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自己而活,卻越活越痛苦:你可能誤會了「自由」的真相~ 你是否曾經,以為「為自己而活」就是自由的最高境界? 不為他人委屈、不向世界低頭、不讓情緒綁架自己。 這樣的你,或許短暫獲得了清靜,卻也漸漸感到孤獨、疲憊,甚至痛苦。 你開始懷疑:我不是正在為自己而活嗎?為什麼反而越活越不快樂? ☻ 抗拒什麼,什麼就更強大 在這個推崇個人主義的時代,「做自己」已成為顯學。 但許多人卻在這條路上,逐漸與世界對立,甚至與自己為敵。 心理學中有個現象叫「自我實現預言」 你越反對什麼,它就越揮之不去;你越害怕什麼,它就越如影隨形。 在職場中尤其明顯: 一位員工若極度反感主管的風格、同事的小圈圈,卻無法真誠面對或溝通,那麼這些情況,往往不但不會改善,反而不斷重演、放大。 因為你的注意力在哪裡,能量就流向哪裡。 ✎ 抗拒,就是最深的執著。 ☻「接納」不是妥協,是力量的開始 真正的自由,不在於排斥不喜歡的,而在於「接納世界的不完美」。 當你願意與情緒共處、與多樣性共存,焦慮就開始鬆動, 問題也不再是問題,而是進化的契機。 在變動快速的職場裡,學會接納,就是一種心理彈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當你不再因別人不合你意就怒火中燒,當你能看見不同意見背後的立場與價值,你會發現,你擁有了選擇情緒、選擇行動的能力。 ✎ 這不是軟弱,是成熟;不是忍讓,是智慧。 ☻「為自己而活」,不是與世界切割 許多靈性或成長論述告訴我們:「不要為別人而活。」 但若誤解了這句話,就容易走向極端的自我中心。 抗拒責任、不願協作、拒絕同理,最終只剩下封閉與孤立。 你可能說:「這不是我想做的」、「我不想被情緒綁架」;於是你劃地自限、築牆為界,卻也在不知不覺中,切斷了與他人的連結。 而真正的自由,是「在愛與界線之間,游刃有餘」;是真誠表達自我,也願意理解他人;是不再犧牲自己,但也不把自己武裝成孤島。 ☻ 成熟的「為自己而活」,是整合後的選擇 它不是對抗誰,而是選擇與誰共振; 不是否定什麼,而是允許多元共存。 當你真正為自己而活,你不會害怕共處、不再逃避情緒,你能坐在痛苦的對面,對恐懼說:「我看見你了。」 這是一種內在的安定與信任,知道生命不需要控制,反而在臣服中得到力量。 🪶 接納、同理、臣服:人生的三大修練 當你學會接納,就不再對抗; 當你懂得同理,就不再孤單; 當你願意臣服,就不再恐懼。 這些,是每一個職場人、每一位生活者,在生命路上都需要修煉的課題。 真正的自由,不是離群索居的自我實現, 而是在眾聲喧嘩中,仍能聽見自己內心的節奏,在與世界共鳴中,不遺失自我。 ࿐ ☻ 當你願意敞開,世界也會回應你的溫柔 你曾以為自由,是高舉自我、不顧一切地往前衝;但最終你會發現,自由是能在風中聽見他人的呼吸,也不忘自己胸口的節奏。 不是拒絕誰、否定什麼,而是「與痛苦對坐而不逃,與人群同在不失己」。 讓自己在「為自己而活」的路上,不再築牆、不再孤單,讓自己擁有自己的名字,也願意在他人的故事裡,共鳴、綻放。 ✍️ 文/#蔡枟桓 🍃 圖/#雲王 #一杯咖啡的時間 https://www.facebook.com/2025yun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