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性質很多種,更詳細的說明,這邊提到的「性質」,指的是「重點任務」,「日常維運」,或是「實驗專案」等等,「重點任務」指的是上面跟更上面的主管都重視的專案,「日常維運」是指固定的日常任務,「實驗專案」是指可能性可大可小,成功了大賺一筆,失敗了就是什麼都沒有。
本篇要介紹的就是「日常維運」,有些日常維運的工作屬性相對辛苦,辛苦的點,就是這樣的工作做的好是應該的,一旦出問題,就會被排山倒海的責難淹沒。這樣的工作,舉個例子來說,你在上班時,會使用到公司的網路,網路連線的品質穩定是應該的,你應該不會特別感謝網路設備的維運同仁,但是,如果一旦斷網,你剛剛送出的時候訂單,你剛剛寫好送出的報告,你剛剛準備好給客戶的資料,可能在那一瞬間全沒了,這種情況下你應該會先崩潰,不能接受,再來就是震怒。
這篇的標題寫著「到底是沒機會翻身還是有機會沒翻身」,你可能感到很疑惑,按照我的舉例,這樣性質的工作怎麼可能翻身?很多新進同仁一入職,大多都是接受這種「性質」的「日常維運」,彷彿天生就註定了命運,永不翻身。但真的這麼絕望嗎?
我個人認為,的確相對絕望很多,但是,不代表永不翻身,機會點就在於,你有沒有辦法在你日常維運工作的基礎上,規劃出有價值的專案,而這樣有價值的專案,通常要有數據,有KPI,能證明預計改善多少,或是穩定多少。也或者,你規劃出了新的架構,而這個架構可以為公司帶來多少幫助。
以我前面的網路維運為例,假設你可以讓公司用現在一半的成本,將網路穩定的程度提高兩倍,你覺得這樣的提案,你的主管會不賞識嗎?你的主管也是需要亮點來跟他的主管報告,如果你提出了這麼好的專案,理論上他應該高興到說不出話。也或者你的主管就是公司老闆,你的提案幫你老闆大省一筆,他怎麼可能放棄你這樣的人才呢?
我個人認為天無絕人之路,永遠都會有方法,灌籃高手漫畫的名言:「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這是你人生職涯的競賽,唯一能讓你放棄的,是你自己本人,所以「不是沒機會翻身,而是永遠有機會翻身,只要你沒有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