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個人,都是對的:當你願意了解故事,一切都能被理解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
你曾經氣憤地看著某個人,心裡想著:「他怎麼可以這麼自私?」
或是在新聞上看見某些行為,直覺地評斷:「太荒謬、太壞、太笨了吧。」
但有一天,你不再急著下定論,而是靜靜坐下來,聽那個人講完自己的故事。
你突然懂了。不是因為他做得沒錯,而是因為他那樣做——有他的理由。
🌿 當「對」不再是絕對正義,而是相對經驗
我們常說「對」或「錯」,彷彿有一把萬能的尺,可以精確衡量世界上的一切行為。
但世界從來就不是那麼簡單。
對於飢餓的人來說,偷一個麵包,是錯還是對? 對於忍辱負重一輩子的老人來說,罵兩句話,是罪還是出口氣?
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的人生背景不同。
所謂的「對」,不過是他在當下能夠做出的最合適的選擇。
我們只是站在不同的時空,看到不同的片段, 就像瞥見一本小說的某一頁,卻妄下全書的結論。
👁️🗨️ 真正的理解,不是認同,是看見背後的痛與需求
當你試著去理解一個人的故事,你會發現:
- 他不是冷漠,而是長年壓抑情緒到麻木。
- 她不是公主病,而是從小被忽略,學會用誇張來求關注。
- 他不是壞,而是不知道還有更好的選擇。
所有你曾經討厭的人,都在用他們的方式,撐過難以承受的過去。
你不需要原諒,不需要接受,
你只需要靜靜地點頭:「我懂了,你這樣,是有原因的。」
🌀 「每個人都是對的」,不是放縱,而是一種慈悲的理解力
這句話不代表世界沒有是非、沒有底線。
它只是提醒我們:
「在判斷之前,請先看見人;在責備之前,請先聽見故事。」
你會發現,越了解人性,你就越難隨便批評。
你不會變得軟弱,反而更堅定。 因為你知道了,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藏著一段未被聽見的傷痕。
✨ 結語:人生沒有壞人,只有不被理解的靈魂
我們活在一個分裂的世界:左派與右派、清醒與愚昧、自由與傳統。
但如果我們都願意停下腳步,多問一句:
「你經歷了什麼,才會這樣想?」
那麼,也許我們會發現:
原來,所有的對與錯,只是各自不同的出發點。
原來,每一個人,都是對的,只是他們的「對」,不是你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