我大學時,年少輕狂,一點也不喜歡散步,更別說什麼獨處了,當時聽到的時候,我脫口而出,很遠欸!走那麼久不無聊嗎?你吃飽太撐?

現在回想,因為當時的我,腦袋確實是個由小我主掌的無聊腦袋,想當然爾任何那種有機會讓自己的腦袋跟心靜下來的活動跟片刻,很快腦袋就會開始大喊好無聊啊~~


隨後我就發現,似乎當我們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在跟人交涉的對談過程中,

雖然我們看似是在回答對方或者對於對方跟你分享的訊息,甚至進一步給出評判,但其實仔細一聽,這整個過程是非常赤裸的,因為我們透漏的每一句話都在透露出-我是誰

每一句話都在透漏著自己的信念、想法、濾鏡等等,跟對方一點關係也沒有,完全就關乎自己,因為我們無法想像或回答出在我們認知以外的訊息。


在去年底我決定開始著手一步步實現我的旅居計畫,在出發前我先告知了我的幾個親友們,當時我同樣也觀察到很多相似的有趣現象。

我發現,光同一件事,你講給不同人聽,大家就會開始紛紛投射自己信念在該事件上,有些人會興奮地替你感到開心!甚至還因此激勵他們想要開始著手行動自己想做的事;

當然也有些人會開始投射自身恐懼,如果對於生存有一定恐懼的人,會開始投射出各式各樣的關於生存恐懼的信念,並說服你,他們是對的。

然而,每個人在他們的是世界裡,一定都是對的,因為每個人也只能看見他自己所相信的事,這是宇宙法則之一,你無法感知到不在你認知以外的振動頻率。

但我只想表達,如果你是不小心被投射的那方,那麼提醒自己,這只是對方的世界,他只是在分享他世界的視野,但你不一定要看,除非你很想體驗它。

而如果你是不小心投射給別人的那方,就例如說,有人跟你分享他要裸辭去環遊世界,你不小心脫口而出了一個連你自己聽了都討厭的話,常見的大概就是,也太危險吧!你會不會餓死啊?你會不會被抓去賣?被綁架?

這時候如果你發現你有類似的思維猛冒出,我覺得這會是個滿棒的機會點,因為這些信念都關乎"生存",生存議題關乎著海底輪阻塞,這時候就可以自身回來看看,會不會我仍舊存在著特定的生存恐懼?


另一個例子是,某天我的朋友A想透過我詢問朋友B的工作近況,我告訴對方,就我所知,朋友B沒有在工作,不過生活過得很充實,至少看在我眼裡,B一直都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有沒有實質經濟收入就先不討論了,但這也算是...工作的一種吧?

朋友A感到有些擔憂地說,可是....人怎麼可以不工作?不工作哪來的收入?他不工作好久了耶!他這樣不工作久了會被社會淘汰吧?等等等

當時我聽完覺得很有趣,我發現朋友A把他的自我恐懼投射在"不工作"的情境中,雖然我是不知道對方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恐懼。

身為一個旁觀者,我認為B是個很有才華的人,絕對是有本事不工作或者不工作也能有收入,至於社會如果要淘汰這樣出色的人,那麼這樣的社會或許也沒那麼值得待吧?

但A就不好說了,因為就我認識的A,他一直以來都從事一個自己感到厭惡並且取代性高的工作,過一天算一天,他認為自己沒有一技之長,但因為工作看似穩定,每天被無趣的工作影響了心靈,對生活也百無聊賴,更別說有動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了。

所以以這樣旁觀者的視角,雖然A看似是在評論B的處境,但其實A只是把自己對於自身恐懼與對於自我的看法說出來而已。


然後某天我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當時突然一個上帝視角把"我"抽出來,我才意識到自己正在講了一些我潛意識仍然深信的看法。

打到這邊發現....我有點忘記這篇要講什麼了,好像其實也沒啥重點,只是一個小小閒聊,哈哈哈

雖然許多人類看似還無法達到像外星人與高維度存有那樣用心電感應溝通,但其實很時常,你是可以透過對方的回答直接讀取到"他是誰",跟心電感應差不多的透明赤裸,

雖然我認為,所有的一切都建議用在自己身上,因為畢竟外在也只是內在的鏡射,所以當我們知道這是一個管道可以知道自己的潛意識都相信了些什麼,那麼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對症下藥,如果我不小心脫口而出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信念,那麼就可以直接往核心重點挖掘。


文章最後,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每個正在靈性道路上的夥伴們,也非常感謝你的耐心閱讀與專注力,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追蹤 ❤

祝福大家豐盛喜悅,擁有美好的一天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ntern Human 的沙龍
149會員
116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平台主要紀錄我致力於身心靈領域至今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分享我的洞見,將這些豐沛的思想轉化為文字創作。
Intern Huma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近十幾年來,由於科技發達,人們取得資訊也變得更加容易,我們不免就會讀到,今天哪個公眾人物又翻車了的事件等等,而往往藉由媒體的聳動標題與內容這樣的推波助瀾下,試圖引導輿論去到某個它們所期望發展的特定方向。雖然我認為,現今台灣的媒體大多偏向傳遞負面訊息多過於正面,不過這也不全然是媒體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5/06
近十幾年來,由於科技發達,人們取得資訊也變得更加容易,我們不免就會讀到,今天哪個公眾人物又翻車了的事件等等,而往往藉由媒體的聳動標題與內容這樣的推波助瀾下,試圖引導輿論去到某個它們所期望發展的特定方向。雖然我認為,現今台灣的媒體大多偏向傳遞負面訊息多過於正面,不過這也不全然是媒體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3/31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堂財務課中聽到一位老師分享的觀點,當時老師在課堂上是這麼說的:「祝福所有你樂於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人事物。」雖然當時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分享關於錢財,他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很羨慕一個人的經濟狀態,例如對方可能坐擁豪宅、豪車等等,不論對方是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經濟處境,你認同與否都祝福對方。
Thumbnail
2025/03/31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堂財務課中聽到一位老師分享的觀點,當時老師在課堂上是這麼說的:「祝福所有你樂於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人事物。」雖然當時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分享關於錢財,他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很羨慕一個人的經濟狀態,例如對方可能坐擁豪宅、豪車等等,不論對方是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經濟處境,你認同與否都祝福對方。
Thumbnail
2025/03/21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短片,關於一位老奶奶分享自己活了95歲的生命洞見。 當靈性自我探索來到一個階段,或許你也會漸漸感知到每個人就如同一顆鑽石的其中一面切面,看似是分離的,但以遠觀視角來看,仍舊是同一顆鑽石。
Thumbnail
2025/03/21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短片,關於一位老奶奶分享自己活了95歲的生命洞見。 當靈性自我探索來到一個階段,或許你也會漸漸感知到每個人就如同一顆鑽石的其中一面切面,看似是分離的,但以遠觀視角來看,仍舊是同一顆鑽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用別人願意傾聽的方式來溝通;用別人願意和你溝通的方式來傾聽。 這個月的學習是好好善用溝通的力量,以前的我喜歡獨來獨往,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獨立解決,若有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因為身邊的人也習慣都讓我安排,例如一同出遊這種事,只要我願意當導遊,朋友們也樂得輕鬆,所以這麼久以來,我頂多吃過付出太多的苦
Thumbnail
用別人願意傾聽的方式來溝通;用別人願意和你溝通的方式來傾聽。 這個月的學習是好好善用溝通的力量,以前的我喜歡獨來獨往,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獨立解決,若有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因為身邊的人也習慣都讓我安排,例如一同出遊這種事,只要我願意當導遊,朋友們也樂得輕鬆,所以這麼久以來,我頂多吃過付出太多的苦
Thumbnail
在爸爸離開後,我有覺察自己也有點轉變 除了心態、思想、性格等 還有重新好好整頓了交際圈‼️ 有時,也挺享受一個人的時候 可以好好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 😊 慢慢的自己也很清楚的意識到 在經歷一些事情的波折時 免不了會有難以言喻的孤獨感 而要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好好 做
Thumbnail
在爸爸離開後,我有覺察自己也有點轉變 除了心態、思想、性格等 還有重新好好整頓了交際圈‼️ 有時,也挺享受一個人的時候 可以好好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 😊 慢慢的自己也很清楚的意識到 在經歷一些事情的波折時 免不了會有難以言喻的孤獨感 而要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好好 做
Thumbnail
自我孤立是一種保護,但還要進化到自我獨立。
Thumbnail
自我孤立是一種保護,但還要進化到自我獨立。
Thumbnail
獨遊不是享受孤獨,只是喜歡自由自在和行程上獨立自主,還有靜靜跟自己內心相處的時光。了解自己能力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後,慢慢就能放鬆心情並盡情享受旅程。
Thumbnail
獨遊不是享受孤獨,只是喜歡自由自在和行程上獨立自主,還有靜靜跟自己內心相處的時光。了解自己能力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後,慢慢就能放鬆心情並盡情享受旅程。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