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第十一章揭開了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高潮段落。從榮耀進城、潔淨聖殿,到無花果樹的枯乾與信心的教導,本章鋪陳出一條屬靈甦醒與對齊神心意的道路,對門徒而言,是呼召、是警戒,也是信心的操練。
一、榮耀與誤解:進城中的王(可11:1–11)
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應驗了撒迦利亞的預言(亞9:9)。眾人歡呼「和散那」,以棕枝鋪道迎接彌賽亞。然而,他們所期待的,是一位政治性的拯救者,而非背十架的救主。這一幕不僅彰顯耶穌的王權,也映照人心對神旨意的誤解。屬靈的眼睛若不被開啟,即使見到榮耀,也無法認出真王。二、潔淨與審判:聖殿中的怒火(可11:15–19)
耶穌進入聖殿,看見買賣與混亂,便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斥責他們將禱告的殿變為賊窩。這不是一時的情緒爆發,而是對整個宗教體系的審判。屬靈的敬虔若失去內在真誠,只剩儀式與利益的交換,就必被主潔淨。對門徒而言,這是一個深刻的提醒:我們的敬拜是否仍以神為中心,還是早已偏離?
三、信心與權柄:無花果樹的啟示(可11:12–14, 20–26)
無花果樹葉茂卻無果,象徵外表敬虔卻無屬靈實質的生命。耶穌咒詛它,第二日果然枯乾,引出祂對門徒的教導:「你們若信…所祈求的,就必得著。」(可11:24)信心不是樂觀的期待,而是堅定信靠神話語與權柄的回應。真正的門徒生命,應當結出合神心意的果子,並憑信心與禱告活出神國的權能。
四、權柄與回應:質問中的洞察(可11:27–33)
宗教領袖質問耶穌行事的權柄,耶穌反問約翰的洗禮是否出於神,令他們啞口無言。這不僅是智慧的回應,更揭露人若不願面對真理,就無法辨認神所設立的權柄。門徒當學習分辨屬靈權柄的來源,也當警醒自己是否存著柔軟的心,隨時準備順服神的帶領。
門徒的屬靈對齊
《馬可福音》第十一章,是門徒操練信心與認識主心意的關鍵篇章。耶穌的行動打破人對宗教的表象依賴,呼召人回到信心與真敬拜的根基上。今天的信徒,若願跟隨主的腳蹤,就當省察自己的信仰是否只停留在外表,是否在聖殿中仍存買賣的心,是否對神的權柄存敬畏與順服。
主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祂的國不在喧鬧歡呼中建立,而是在結實與信心中顯明。願我們像那真正結實的樹,常存敬虔與警醒,預備好迎接那榮耀君王的再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