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少了這一步~ 寫給那些努力生活、卻總覺得「卡住」的你。 幾天前,正在閱讀的我,突然傳來熟悉的聲音:「蔡枟桓小朋友,有時間放下書本,給我一杯咖啡的時間聊聊嗎?」 原來是巧遇一位深具影響力的職場長輩,其實我們並不熟,卻像老友一樣聊起人生從容與迷惘。從策略聊到情緒,從選擇聊到人生節奏。 離開時,他留下一句話做為今日的總結: 「很多人不是不夠努力,而是錯過了自己的節奏點。」 這句話,一路在我腦中來回播放。 今天這篇,獻給所有拚命卻困惑、努力卻常常懷疑人生方向的你。希望你也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下一步。 ࿐ ✦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節奏跑掉了 ☕ 給領導者的提醒:不是下屬不行,是你說得不清楚 每次開會講得口沫橫飛,專案卻照樣拖延? 你問過一句話沒? 「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嗎?」 團隊不是靠「進度表」前進的,是靠「共同理解的意圖」一起走的。 領導的溝通力,決定了整個團隊的驅動力。 不是他們懶,而是你沒有把方向講得動聽又動心。 ࿐ ☕ 給正在執行的你:努力沒錯,但別用盲點換進度條 有沒有一種感覺:你真的很拚,可成果總不對盤? 別再懷疑自己能力了,你可能只是: 在「沒搞清楚的狀態下就開工」。 行動前,請給自己5分鐘,回答這4個問題: 1. 這件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2. 它對誰有價值?意圖是什麼? 3. 我手上有什麼?缺什麼? 4. 下一步,“最小可行”行動是什麼? 會問對問題的人,才會走對方向。 ࿐ ☕ 給自由工作者:你沒有老闆,但你得有節奏感 很多人說羨慕你能自己安排時間。 但只有你知道:沒有人管,其實更焦慮。 自由工作者的成長,不靠靈感,靠節奏感。 試試這樣規劃一天: 🕘【創作時間】:輸出、提案、產出作品 🕑【執行時間】:處理客戶、開會、交付 🕕【回饋時間】:沉澱、優化、反思方向 自由的本質從不是「想幹嘛就幹嘛」,而是「自律地選擇怎麼幹」。 ࿐ ☕ 給在人生轉彎的你:不是再找工作,是在重建價值觀 轉職?退休?重啟人生? 很多人會問:「我還能做什麼?」 這問題不錯,但還不夠深。 請你問問自己: 𖠚ᐝ「什麼讓我覺得活著?」 𖠚ᐝ「我渴望過怎樣的人生?」 轉職從來不是跳槽,是跳回自己。 重新出發不是重列技能,而是重新排列人生排序。 找到那件讓你“心跳加快”的事,它才是你該走的方向。 不要被「社會期望」擋住了你真正的渴望。 ࿐ ☕ 給還在等完美時機的人:你不是準備不夠,而是還沒出發 「等我準備好,就行動」──這句話,是我們對自己說得最溫柔的謊。 事實是: 𖠚 準備,是在行動中慢慢養成的。 𖠚 沒有人是準備好才上場,都是邊走邊修邊練成的。 請記住: 你不需要完美的起點,只需要一個「現在就願意開始」的念頭。 行動不是不怕,是不讓“怕”卡住。 ࿐ 最後,寫給正在學「做自己」的你: 「做自己」不代表耍任性。 真正的做自己,是這三件事: ✔️清楚自己的選擇 ✔️能承擔選擇的代價 ✔️不抱怨、不依賴、不把責任往外推 成熟的自由,是「我選的,我承擔,我繼續前進」。 --------------- ✦ 工作與生活,不是兩件事,它們是你整體人生的一段節奏。 工作練邏輯,生活練情緒。 當你找到「內在節奏感」,你會發現: 努力這件事,從來都不難。難的是「對齊自己」。 你現在需要的,不是更多焦慮感的推進,而是一個剛剛好的節奏,讓你重新順起來。一個小小的「節奏對準」,就能改變你對未來面對事的感受。 ☻希望這篇,剛剛好點醒你。 獻給正在努力生活、不想放棄自己的你。 願你找到自己的「順流感」。 🔖 #職場覺醒 #自由工作者日常 🔖 #人生轉彎指南 #自我覺察日記 🔖 #心理寫作 #桓說 #節奏感決定未來感 📍留言聊聊:哪一段寫到你心裡了?或你最近在哪個節奏點卡住了? 文 #蔡枟桓 圖 #雲王 #一杯咖啡的時間 https://www.facebook.com/2025yun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