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 04】給親密的你,別再把任性當理所當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當關係越親近,語氣卻越傷人?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行為呢?

在外面對陌生人、不熟悉的人、剛見面的人,講話都客客氣氣的,
但一回到家,對家人、親友,卻容易變得煩躁、沒耐心,甚至口氣也沒很好!
明明沒有討厭他們,但就是沒來由的,很多情緒會爆發出來。

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1. 為什麼對最親近的人,反而最容易發火?

阿美下班回家,身心疲憊地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滑手機,
這時,媽媽問她:「要不要先吃飯?」

她立刻不耐煩的回應:「沒看到我在滑手機嗎?每天都在問一樣的問題。煩不煩阿妳!」

媽媽沉默一下,低聲說:「我只是希望妳趁熱吃。」

這樣的場景,其實不少見,這是一種典型的「投射效應」表現

我們會不自覺的把疲憊、壓力與情緒,投射到自己認為安全的人身上,因為我們潛意識裡知道:「媽媽不會因此跟我絕交、不會開除我、不會報復我。」 所以就選擇在這裡發洩比較安全。

這樣的行為,短期可能可以釋放情緒,
但如果變成習慣,慢慢會讓身邊「最親的人」成為「最容易受到傷害的人」



2. 熟悉感,正在一點一滴消耗掉尊重

小智一直覺得女友很愛對他碎碎念:「隨手關燈、節約用水、上廁所要記得掀馬桶坐墊...」
每天都在講一樣的事。

有次朋友來家裡作客,女友反而沒有再像平常這樣囉唆,

朋友走後,小智就問女友:「妳怎麼突然變那麼客氣?反常喔!」

我們都會習慣性對外人「給予禮貌與尊重」, 卻在熟悉的人面前,把標準拉的一低再低,往往因看不慣而碎念。

其實,這是一種「親密倦怠造成的失禮」

越親近,越不會太在意語氣;
但,面對不熟的朋友時,會特別注意用詞、語氣、態度。

不是因為不在乎,而是我們「太熟悉彼此」,才忘了保留對方的尊嚴與感受。



3. 我們習慣了身邊人的好,卻忘了珍惜

小慧的姊姊結婚七年,姊夫總是默默接送姊姊上下班、煮飯、甚至幫她按摩。

小慧一直很羨慕姊姊的幸福日常,有次聊天時跟姊姊說:「姊夫真的好貼心喔!」

結果,姊姊卻回說:「還好吧!我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一直都是這樣,也習慣了…」

一個人長期對我們好,我們的感知力會逐漸遲鈍
把所有行為都當成理所當然一樣,忘了去回應那份溫柔。

有時候相處久了,我們可以刻意彼此保持點距離,留給對方足夠的空間與時間,透過短暫的疏離,覺查到——
雙方彼此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卻都沒有發覺,沒有去好好珍惜這一切



總結:用待客之道,溫柔以待熟悉的人

親近的人不是用來發洩情緒的垃圾桶,
不是你可以理所當然對他沒耐心、發火、說話中傷的理由。
要維護長久的關係,是把「愛」和「禮貌」一起放進生活裡。

最熟悉的家人,更需要我們像接待來店(回家)的客人一樣,保有那份體諒尊重

所謂親密關係,不是理所當然,更不是可以無限任性的藉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6/22
非常認同!👍🏻👍🏻👍🏻🥰一切都源自於理所當然👍🏻👍🏻👍🏻🥰 只要看懂生命裡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甚至每一件「小」事,都是可以被賦予深刻的意義時,人就會珍惜每一秒遇見和經歷的每一個人、事、物!🥰🥰🥰🍀🍀🍀 謝謝夜明真誠的分享和提醒!我們大家都很需要!👍🏻👍🏻👍🏻🥰祝福夜明🥰🥰🥰🍀🍀🍀
avatar-img
現實之外 · 故事之中
26會員
74內容數
夜深了,你還醒著嗎? 這裡沒有喧囂,只有一些字句,想陪你走過那些無人知曉的時刻。 如果這裡能給你一點點勇氣、一點點溫暖, 那就好像天快亮了,風也變柔了。 願這裡的文字,成為你夜晚的光,也成為你明天的方向。
2025/05/30
我們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幸福,其實很可能只是看見了他們努力撐住的那一面。社群時代讓我們不自覺地拿自己的低潮去對比他人的高光時刻,忘了每段關係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與掙扎。幸福,從來不是比較出來的,而是由自己定義與感受的。當你停止仰望他人的生活,才有餘裕好好經營自己的日常,發現平凡裡也藏著珍貴的溫柔與安心。
2025/05/30
我們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幸福,其實很可能只是看見了他們努力撐住的那一面。社群時代讓我們不自覺地拿自己的低潮去對比他人的高光時刻,忘了每段關係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與掙扎。幸福,從來不是比較出來的,而是由自己定義與感受的。當你停止仰望他人的生活,才有餘裕好好經營自己的日常,發現平凡裡也藏著珍貴的溫柔與安心。
2025/05/27
當我們一味努力迎合、討好,只為維繫一段關係時,往往會在過程中漸漸迷失自己。 關係中最動人的模樣,不是完美討好,而是學會坦然做自己。你值得被理解,而不是被消耗。
2025/05/27
當我們一味努力迎合、討好,只為維繫一段關係時,往往會在過程中漸漸迷失自己。 關係中最動人的模樣,不是完美討好,而是學會坦然做自己。你值得被理解,而不是被消耗。
2025/05/15
當對方情緒低落時,真正的幫助並非急於給予建議或解決方案,而是提供溫柔的陪伴。傾聽、尊重對方、給予適當的空間和節奏,遠比強迫對方振作更有效。穩定的關係中,情緒失控、自我懷疑等情況難免發生,此時陪伴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被珍惜,即使在低潮時也不孤單。
2025/05/15
當對方情緒低落時,真正的幫助並非急於給予建議或解決方案,而是提供溫柔的陪伴。傾聽、尊重對方、給予適當的空間和節奏,遠比強迫對方振作更有效。穩定的關係中,情緒失控、自我懷疑等情況難免發生,此時陪伴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被珍惜,即使在低潮時也不孤單。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愛情相處不易,但只要雙方願意包容、理解、用心經營,相處也可以變得更加美好。牽絆、初衷、減法、相處時間與模式是影響感情維持的重要元素。讓愛情成為彼此生活更美好的認知。
Thumbnail
愛情相處不易,但只要雙方願意包容、理解、用心經營,相處也可以變得更加美好。牽絆、初衷、減法、相處時間與模式是影響感情維持的重要元素。讓愛情成為彼此生活更美好的認知。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從陌生到熟悉,從拘謹到隨意。摯友與戀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的階段有好大一部分重合。新的關係階段有時會讓人感到困惑,但摯友和戀人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將兩者更好地融入生活,人們需要面對不同的狀況並謹防刺傷彼此。最終,愛情和友情都要建築在相互理解和疼愛的基礎上。
Thumbnail
從陌生到熟悉,從拘謹到隨意。摯友與戀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的階段有好大一部分重合。新的關係階段有時會讓人感到困惑,但摯友和戀人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將兩者更好地融入生活,人們需要面對不同的狀況並謹防刺傷彼此。最終,愛情和友情都要建築在相互理解和疼愛的基礎上。
Thumbnail
看到了一些話~覺得不錯 『有愛就包容,沒有愛就互相折磨』 即使再相愛的兩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對方心裡的想法;不用等到結婚,只要彼此的生活越來越緊密的交集,就有可能產生摩擦。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珍惜對方並為對方著想,就算吵再兇,都會成為能帶來正面效果的溝通;如果只是自私的想到自己,就算一時和好,充
Thumbnail
看到了一些話~覺得不錯 『有愛就包容,沒有愛就互相折磨』 即使再相愛的兩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對方心裡的想法;不用等到結婚,只要彼此的生活越來越緊密的交集,就有可能產生摩擦。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珍惜對方並為對方著想,就算吵再兇,都會成為能帶來正面效果的溝通;如果只是自私的想到自己,就算一時和好,充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