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剝奪繼承權(特留分):兒子重大不孝,遺產可以不給他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AI生成圖

AI生成圖


文/喬正一

 一、案例事實 

若家中有兄弟姊妹,長年對父母不聞不問,卻在長輩過世後立刻要求「家產應該一人一半吧」,這樣的情況難免讓人感到不平,也會引發疑問:這樣的人,真的還有資格繼承遺產嗎?

這是一個真實案例,但有稍微改編。大哥從小深受父親疼愛,成績優異,家中全力支持他出國留學,最終順利取得美國知名大學博士學位。然而,取得學位後,他長年定居海外,回台次數屈指可數。每次回來也僅是短暫吃頓飯便離開,家中大小事全由小妹與父母處理。 

 十多年來,大哥幾乎未曾打電話關心父母。直到父親罹患癌症,小妹聯絡他,希望他能回來陪伴父親走完最後一程,但他以實驗室工作繁忙為由推辭。直到父親病危,他才匆匆回國,但此時父親已無法言語。父親喪事剛結束,大哥便要求遺產「兄妹平分」,讓小妹與母親十分憤怒。母親更表示願意出庭作證,說明大哥多年來未曾盡過照顧之責,認為他不應分得任何遺產。

二、爭點 

1、父親是否曾立下遺囑?若無遺囑,該如何處理? 

2、什麼是特留分?能否將遺產全數留給某一人?

3、父親生前是否明確表示過不讓大哥繼承遺產?

三、法律解析 

(一)根據《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規定,若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有重大侮辱或虐待,而被繼承人曾明確表示不得繼承,即可依法剝奪該繼承人的權利。所謂「明確表示」,不一定要寫在遺囑中,只要有證人能證明被繼承人曾表達過此意,便具有法律效力。 

(二)什麼是「特留分」?能否將遺產全數留給某一人? 

1、根據《民法》第1187條規定,遺囑分配遺產時雖有自由,但不得違反「特留分」的規定。「特留分」是法律為法定繼承人保留的一部分遺產,即使再怎麼想將遺產全數留給某人,也無法完全排除其他法定繼承人。 

2、以本案為例,假設父親過世,法定繼承人為母親與兩名子女,遺產應平均分配為三分,每人可得三分之一。倘若父親的遺產總額為三百萬元,每人依法可分得一百萬元。然而,假設父親生前曾立下遺囑將全部遺產指定留給母親與女兒,這樣做並不合法。因為根據《民法》第1223條規定,配偶與子女的特留分為原繼承應得份額的一半,亦即每人至少可保有五十萬元的特留分。 

3、若家庭成員更多,或涉及單親、隔代繼承等情況,特留分比例會有所不同,但原則不變,即特留分為原應繼承額的一半。

四、重點回顧 

(一)要真正剝奪繼承權,需符合以下兩項要件: 

1、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構成重大侮辱或虐待。例如長期不聯絡、不探視、不關心,甚至在重病期間也未現身,對高齡父母而言,這是極大的精神折磨,亦可構成法律上的精神虐待。 

2、被繼承人曾明確表示不讓該繼承人繼承。若生前多次向親友抱怨,表達失望與憤怒,且有證人可出庭作證,即使沒有遺囑,也有可能成立剝奪條件

(二)若能證明上述事實,家中可向法院提起「確認繼承權不存在之訴」,要求法院認定該名繼承人已喪失繼承資格。一旦繼承權不存在,自然也無從主張特留分。畢竟特留分是專屬於「合法繼承人」的保障,一旦喪失資格,這份保障也就不復存在。

(三)不過,要提醒一點。證人畢竟是人,有時可能不願出庭。許多親戚面對家務糾紛時,常會婉拒說:「這是你們家的事,我不方便插手。」因此,若長輩仍在世,最穩妥的做法,就是盡早立下一份清楚的遺囑。因為物證比人證更可靠,也較容易為法院所採信。


五、結論:

很多華人的家庭囿於「大孝顯尊親」的封建觀念,自己辛苦養大的博士兒子竟然最不孝,家裡的錢應該留給媽媽養老,當年送大哥出國早已花光積蓄,再來分財產實在天理不容。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即使一個人有再高的學歷、再亮眼的經歷,若對家人冷漠無情,最終仍可能被法律排除在遺產之外,而往往最孝順與陪伴自己的卻很可能是當初最不重視的那一個孩子。繼承是權利,不是義務。如果連最基本的家庭責任都不願承擔,那麼這份權利,也確實有可能被法律給剝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e Chiao的沙龍
7會員
383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Joe Ch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30
有一位政壇名人,因涉及掏空案而官司纏身。他與妻子密謀了一場「假離婚」,他跟妻子說,我們表面上離婚,實則仍是夫妻,好讓妻子的財產可以避開司法的追討。妻子天真地相信丈夫,因她只想保住家庭與資產。可結果,萬萬沒想到,幾年之後,名人的官司風波平息,卻另娶了年輕的新歡,她淪為這場局中的犧牲者。
Thumbnail
2025/05/30
有一位政壇名人,因涉及掏空案而官司纏身。他與妻子密謀了一場「假離婚」,他跟妻子說,我們表面上離婚,實則仍是夫妻,好讓妻子的財產可以避開司法的追討。妻子天真地相信丈夫,因她只想保住家庭與資產。可結果,萬萬沒想到,幾年之後,名人的官司風波平息,卻另娶了年輕的新歡,她淪為這場局中的犧牲者。
Thumbnail
2025/05/27
2025年5月11日聯合新聞網一則社會司法新聞報導,某婦人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其兩位兄長於母親過世前,安排製作一份公證遺囑,將總值約五億元的遺產(共計10531坪土地)全數指定給兩位兒子繼承,自己未分得分毫。女兒揪出母親「不識字」是場騙局。
Thumbnail
2025/05/27
2025年5月11日聯合新聞網一則社會司法新聞報導,某婦人向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其兩位兄長於母親過世前,安排製作一份公證遺囑,將總值約五億元的遺產(共計10531坪土地)全數指定給兩位兒子繼承,自己未分得分毫。女兒揪出母親「不識字」是場騙局。
Thumbnail
2025/05/25
2025年5月25日中央社及諸多網路媒體報導一則令人深感遺憾且不寒而慄的高雄社會新聞。一名43歲的男子與66歲的母親同住,他在某晚報案說母親「因病過世」。警方趕到場檢視之後,沒有發現打鬥痕跡,只見死者倒臥在浴室的門口,臉部朝下,也沒明顯外傷,看起來像是自然死亡,但檢察官相驗後,發現背後恐怕另有真相。
Thumbnail
2025/05/25
2025年5月25日中央社及諸多網路媒體報導一則令人深感遺憾且不寒而慄的高雄社會新聞。一名43歲的男子與66歲的母親同住,他在某晚報案說母親「因病過世」。警方趕到場檢視之後,沒有發現打鬥痕跡,只見死者倒臥在浴室的門口,臉部朝下,也沒明顯外傷,看起來像是自然死亡,但檢察官相驗後,發現背後恐怕另有真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優妮,這次要來分享2個「身後事」主題,第一個是被繼承人能否拋棄負擔喪葬費用。 【關鍵字】 拋棄繼承、喪葬費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 Q被繼承人留有之遺產不足以支付喪葬費用,繼承人拋棄繼承,是否就無須負擔被繼承人的喪葬費用? 按民法第1150條規定:「關於遺產管理、分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優妮,這次要來分享2個「身後事」主題,第一個是被繼承人能否拋棄負擔喪葬費用。 【關鍵字】 拋棄繼承、喪葬費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 Q被繼承人留有之遺產不足以支付喪葬費用,繼承人拋棄繼承,是否就無須負擔被繼承人的喪葬費用? 按民法第1150條規定:「關於遺產管理、分
Thumbnail
代位繼承是指當父母早於祖父母去世時,子女可以代替父母繼承祖父母的遺產。這種繼承不要求代位繼承人履行撫養義務,撫養義務由其他健在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承擔。代位繼承權受法律保障,不會因未履行撫養義務而被質疑。
Thumbnail
代位繼承是指當父母早於祖父母去世時,子女可以代替父母繼承祖父母的遺產。這種繼承不要求代位繼承人履行撫養義務,撫養義務由其他健在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承擔。代位繼承權受法律保障,不會因未履行撫養義務而被質疑。
Thumbnail
Q:部分繼承人可否僅以自己為申請人持遺囑辦理不動產遺囑繼承登記? A: 一、依「內政部93年11月19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30016064號函」 二、例子 三、補充:遺囑若已指定遺囑執行人,繼承人可否自行辦理與遺囑有關之不動產相關登記?
Thumbnail
Q:部分繼承人可否僅以自己為申請人持遺囑辦理不動產遺囑繼承登記? A: 一、依「內政部93年11月19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30016064號函」 二、例子 三、補充:遺囑若已指定遺囑執行人,繼承人可否自行辦理與遺囑有關之不動產相關登記?
Thumbnail
談到「遺產」、「繼承」這些敏感字眼問題,有時確實是很傷感情,但又是一個人一生中不能不面對、並會牽涉到法律的嚴肅問題。除非是一個人的家境原本就十分貧窮,完全無任何的資產存在,因而其父親或母親死後,自然而然就無財產(不論是土地、房子或金錢)可留給他(她)。
Thumbnail
談到「遺產」、「繼承」這些敏感字眼問題,有時確實是很傷感情,但又是一個人一生中不能不面對、並會牽涉到法律的嚴肅問題。除非是一個人的家境原本就十分貧窮,完全無任何的資產存在,因而其父親或母親死後,自然而然就無財產(不論是土地、房子或金錢)可留給他(她)。
Thumbnail
現代人少子化,不少人面臨遺產後繼無人的情況,如果想給三等親的姪子或姪女,該如何做最好? 「不動產後人接手的基本規劃,不外乎生前『生前贈與、遺產繼承、遺贈』三大類,無論選擇哪一種,事先規劃好,才能讓事情圓滿。」 遺產繼承 依照民法現行規定,遺產繼承除了配偶為當然繼承人外,其他的繼承順序為
Thumbnail
現代人少子化,不少人面臨遺產後繼無人的情況,如果想給三等親的姪子或姪女,該如何做最好? 「不動產後人接手的基本規劃,不外乎生前『生前贈與、遺產繼承、遺贈』三大類,無論選擇哪一種,事先規劃好,才能讓事情圓滿。」 遺產繼承 依照民法現行規定,遺產繼承除了配偶為當然繼承人外,其他的繼承順序為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身邊越來越多親朋好友有繼承問題,因此有遺產稅問題。關於遺產稅問題,其中一個麻煩問題,就是: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本篇文章來談談在法律上,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怎麼辦?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身邊越來越多親朋好友有繼承問題,因此有遺產稅問題。關於遺產稅問題,其中一個麻煩問題,就是: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本篇文章來談談在法律上,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怎麼辦?
Thumbnail
繼承是從被繼承人死亡後開始的。在民法中,遺產繼承人的順序及配偶的繼承分在文中都會說明。 歡迎閱讀。
Thumbnail
繼承是從被繼承人死亡後開始的。在民法中,遺產繼承人的順序及配偶的繼承分在文中都會說明。 歡迎閱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