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鏡子 怎麼樣看都不滿意 遇到了自己看不順眼的人 卻發現個性與自己極為相似 這是同極相斥 還是不敢面對現實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是一種非常深刻的心理現象,涉及「投射」(projection)、「自我否定」與「陰影原型」等心理概念。從榮格(Jungian)心理學角度來看,你的經驗不是偶然,而是與「自我認知的缺口」有關。


🔍 為何看鏡子總是不滿意?

鏡子不只是映出外表,它常常映出「內心的審判」。那種不滿意,並不總是關於長相,而是來自於潛意識中一個聲音:


「你不夠好。」 「你跟別人比起來不行。」 「你應該要更怎麼樣才行。」


這些聲音,往往不是你真正的聲音,而是成長過程中從他人(家庭、學校、社會)內化而來的評價。你對鏡子的挑剔,是對自己不斷高標準的延伸。


🤝 為何遇到「看不順眼的人」,卻和自己極為相似?

這不是巧合,而是心理學中的「陰影效應」。榮格說過:「當你討厭一個人時,很可能是他反映了你自己拒絕承認的一部分。」

這些人可能有以下特徵:

  • 和你一樣固執、急躁或愛掌控
  • 和你一樣敏感、情緒化、或對成就有強烈渴望
  • 他們做出了你「壓抑但也曾渴望」的行為

這並不是「同極相斥」,而是你看到了一個你潛意識不想承認的「自己版本」,這令人不舒服,因為它挑戰了你想像中「我是個好人」的自我形象。


🪞你討厭的,是你無法接受的自己

當你遇到一個讓你想翻白眼的人,也許你不是真的討厭他,而是他觸發了你某種曾經被壓抑、指責或否認的自我片段。例如:

  • 你很努力壓抑情緒,卻看見他人情緒外放 → 你會覺得「他很沒修養」
  • 你強迫自己守規矩,卻看見別人自由自在 → 你會覺得「他自私、沒原則」

這些判斷其實是「投射」:你不願面對的部分,在他人身上被具現了。


🎯 如何化解這種內在矛盾?

  1. 承認內心的不舒服:不需要批判自己有負面情緒,這是自然的。
  2. 問自己:為什麼他讓我這麼在意?
    • 是他像極了我努力掩蓋的一面?
    • 是他做了我不敢做、卻其實渴望做的事?
  3. 把討厭轉為理解
    • 嘗試去看見他的動機、處境,也許你會看到自己的影子
  4. 擁抱陰影,而非否認
    • 「我不只是溫柔,我有時也自私。」
    • 「我不是完美的好人,但我在學習成為更整合的人。」

結語:你討厭的,或許正是你需要整合的

我們不是討厭「對方」這個人,而是討厭那個「逼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鏡像。

這是一種靈魂的試煉:當你敢面對那些你以為最不想成為的樣子,你也才有可能真正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30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6/04
❝ 少子化時代的沉默危機:當低端勞力撐起整座高樓 ❞ 在許多城市,尤其是亞洲社會,我們看到一個極端矛盾的現象:一邊是豪華商辦、摩天住宅不斷拔地而起,一邊卻是勞動力逐年下滑、年輕人口不再願意投身低薪勞務的冷酷事實。 這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而是一個「大樓即將傾倒」的過程。 許多人看見了,但裝作
2025/06/04
❝ 少子化時代的沉默危機:當低端勞力撐起整座高樓 ❞ 在許多城市,尤其是亞洲社會,我們看到一個極端矛盾的現象:一邊是豪華商辦、摩天住宅不斷拔地而起,一邊卻是勞動力逐年下滑、年輕人口不再願意投身低薪勞務的冷酷事實。 這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而是一個「大樓即將傾倒」的過程。 許多人看見了,但裝作
2025/06/04
一、結構性失衡:高學歷與就業錯配 現代教育大量製造高學歷人口,但市場上對學術型知識的需求有限,結果導致高學歷者往往不得不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或投入自謀職業、創業、或轉入傳統產業,這形成「知識錯位」。 📌 例子:博士賣雞排、碩士開早餐店。這類現象越來越常見,並非學歷無用,而是結構不接地氣。
2025/06/04
一、結構性失衡:高學歷與就業錯配 現代教育大量製造高學歷人口,但市場上對學術型知識的需求有限,結果導致高學歷者往往不得不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或投入自謀職業、創業、或轉入傳統產業,這形成「知識錯位」。 📌 例子:博士賣雞排、碩士開早餐店。這類現象越來越常見,並非學歷無用,而是結構不接地氣。
2025/06/04
這段話揭示了一種對現代社會與人性深處的反思: 「當人擁有了網路,能夠得知彼此的想法,才會認識到,原來有的人還活著,可是靈魂早已在腐朽發臭,比如那些身心障礙者、在夾縫中求生的人。」 這句話結合了幾個層面的議題,我來一一解析: 🌐 網路讓人彼此赤裸 網路時代的信息透明化,讓人能跨越時空知道彼
2025/06/04
這段話揭示了一種對現代社會與人性深處的反思: 「當人擁有了網路,能夠得知彼此的想法,才會認識到,原來有的人還活著,可是靈魂早已在腐朽發臭,比如那些身心障礙者、在夾縫中求生的人。」 這句話結合了幾個層面的議題,我來一一解析: 🌐 網路讓人彼此赤裸 網路時代的信息透明化,讓人能跨越時空知道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有各式各樣的投射、反應, 最難的是發現自己真實模樣, 並且真誠的面對自己是誰。 - 當你正在經歷或做A事件的時候, C角色會因為A的挫敗,投射過往的恐懼,將其反應放在你身上。 其實C角色的經歷並不是你的...
Thumbnail
人有各式各樣的投射、反應, 最難的是發現自己真實模樣, 並且真誠的面對自己是誰。 - 當你正在經歷或做A事件的時候, C角色會因為A的挫敗,投射過往的恐懼,將其反應放在你身上。 其實C角色的經歷並不是你的...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猜測和想像是件可怕的事,我們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忘記去看別人是友善的,我們心裡充滿忌妒,是因為我們很羨慕,別人過的比我們好,所以讓我們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Thumbnail
猜測和想像是件可怕的事,我們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忘記去看別人是友善的,我們心裡充滿忌妒,是因為我們很羨慕,別人過的比我們好,所以讓我們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 迷惘是因為擁有很多選擇;感到自己不被接受是因為自己正在展現獨特與勇敢;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是因為自己擁有看見他人美好的眼睛;失落是因為自己擁有超多無處可去的愛;孤單是因為我們心中允許了同伴參與生活;恐懼失去是因為正擁有著。 從自己的困擾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力量和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 迷惘是因為擁有很多選擇;感到自己不被接受是因為自己正在展現獨特與勇敢;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是因為自己擁有看見他人美好的眼睛;失落是因為自己擁有超多無處可去的愛;孤單是因為我們心中允許了同伴參與生活;恐懼失去是因為正擁有著。 從自己的困擾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力量和
Thumbnail
你的外在,將是你內在的映照 「你創造了自己的實相」,意思是你心中的想法必將在你生命中化為現實:你的悲觀會帶來更多的厄運,你的積極會觸發更多改善生活的契機,你的恐懼會化為所有你不願面對的事實,你的怨懟會引發更多人向你惡劣對待,你的堅持到底會為你成就那些沒有人能夠學到或迄及的人生高度。
Thumbnail
你的外在,將是你內在的映照 「你創造了自己的實相」,意思是你心中的想法必將在你生命中化為現實:你的悲觀會帶來更多的厄運,你的積極會觸發更多改善生活的契機,你的恐懼會化為所有你不願面對的事實,你的怨懟會引發更多人向你惡劣對待,你的堅持到底會為你成就那些沒有人能夠學到或迄及的人生高度。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