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自由?這是最大誤會!
在我還沒創業前,我總覺得:「只要有好點子+願意努力,就能擁有自己的人生。」
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店,是我從學生時期就一直憧憬的夢想。我以為創業後,我可以不再看老闆臉色、不用朝九晚五、想請假就請假、收入還可能翻倍。
但當我真的成為老闆後,才發現這些想像都是泡泡,現實從來不長這樣。🔥 開店自由?其實你比誰都不自由
創業前:覺得時間可以自己掌握
創業後:你得在所有人都休息時工作
以我經營的早餐店為例,凌晨 4:30 起床備料、5:30 準備開店、6:30~11:00 忙翻天,收店後還有進貨、備料、結帳、社群經營、處理庫存問題。等你真的躺上床,可能已經晚上 10 點。
重點是: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是「每天」。
所以當朋友約你聚會、旅遊,基本上你都只能說:「我開店,沒辦法。」
🧨 當老闆賺比較多?你可能月薪不到基本工資
創業初期我最大錯誤,就是以為「客人越多=我賺越多」。
事實上,利潤被房租、水電、食材、人力成本吃掉,真的進口袋的錢不多。
我第一個月營業額 10 萬元,結果利潤不到 1 萬。
而那一個月,我每天工時高達 14 小時,週休 0 日。
換算時薪,我比打工仔還低。
💥 不會行銷=沒人知道你存在
剛開店時我把重心都放在產品:要用好食材、要環保餐具、要設計美美的菜單。
但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事:你要讓別人知道你的存在。
我花了太多時間打磨內部,卻沒有對外曝光,導致每天坐等客人上門,結果當然是「空店」。
後來我才學會用 IG、蝦皮開箱文、Google 商家優化,才慢慢把品牌做起來。
創業不是開店而已,而是 你要讓「市場」看到你。
💡 當你以為堅持就會成功,現實可能逼你放棄
撐過第一季的低潮後,我以為會越來越好。
但真正的考驗,是當你撐了半年還沒回本,朋友開始勸你放棄,甚至父母說「早就跟你講不要開店」。
那時候你會開始懷疑:「是不是我真的不適合?是不是該放棄?」
我曾三度想頂讓,把店面賣掉。但每次站在門口,看著那塊我親手設計的招牌、還有那幾位每天來報到的熟客,我都說服自己:再撐看看。
創業,從來不是意志力比賽,而是你能不能在失敗裡找到調整方式。
💬 創業不是夢想,是現實的修煉場
很多人說創業是追夢,但我覺得更準確的是:創業是進入現實後,還願意相信夢的勇氣。
如果你也正在創業,或是還在觀望,希望這篇文章讓你少走一點彎路。
別因為別人看不到你的努力,就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堅持下去,改變方法,回到初衷。
有一天,你會感謝那個沒放棄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