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於一個「光速學習」的時代。
之所以這麼形容,是因為AI科技的普及與演進,已經讓學習與創作的方式發生根本的改變。每天都有新的工具問世,每一個AI平台都針對不同的需求與使用者設計出專屬的功能。就像我剛剛試用Google推出的Gemini Canvas,一個可以即時協作、生成設計草稿的平台,讓我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對我來說,生成一個簡單的網站並不困難,但過去仍需要花上一點時間調整版面、修正錯字,甚至重新整理邏輯與語法。當然,這些工作並不算苦,但有了這類AI工具後,從資訊搜尋、內容整理到草稿生成,整體效率大幅提升。這不僅讓我能快速修正錯誤,更讓我接觸到新的觀念與技術。這種即時回饋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邊做邊學」的學習模式。


因此,我告訴自己,不應該因為現階段的能力而自滿,而是要懷抱一種謙卑學習的心態,去迎接AI所帶來的新挑戰與可能性。科技不是敵人,它是一種促使我們成長的力量,一種能激發創意與改變工作節奏的媒介。只要我們願意擁抱它,就能在更短的時間內達成更好的成果,也能用更多的時間回饋到創作本身。

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們要完全拋棄過去的學習方式與生活習慣。以我來說,速寫依然是我每天的必修課。那是一段我與自己對話的時光,與AI、電腦無關,純粹是心與筆的對話。這個習慣,是我從科技的洪流中為自己留下的一塊寧靜天地。透過一張張畫下來的草圖,我不僅看見自己的進步,也讓我知道:有些技能,還是得靠「熟能生巧」。
我堅持手繪,不是因為排斥科技,而是因為我相信有些東西需要用自己的方式慢慢淬鍊。幾千張畫下來,我知道自己不算是畫得最好的那一個,但過程所累積的經驗與手感,是無可替代的。這樣的「慢」,與AI帶來的「快」,其實不衝突,而是構成我生活的兩種節奏。
不過,現代社會的快速變遷依然是不可忽視的現實。無論我們願不願意,科技都會繼續前進,而我們也必須學會以更彈性的心態去適應變化。當你發現一個新的AI工具能幫你節省大量時間,甚至開啟你過去無法涉獵的領域,那便是一個轉機,一個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
說到底,光速學習不只是指學得快,更是一種持續進化、永不自滿的學習態度。我們必須像軟體一樣,不斷更新,不斷測試自己與世界的互動界面。這個時代不缺資訊,缺的是願意學習並轉化成實踐的人。
而我,也願意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