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學分抵免限制:想轉職拿教師證的你,必須知道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出來工作幾年後又想要去修習教育學程,我在前幾篇有說明過,在職專班碩士生如何成為中等教育師培生?我的申請經驗分享

但我忘記分享了一個重要的事項,那就是十年前的學分不能採認,感謝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在留言區的分享,讓我想到關於十年的限制,當時我得知這項規定還晴天霹靂了一陣子時間,不過後來時間的沖刷還有同學的陪同修課,我就漸漸忘記這個限制了,然後接受了這個阻礙。

我是公民科的中等教育學程的師資生,總共需要修習76個學分,我需要跑很多系所去修社會科學相關的課程。十年前我是這所大學的大學生,主修經濟系,輔政治系;十年後我回到同樣的學校念勞工關係碩士在職專班,我原以為這是我修課上的優勢,因為我上過各式各樣社會科學的課,很多課都是公民科規定的必修課程。

但事實上沒有太多的優勢,大一到大三的很多課,都算是我十年以前的課程,所以像是政治學(3學分)、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3學分)、法學緒論(2學分)共8學分,是我無法抵掉的課程,意味著我必須再修一次,當時得知這個事實蠻痛苦的,心裡就覺得:「天啊!我好不想在上一樣的東西一次喔!而且要花很多的時間,如果這個時間可以拿去做其他事那該有多好呢?」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這門課的老師或許會讓我想再上一次,因為當時我從老師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但其他課我比較是負面印象,老師的講述方式不太適合我,一想到要再去補修這些學分,就相當懊惱。

不過我還是窮盡一切的努力去想有沒有方法可以讓師培中心採認我十年前的學分,有一項規定是如果我中間有教學或相關從業的經歷,我或許就可以採認,於是我想到我在高中的教務處有駐點過兩年,算是蠻認識教務處的行政,加上我的工作內容又跟社會科學與教育高度相關,我就提供這兩年的工作證明,但結果可想而知,這是無法被採認的,我必須要用提供兩年在國中或高中教公民的經驗才可以採認十年前的學分。當下就覺得算了,反正我已經盡力去爭取了,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經歷了這個十年前的學分不能採認的規定,我也思考這項規定背後的設計概念,這樣的設計方向其實有點阻礙在業界打滾多年想要嘗試轉職去學校教書的人,以社會組的我來說好了,我一直都算是對社會科學蠻有興趣的,就是不排斥觀察人的生活、人際關係和故事,我認為這都和社會科學田野調查方面息息相關,不論去澳洲打工度假、或是在國內引進外國人到台灣的工作經驗,我認為都是一個蠻好的素材可以和國中和高中生分享,或是融入公民科的教學。但,這是我認為的。

然而,教育部可能不這麼認為,教學歸教學,業界經驗歸業界經驗,所以教育部在設計這項十年規定的時候,還是會專注於至少進去學校的老師都確保要對學科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所以認為超過十年的學分太久了,會忘記當時的學習內容。嗯嗯!這樣的說法也說得通。缺點就是會排除有相關業界經驗的老師進到學校給小孩不同的人生觀點,優點則是在國家教育上會比較可以有效地統一管理和規劃。

所以剛大學畢業沒幾年,有在規劃當老師的,要了解一下十年的這項限制和解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reize
56會員
138內容數
Treize的其他內容
2025/06/04
三十歲重返校園的學習體悟:從全力以赴到專注聽講,學習不再以成績為導向,而是著重於應用與成長。
Thumbnail
2025/06/04
三十歲重返校園的學習體悟:從全力以赴到專注聽講,學習不再以成績為導向,而是著重於應用與成長。
Thumbnail
2025/06/03
一位大齡女子在職進修中等教育學程公民科的經歷分享,過程中遭遇許多挑戰,例如課程緊湊、教學方式與職場脫節、學分數多等,希望能給其他在職專班生參考。
Thumbnail
2025/06/03
一位大齡女子在職進修中等教育學程公民科的經歷分享,過程中遭遇許多挑戰,例如課程緊湊、教學方式與職場脫節、學分數多等,希望能給其他在職專班生參考。
Thumbnail
2025/06/02
在職師培生學期末的作業量爆表,七門課的作業像一座無形的牆,壓得作者喘不過氣,從熱愛學習到厭學,反思學習與生活的平衡。
2025/06/02
在職師培生學期末的作業量爆表,七門課的作業像一座無形的牆,壓得作者喘不過氣,從熱愛學習到厭學,反思學習與生活的平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按:本文是舊文重貼,想說留個紀念,希望來年有時間可以再去幾次。 幾年前就聽說國內有這樣的十日內觀課程,但都沒有因緣去(研究所三年實在太忙)。曾想報去年暑假的課程,不過可能太晚報名沒上。去年底看到寒假有適合的梯次,就姑且試試,然而還是備取十幾名。當時想說應該沒機會備上,所以就放鬆地做好寒假耍廢的準備
Thumbnail
按:本文是舊文重貼,想說留個紀念,希望來年有時間可以再去幾次。 幾年前就聽說國內有這樣的十日內觀課程,但都沒有因緣去(研究所三年實在太忙)。曾想報去年暑假的課程,不過可能太晚報名沒上。去年底看到寒假有適合的梯次,就姑且試試,然而還是備取十幾名。當時想說應該沒機會備上,所以就放鬆地做好寒假耍廢的準備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教書也有20多年了,只能說,學生永遠都在測試老師的底線。而我的底線是什麼呢?
Thumbnail
教書也有20多年了,只能說,學生永遠都在測試老師的底線。而我的底線是什麼呢?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這絕對是申請時的大大大工程,雖然不難但很麻煩呀 前言:由於輔大審查的機制是:「50% 在校歷年平均成績」與「50% 語言能力」,所以準備備審上我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但若積分相同,就會採納書審成績嘍!),網路上有非常非常多優秀學長姊的參考,這邊供各位看看就好
Thumbnail
這絕對是申請時的大大大工程,雖然不難但很麻煩呀 前言:由於輔大審查的機制是:「50% 在校歷年平均成績」與「50% 語言能力」,所以準備備審上我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但若積分相同,就會採納書審成績嘍!),網路上有非常非常多優秀學長姊的參考,這邊供各位看看就好
Thumbnail
Second day 專業培訓和🪪的挑戰
Thumbnail
Second day 專業培訓和🪪的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