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是用來幫助自己,而不是成為另一種負擔」最近這個稍微抽象的想法,偶爾會在生活中冒出來。
我想到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關於在 Vocus 上發佈文章時的體驗。我自己覺得,每次在發文的時候,都有種莫名的阻力,覺得發佈前還要做很多事情的那種煩躁感。而仔細一想的話,其實是在發佈之前,要填寫的那些設定在搞鬼。
我寫文章的時候,就已經思考得很累了,而我按下準備發佈以後,還要花更多的腦力思考這篇文章的類型是什麼、關鍵字是什麼,真的是很煩躁。我有一個很不錯也很麻煩的習慣,就是當我看到東西,就會忍不住想要優化它。而當我想不出最佳解答是什麼的時候,就會卡在那邊。
然而,仔細想想,像是文章的分類啊、關鍵字啊,當初這些東西被設計出來的本意,應該是要提高曝光率,讓更多人能夠看見我的文章。而這些本該是要幫助我的東西,現在卻成了我的阻礙,不是滿奇怪的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兩種解決方法。第一個方法,就是不要那麼執著於優化它。如果當下的我真的只是想趕快完成發佈,沒那麼在意曝光率,那麼我就隨便填一填,趕快把文章發出去就好了。反正之後也可以再改這些東西。
第二種方法,就是把「填寫設定」這件事也視為一個會占用時間的工作。我覺得我之所以會覺得發佈文章很煩躁,就是因為我小看了「填寫設定」這件事的份量。在我的腦袋中,我原本預期它只是一件花個幾秒就能決定的小事,它實際上卻花了我三分鐘,那麼它就會偷偷的耗損掉我的腦力資源,做起事來就沒那麼順暢。然而,如果我能夠意識到,它就是會佔去那麼多的時間,並且好好的分配時間給這份工作,我覺得我就能更加的掌握到工作的整體狀況。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 AI 的使用。
我最近還滿常使用ChatGPT的,有時候想找一些很具體的資訊、但是卻很難用關鍵字描述給Google聽的時候,我就會找ChatGPT。
不過,我要再說一次,我就是那種只要看到東西、就會忍不住想要優化它的人。
有用過 ChatGPT 的人就會知道,你只要和 ChatGPT 開啟一段新的對話,它就會很貼心的幫你把紀錄留下來,整理成一個歷史紀錄。所以,如果很常找資料、一直開新的對話,旁邊就會有一整排的紀錄。
我每一次看到那排歷史紀錄,就會覺得很不舒服。
我會開始思考:有沒有方法能夠系統性的解決這個問題?我是不是要定期刪除一些紀錄,才不會愈堆愈多?這樣的話,哪些紀錄比較重要、需要留下來?哪些可以刪掉?還是說,我不用每一次都開一個新的聊天內容,可以從舊的對話裡面繼續聊天?但是一直延續舊的對話會不會不太好?要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要開心的對話?還是我可以把常用的 prompt 寫在其他地方,重複利用?
好的,我知道,這些問題都是很不錯的問題。但是,我的腦袋,真的拜託,你先冷靜一下,你一開始想用 AI,不就是為了要把一些不重要的雜事外包出去,然後減輕自己的負擔嗎?那你現在又花一堆時間思考這些問題,不是又讓自己更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