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Grok v.s. ChatGPT:翻譯題庫,我選了這個理由…
「ISO 27001 課後考」的壓力持續發酵。學員群組雖然安靜,卻暗潮洶湧,大家不是悄悄買題庫、就是默默翻譯 PDF。
我一開始也用 ChatGPT,但很快卡關了。
PDF 是掃描的圖片檔,沒法複製文字,我只好一題一題用手機拍照,再搭配 OCR 工具。可是 OCR 出來的文字常常亂碼,或者英文字母辨識錯誤,搞得 ChatGPT 的翻譯不三不四。
某天我心一橫,把圖檔丟進 Grok(Elon 家的那位 AI)試試。沒想到,它居然一口氣 OCR 出來,還能翻得順!
我特別拿一道情境題測試:「An auditor is conducting an opening meeting with the auditee...」這種長段落式的敘述題,Grok 翻得清楚又忠實,邏輯也有保留。而 ChatGPT 有時會「優化」語句,雖然流暢,卻讓我不敢完全信它原意。
但 Grok 初期的翻譯有點機械,我嘗試加入自定義提示詞(prompt):「請逐段翻譯,不要省略任何字句,若為條文請保留編號」,意外地改善很多。
後來我發現 Grok 讀圖快、穩定性高,不用再一題一題轉文字;ChatGPT 則更適合「後期潤稿」或「概念釐清」。於是我乾脆兩者搭配:Grok 初譯,ChatGPT 精修。
但如果只讓我選一個主力工具,我會選 Grok,因為它讓我少了很多重工的時間浪費。
我把這套流程寫成一段操作說明,貼到群組,張庭瑄秒回:「你這樣搞得像在建內部翻譯系統 XD」
我笑笑沒回。心裡想的卻是,誰說資安人員不能也當點流程設計師?
🔍內部反思時間(第四篇)
- 當你面對技術工具選擇時,會怎麼評估「哪個最適合自己」?
- 在準備專業證照或進修時,你會如何整合不同 AI 工具資源?
- 公司是否該建立一套統一的資安學習資源平台?由誰主導會比較好?
📌 AI創作聲明:本文章由 AI 協助創作,依據使用者設定與真實經驗改編撰寫,僅供內部學習與交流用途。
以下為grok翻譯題庫的題詞,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