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工作與休息之間 | 學習如何共處 | 創作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在處理文章的時候,我發現一件讓自己有些驚訝的事——我花在解讀、思考、修改一篇文章上的時間,似乎越來越長。有時候一坐下來,就是三四個小時,沉浸在段落與句子中,連喝水、吃飯、起身走動的念頭都被忽略了。當然,我知道這樣的投入對於創作而言是一種熱情的表現,但也開始懷疑:這樣的工作方式,真的健康嗎?真的高效嗎?

raw-image

特別是作為一個創意工作者,這樣全神貫注、不知休息的方式,看似是一種專注,其實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消耗了創造力的根源。疲憊不只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神上的枯竭。於是,我開始思考:是不是該為「休息」和「工作」重新劃下一條清晰的界線?

我們常說,要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句話聽來耳熟能詳,卻往往在真正執行時顯得困難重重。創作不像打卡上班,沒有明確的起始與結束時間。有時靈感來臨就在半夜,有時早上醒來腦中浮現一段句子,就會立刻爬起來記下來。這種沒有界線的工作模式,對創意工作者而言,是常態。但如果長期如此,疲憊也會成為一種慢性的侵蝕。

我漸漸理解,「休息」不是偷懶,也不是效率的敵人。相反地,它是創作的養分,是工作品質的保障。尤其對創意工作者來說,創意並不是強迫產出的產品,而是需要滋養的泉源。而這份滋養,來自於生活中種種看似「無所事事」的片刻——吃飯、喝茶、散步、聊天、觀察窗外的光影、看一部無關工作的電影,甚至只是單純地什麼都不做。

我嘗試著讓自己學會「切換」。在工作的時間裡,就全神貫注地寫,可能設定一個番茄鐘,25分鐘或50分鐘為一個單位,這段時間裡不滑手機、不跳出視窗、不想其他事,就只是寫作。然後強迫自己休息,離開椅子,走去陽台曬太陽、下樓買杯咖啡、或者打個電話找朋友聊幾句。這樣看似割裂的作法,卻讓我驚訝地發現:工作效率變高了,創意也更有彈性了。

休息與工作,其實是一體的兩面。當我們試圖把兩者混合,比如一邊寫稿一邊滑手機、一邊看影片一邊改文章,表面上好像在「同時進行」,但實際上大腦一直在切換焦點,效率反而更低,也更容易感到疲憊。最終什麼都做不好,還會讓人對自己產生焦慮。

這樣的經驗提醒我,與其試圖同時兼顧,不如清楚劃分。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而該工作的時候,就安靜下來,把心收回來,落實地面對自己與文字之間的對話。這種節奏感,是我這些年來慢慢摸索出來的一種「生活的韻律」。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提醒,特別是身處於資訊過度、節奏過快的當代社會。我們早已習慣了多工與即時反應,但創作並不是按鍵就出結果的機械,它需要時間、需要空間,也需要一顆沉靜的心。更重要的是,它需要一個不斷被照顧與充電的大腦,而不是一味地被壓榨與消耗。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在工作上開始感到疲憊、創意變得枯竭的時候,不妨試著停下來。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分鐘,也足以讓身體獲得一次呼吸的空間。走一小段路,看看天空的顏色,讓自己暫時離開「我要完成某件事」的念頭。因為休息不是退縮,而是為了能夠更有力量地前進。

創作的路上,不在於你走得多快,而是你是否能持續走下去。讓自己在工作與休息之間找到一種真正的平衡,也許,才是通往長久創作之路的關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92會員
4.1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5/31
講到「如何有效使用 AI」,很多人會笑笑地說:「這有什麼難?不是問它什麼,它就答什麼?」的確,現今的語言模型看似無所不能,能寫、能改、能接龍、能評論,甚至還能幫你總結或補全一篇小說。但真正用起來你會發現,這份「便利」並不是隨手即得的恩賜,而是需要學習、理解與反覆摸索的技術活。它不像使用一把剪刀或一支
Thumbnail
2025/05/31
講到「如何有效使用 AI」,很多人會笑笑地說:「這有什麼難?不是問它什麼,它就答什麼?」的確,現今的語言模型看似無所不能,能寫、能改、能接龍、能評論,甚至還能幫你總結或補全一篇小說。但真正用起來你會發現,這份「便利」並不是隨手即得的恩賜,而是需要學習、理解與反覆摸索的技術活。它不像使用一把剪刀或一支
Thumbnail
2025/05/29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習慣——將作品先寫好,靜靜地放在電腦資料夾裡,等到適當的時間再安排上架,彷彿是一種對創作節奏的默契,也是一種生活與創作之間的平衡。這種「存稿」的做法,最大的好處莫過於能讓創作者在時間安排上更加從容,不會因為工作繁忙或靈感短缺而感到焦慮。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緊湊,寫作
Thumbnail
2025/05/29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習慣——將作品先寫好,靜靜地放在電腦資料夾裡,等到適當的時間再安排上架,彷彿是一種對創作節奏的默契,也是一種生活與創作之間的平衡。這種「存稿」的做法,最大的好處莫過於能讓創作者在時間安排上更加從容,不會因為工作繁忙或靈感短缺而感到焦慮。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緊湊,寫作
Thumbnail
2025/05/17
在一連串忙碌的工作與壓力中,我終於對自己說:「夠了。」身體早已發出抗議的信號,只是我一直裝作沒聽見。於是,趁著三天假期,我毅然決定放自己一個假,離開城市、離開辦公桌,前往那座我心中一直嚮往的「安靜島嶼」—綠島。 來到富岡漁港,卻是人山人海,原本想像,搭上開往綠島的船後,那裏是一個充滿海浪聲與風聲的
Thumbnail
2025/05/17
在一連串忙碌的工作與壓力中,我終於對自己說:「夠了。」身體早已發出抗議的信號,只是我一直裝作沒聽見。於是,趁著三天假期,我毅然決定放自己一個假,離開城市、離開辦公桌,前往那座我心中一直嚮往的「安靜島嶼」—綠島。 來到富岡漁港,卻是人山人海,原本想像,搭上開往綠島的船後,那裏是一個充滿海浪聲與風聲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的一天,除了工作的時間外,幾乎有 8–10 小時的自由時間,這些自由時間,我們通常會選擇休閒娛樂,或者積極一點進行學習進修。休閒讓我們快樂,卻有耍廢的壓力;進修能讓我們成長,但是相當消耗心力,這導致我們常常在兩者間搖擺掙扎不已。
Thumbnail
我們的一天,除了工作的時間外,幾乎有 8–10 小時的自由時間,這些自由時間,我們通常會選擇休閒娛樂,或者積極一點進行學習進修。休閒讓我們快樂,卻有耍廢的壓力;進修能讓我們成長,但是相當消耗心力,這導致我們常常在兩者間搖擺掙扎不已。
Thumbnail
透過每日紀錄寫下工作與生活的點滴,反思自我的管理與處理狀況以及工作效率與成就感等部分。計畫進行屋內裝潢也是從生活紀錄開始的新計劃。同時也透過視頻學習職場處事的思考脈絡,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方式。這篇日記著重於工作與生活間的反思和成長。
Thumbnail
透過每日紀錄寫下工作與生活的點滴,反思自我的管理與處理狀況以及工作效率與成就感等部分。計畫進行屋內裝潢也是從生活紀錄開始的新計劃。同時也透過視頻學習職場處事的思考脈絡,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方式。這篇日記著重於工作與生活間的反思和成長。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嘛? 曾經逼迫自己動筆,企圖享受創作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但有時候也需要遠離創作,讓思緒得以清晰。 這段休息的時間,能夠重新檢視作品,試著找到新的靈感和角度。(看起來是不是很制式,好以下單純吐槽) 有人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不過不休息依舊得走很長遠的路,路不同,
Thumbnail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嘛? 曾經逼迫自己動筆,企圖享受創作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但有時候也需要遠離創作,讓思緒得以清晰。 這段休息的時間,能夠重新檢視作品,試著找到新的靈感和角度。(看起來是不是很制式,好以下單純吐槽) 有人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不過不休息依舊得走很長遠的路,路不同,
Thumbnail
生活就是這樣忙忙碌碌 平時工作總是一天忙過一天 到假日能走入山林時,也硬要犠牲休息的時間 我一直處於快節奏的生活步調裡 只是,偶爾我也會進入什麼事都不想做的狀態 明明天氣很好,就是不想出門拍照 明明滑著手機,卻不想認真的去打一篇文章 跟心情完全無關,就只是想耍廢 這陣子可能也因為腳的
Thumbnail
生活就是這樣忙忙碌碌 平時工作總是一天忙過一天 到假日能走入山林時,也硬要犠牲休息的時間 我一直處於快節奏的生活步調裡 只是,偶爾我也會進入什麼事都不想做的狀態 明明天氣很好,就是不想出門拍照 明明滑著手機,卻不想認真的去打一篇文章 跟心情完全無關,就只是想耍廢 這陣子可能也因為腳的
Thumbnail
如何找到靈感敲門的時間、執行時間和沒力時間,在每種時間內讓自己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保護自己的創作能量,看完這篇你也能是創作永動機 !
Thumbnail
如何找到靈感敲門的時間、執行時間和沒力時間,在每種時間內讓自己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保護自己的創作能量,看完這篇你也能是創作永動機 !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休息確實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長遠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閱讀作為一種休閒方式,不僅能夠讓我們放鬆身心,還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和想像力,進而激發創作的靈感。
Thumbnail
休息確實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長遠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閱讀作為一種休閒方式,不僅能夠讓我們放鬆身心,還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和想像力,進而激發創作的靈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