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幫家裡,嫁娶後為小孩,忙碌直到孫子誕生。 黃郭通 女士

九十多歲的黃阿嬤熟悉的挑除蒂頭
處理破布子,得先挑除梗和蒂頭,取出果實,已經九十多歲的黃阿嬤說起破布子還是記憶猶新,小時候她的嬸嬸都會吆喝小孩們一起幫忙挑破布子。破布子,是餐桌上常出現的料理,過去食物缺乏的年代,一小碟醃好的破布子就能配一大碗稀飯。
問起她怎麼學會處理破布子,阿嬤總說:「跟著做就知道啦!」挑好的破布子煮熟需要三個鐘頭的時間,趁著熱騰騰的時候加入鹽與破布子混合,鹽巴可以協助破布子凝結成形,並用碗公塑型一塊一塊的凝結好,冷卻後冰進冷凍,每次要吃就拿一塊出來配飯,這是阿嬤從小到大的飲食記憶,嫁進石岡之後她也在田中種了好幾株的破布子樹。
說起以前的石岡,每到六、七月街上都可以看到一桶水、一盆破布子、一群人一起在挑破布子!其中有老人有婦人更有小孩並肩處理的畫面,阿嬤無奈地說:「因為會吃喜歡吃破布子的老一輩紛紛過世了,後面也因為破布子處理跟煮很多工,小孩們長大,慢慢沒有人在吃了……」現在,阿嬤的田也不再種植,停下了每年製作破布子的例行公事。
關於料理破布子,阿嬤說原味就很好吃,也不需要太多調味,就拿出來退冰直接吃!頂多用蒜頭爆香清炒讓破布子多了蒜香更好配飯。簡簡單單似乎就是阿嬤回憶的味道,也是從破布子中找到與家人之間牽絆的味道。
製作傳統破布子的四步驟!!!

黃芷樺 (黃瓜瓜)
因家中務農種植瓜類居多,因此綽號叫瓜瓜。從事設計、活動策畫相關的行業,更喜歡自己的領域與社區相關,覺得臺灣各地社區充滿著溫度與歸屬感,目前正努力用自己能及的方式去記錄與體驗,來分享更多社區故事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