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政府公單位的新創事業獎申請計劃將於五月底截止收件,故近期尋求諮詢服務的業者就仿似過江之鯽般地接踵而來。
約略在此簡述一下這二天針對此「互動交流」的感觸點滴。
在五位諮詢者裡有三位是擁有碩士高學歷的創業者,另一則是「看起來」年紀是「大姐級」的業者,剩餘一位則是高中畢的中年人……。前四位以「勤記重點筆記」的態度在互動著,最後那位則是從開始至離去,以全未動過「筆」的「高度記憶法」(個人拙見)一直迴盪在交流中直至隱沒。
波蘭著名鋼琴家帕德列夫斯基,有一次接受雜誌訪問,談及他的成功之道。他說:「我認為不斷練習,才能夠精益求精,熟能生巧。」記者說:「以你大師級的水平,照道理未必要每天練習吧!」鋼琴家說:「假如我不練琴一天,自己會發覺分別所在;假如我不練琴兩天,樂評人便會發覺分別所在;假若我不練琴三天,連聽眾都發覺分別所在,到那時才急忙補救,就實在太遲了。因此我堅持每天都練習。」…….。
猶記在學期間,老師們都會以「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的訓示來教育我們,學習必要此「五到」來換取知識的成就(長)。但看看上述五位,在「諮詢目的」都一樣的情況下,為何仍會有「不一樣」的「就學態度」?當態度不一樣時,學習成果會一樣嗎?
「要怎麼收獲定先怎麼栽」。「種啥因得啥果」。大家都知道這二種論述,但真能「吸納整合」者又有幾多?
成功是屬於少數人(5%)專有的權利。假使你已習慣在那95%中載浮載沈,那麼怎麼可能不需任何「改變」而竄入那5%內?!(即便你曾和成功併肩齊走過,但那個名稱就只是「瞬間短暫成功」的一個名字吧)。
現在,你要「改變」抑或是「不變」你的現在?!
無論如何,請先一定要記住~《一念一動,一動一因,一因一果》的市場存在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