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當照顧責任成為無聲的壓力時:媳婦的無聲悲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的一位朋友,公公八十歲了,身心經常處在憂鬱、疲憊的狀態;婆婆失智行動困難,一家人陷入「由誰照顧」的泥淖。然而,在這困局中,卻沒人問她願不願意,只是不斷傳遞「妳應該」的眼神與沉默。那份壓力,悄悄把她推向情緒的邊緣。

🧭 傳統角色的困局:「妳應該要照顧」

每次家庭會議,話題總在繞圈:該不該請人照顧婆婆?小姑一口咬定不准外人介入,卻也不願親自照料。公公無力卻默默承擔,每天都在崩潰邊緣。而那句沒人說出口的期盼:「妳這個媳婦,該開口了吧?」
她知道,如果她說「我來顧」,大家會鬆一口氣。但她也知道,那麼一來,會壓垮自己。

💬 心聲的出口:「我不是不孝,我只是累了」

「我不是不孝,我只是累了。」她終於這麼說了出來。我在電話那頭靜靜聽著,任由她流淚。她說,她不是沒盡力,只是再多一步,就會跨過自己的極限。這句話,是她第一次對自己誠實。那一刻,我看見了她的勇敢。

🛠️ 行動的轉捩點:幫助她,也幫助自己

朋友的故事,不只是她一個人的縮影。有許多家庭,靠著「犧牲」維繫,卻讓最需要照顧的人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幫助。在這裡藉由她的故事,希望能幫助同樣陷入家庭照護者,會遭遇到的心理糾結:

🔸重新定義「盡孝」與「盡力」

孝順不等於把自己耗乾。真正的孝,是持久而健康的陪伴,而不是短暫的燃燒。

🔸讓專業說話,家人少吵架

請社工、醫師、長照評估介入,讓照護模式建立在現實而非情緒之上。

🔸畫出清楚界線,也是一種負責

「我願意參與討論,但無法全職照顧」——這句話,也許不受歡迎,卻是長久之道。

🔸 情感支持不能少

她可以加入家屬支持團體、心理諮詢,甚至只是找個朋友傾訴,都能讓她撐過每個崩潰時刻。

🌈 選擇說「不」,是對自己的溫柔

想跟也有相似狀況的朋友說:你不是不夠好,而是太好了,才被期待太多。不要再拿自己的好,去填滿他人的空洞了。不是只有犧牲自己,才是愛。願她、也願你我,都能記得:讓自己活得好,也是一種孝順。

如果您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您可以如何做?先聆聽她的苦,再肯定她的價值,讓她知道她的疲憊不是自私,而是太久沒人替她承擔。肯定她已經做得夠多,不是懦弱,是清醒的表達自己。


📌 記憶小幫手📌

  1. 不是只有犧牲自己,才叫愛家人。照顧自己,不等於放棄家人。
  2. 真正的孝,是活得有力,而不是耗盡自己。

🌀本文照片出自bing A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月光下的許願池
16會員
250內容數
在這裡,我將分享我的見聞、生活觀察與思考。感謝每位有緣人的造訪,陪伴我走過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在這片許願池中,期待能啟發彼此的心靈共鳴。
月光下的許願池的其他內容
2025/06/12
一位女性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死亡,拒絕延命治療,選擇安詳離世的故事。文中反思生命的意義、死亡的態度以及如何準備好告別人生的舞臺。
Thumbnail
2025/06/12
一位女性以平和的心態面對死亡,拒絕延命治療,選擇安詳離世的故事。文中反思生命的意義、死亡的態度以及如何準備好告別人生的舞臺。
Thumbnail
2025/06/05
人生就像盆中之蟲,日夜不停地打轉,為生活、理想、家庭責任奔波,最終發現自己困在原地,年華老去,煩惱依舊。文章以寒山詩開篇,並以豆花阿伯與富二代的故事闡述比較是人生中最難戒除的習慣,也說明跳脫困境並非依靠奇蹟或劇烈改變,而是內心的清醒:停止比較,安住當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5/06/05
人生就像盆中之蟲,日夜不停地打轉,為生活、理想、家庭責任奔波,最終發現自己困在原地,年華老去,煩惱依舊。文章以寒山詩開篇,並以豆花阿伯與富二代的故事闡述比較是人生中最難戒除的習慣,也說明跳脫困境並非依靠奇蹟或劇烈改變,而是內心的清醒:停止比較,安住當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5/06/05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句古語道盡人心難測。文章以唐玄宗與安祿山、劉邦與韓信的歷史故事,說明觀察人心、明辨善惡的重要性,並提出以修心、廣結善緣來提升自身正氣,遠離小人。
Thumbnail
2025/06/05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句古語道盡人心難測。文章以唐玄宗與安祿山、劉邦與韓信的歷史故事,說明觀察人心、明辨善惡的重要性,並提出以修心、廣結善緣來提升自身正氣,遠離小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在社區大廳放空喝咖啡時,我遇到一位關心人的長輩,我們談起了照顧家人的話題。我分享了我對照顧家人的看法,認為照顧人是出自內心的想法,並不是相欠債的行為。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家人的心情和情感,希望能引起大家對照顧的重新思考,不要再用相欠債的說法來劃分關係。
Thumbnail
在社區大廳放空喝咖啡時,我遇到一位關心人的長輩,我們談起了照顧家人的話題。我分享了我對照顧家人的看法,認為照顧人是出自內心的想法,並不是相欠債的行為。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家人的心情和情感,希望能引起大家對照顧的重新思考,不要再用相欠債的說法來劃分關係。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凡夫俗子做到「無我」,那是修行的高階,一般人都在「有我」和「無我」之間拉鋸,而且常常是有我佔上風。 有一個女人,三十五歲那年父親中風,隔年母親腦溢血,當時五個兄弟姊妹中,只有她未婚,所以「理所當然」承接起照顧的責任。女人說,幸好自己當時未婚,否則家業與父母之間,她會陷入兩難。女人無微不至照顧兩
Thumbnail
凡夫俗子做到「無我」,那是修行的高階,一般人都在「有我」和「無我」之間拉鋸,而且常常是有我佔上風。 有一個女人,三十五歲那年父親中風,隔年母親腦溢血,當時五個兄弟姊妹中,只有她未婚,所以「理所當然」承接起照顧的責任。女人說,幸好自己當時未婚,否則家業與父母之間,她會陷入兩難。女人無微不至照顧兩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女對父母有孝養責任,但是因緣錯綜複雜,有些子女與父母之間有解不開的心結,所以不願盡照顧之責,許多長輩晚年被子女棄之不顧,如果沒有慈善團體介入,他們是一點希望也沒有。 有一個老阿公,臥床十年了,老妻為了照顧他,睡在客廳的椅子上也十年了。家中瀰漫一股腐敗酸臭的氣味,三層樓的透天厝堆滿各種垃圾,家中
Thumbnail
女對父母有孝養責任,但是因緣錯綜複雜,有些子女與父母之間有解不開的心結,所以不願盡照顧之責,許多長輩晚年被子女棄之不顧,如果沒有慈善團體介入,他們是一點希望也沒有。 有一個老阿公,臥床十年了,老妻為了照顧他,睡在客廳的椅子上也十年了。家中瀰漫一股腐敗酸臭的氣味,三層樓的透天厝堆滿各種垃圾,家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