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示意圖
每半年一次,政府總是要聽見病人的心聲,不管你是大醫院小醫院、偏鄉醫院都市醫院都要做,連我們這種精神專科醫院(對以前叫做精神病院)也都要做。政府說這是督促每間醫院成長的方式,你們要知道你們自己的地方不足在哪裡,你們才有改進的地方。
政府要我們去跟病人溝通,關心他,問他對醫生有沒有保障他的隱私、護理師有沒有提供衛教知識、住院感受好不好...等,一張問卷35題落落長,我就想問到底有誰會坐下來耐心的勾選這些問卷?
有的診所直接掃描QR Code貼在病床,反正有幾份就分析幾份;有的聽說會在繳費收據上附上滿意度問卷,打開收據就會看到問卷...在精神專科醫院,這些寶貝都沒有手機,要怎麼掃QR Code,繳費收據?他們能看得懂,理解問卷的意思,到清楚的表達自己意見嗎?
但政府不在乎,反正你就是要寫,每年上面的人都會去算你有沒有做好滿意度調查分析。你不做你就不會有補助,評鑑最大,委員會說「你們要去評估每個病人的狀況,去找到那些意識完整清楚的病人去做滿意度調查。」委員這樣講的時候,我內心就會想對委員說,站著說話不腰疼阿,你來評估你最棒。
但我還是做了,跟護理長要了功能完整、意識清楚的住民清單;坐在一個74歲的奶奶(實際上她是72歲)旁邊,我說「奶奶這半小時我會問你一些題目喔,你有辦法回答我就回答我,沒辦法你就說不知道。」
奶奶妳喜歡班長他們嗎?班長阿姨對你們好嗎?很不滿意、不滿意、普通、滿意、很滿意?
很滿意。
滿意的地方在哪裡?
他們會綁我,我會怕。
那妳應該是不滿意吧奶奶?我再問一次喔,很滿意、滿意、普通、不滿意、很不滿意。
很不滿意。
崩潰,到底是滿意還是不滿意?奶奶不要給這種似是而非的答案好嗎?問了好幾題,我終於知道奶奶的邏輯,反正奶奶有聽懂,但她無法分辨很滿意跟很不滿意的差別,她只會回答最後一個選項,妳把滿意擺最後面,她就說滿意,妳把不滿意擺在最後面,她就說不滿意。
每題都這樣問,有的時候可以從回文中感受得到奶奶的想法,有些奶奶回不知道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要幫她填嗎?你的社工倫理又不允許你這樣做,不幫她填呢?但她又是功能相對好、邏輯相對清楚的人。她已經做到一半了,放棄她改做其他人會很可惜。
牙一咬,心一橫,還是決定要把這份問卷做完,奶奶已經陪我一個小時了,不把這份問卷做完我這小時不就白費了?問到最後,奶奶你以前唸到什麼程度?國小、國中、高中、大學?
大學。
大學、高中、國中、國小?
大學。
奶奶你真的有讀大學嗎?
有。
72歲、單身、思覺失調症又念大學的女性有多少?我不知道,要不要相信奶奶?我也不知道。那我到底該怎麼辦?我不知道。這份問券到底有沒有效?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在幹嘛?我還是不知道。我只知道把我逼瘋的不是病人,是上面的人。
但有的時候,有的時候,他們會說—早餐能不能多一點豆腐乳和醬瓜的時候,我好像真的看到遠方燈塔上的一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