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奢望主管給你很明確的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Hi,這是生涯吱吱叫的生/職涯系列文章,雖然每個人的職涯發展遇到的問題不同,,但仍希望透過我的分享與反思,找到學習的方向,生涯相關的內容都是公開閱覽的,也歡迎佇足的你我能對生活理想的模樣能更深刻。

(正文開始)

在SOP裡面生存

剛進入組織工作時,有更多行政與系統工作待釐清,在組織底下,菜菜的我常期待任務能遵照著SOP辦,我就好好的去執行,然後像前例一樣辦理、一樣完成。

但實務上會發現SOP的仰賴可能是一種奢望,每次辦理的情形可能都不一樣,有時候是法規、有時候是長官注重的細節轉變、或是組織運行的計畫方針調整、或是辦理過程上的各種意外,最後還是得回到承辦手上處理。

最一開始的我很笨(白目),沒做過的東西就想直接用問的,常東問西問,本意是希望避免犯錯;但這在主管或同事的感受裡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同事或主管很難不覺得你是希望藉前輩或同事的背書,以此獲得心理層面上的再保證。


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最常見的有幾項:

  • 我們很容易承擔較負面的聯想甚至回饋,被認為是卸責或沒有擔當、不能獨立思考、安排工作的。這會丟失掉職場上的信賴,信任關係恰好是職場的重要資本。
  • 承辦理當是最了解計畫的人,其實問別人,別人也不一定比你清楚。你需要找解法來解問題,而不是轉嫁或傳遞問題。
  • 最後,不管任何緣由,出現了紕漏,還是承辦要處理,責任是承辦的。責任不只是負擔,同時也是權力與資源。沒有天天在讓的。


為此,就算要問他人(不論上級或平行單位),你得讓人知道,這項詢問的動作是在你有準備的前提下完成的,這項行動才可以被視為一種尊重、合作的行為,而非卸責的表現

我們可以依序進行幾項動作:

  1. 查閱過往卷宗、法規。觸碰到法規,不清楚的就必須要問了,而且問對人,或直接打過去問計畫的承辦人。
  2. 自己思考Plan A&Plan B,而不是要別人提供一個意見讓你去執行。
  3. 不論是問題、成果、或任何東西。清楚描述問題,跟解決計畫,讓主管只要專注在選擇就好
  4. 不要給組長沒有整理過的原始資料
  5. 組長很忙,但不要問要或不要的強迫選擇問題,人家聘你來也是相信你的專業,然後又把問題丟回去給別人做,那會失去自己在這個職位的上的價值與定位,同事難以確定你是否能夠獨當一面,損失職場上的信任關係。


你是承辦啊!決定是你必須做的、你必須執行的,不要奢望主管給你很明確的答案。


後記

為什麼會寫這一篇呢,那當然是因為再次被主管/前輩給幹飛了。但責備也已經是職場上最輕量的告誡,沒有出大錯就好,又學到了一課。

avatar-img
79會員
86內容數
保留想空想縫的想像,即使是不太主流的任性也無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星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第三篇職場小故事系列,探討了職場中與同事相處的感受,以及朋友面對工作轉折時的心路歷程和困惑。文章中討論了職場的情感連結和生涯選擇的責任。這篇文章對於職場和生活的反思,提供了深刻的內容。
這篇文章介紹了自我認同和職涯規劃的相關概念,作者藉由自己的工作內容、校內資源圖和校外/企業資源連結等面向來分享對學生生涯規劃的心得。文中也提及了各個學校內部單位在生職涯領域的合作分工方式和辦活動時的心得體會。以及作者以自身經驗提供了在實踐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接受新工作適應、面對職場角色及責任,以正義、職務、負責任為重點
在工作時,細碎的工作態度、日常的責任心與效率,都是關乎著職場上的信任關係之建立。本文從生活的小細節中提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信任挑戰以及新進同事接納與成長挑戰。這些壓力都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禮儀與心靈成長。
專技高考放榜了,又有一批生力軍投入職場。許多單位也會藉此再招一波新血,藉著機會,來談談面試的經典:「說說你的缺點是什麼」,面試官究竟為什麼這麼問,以及我們該如何組織回答。
為什麼要工作這個主題,對有些人來說很直覺,但也有一類人需要理清自己的想法,才能堅定地繼續前行。這次一面讀著【如果問我為什麼要工作:「喜歡的工作」和「喜歡工作」怎麼達成共識, 年薪4年翻2倍】,一面回想自身經歷,寫下一些故事,與各位分享。
這是第三篇職場小故事系列,探討了職場中與同事相處的感受,以及朋友面對工作轉折時的心路歷程和困惑。文章中討論了職場的情感連結和生涯選擇的責任。這篇文章對於職場和生活的反思,提供了深刻的內容。
這篇文章介紹了自我認同和職涯規劃的相關概念,作者藉由自己的工作內容、校內資源圖和校外/企業資源連結等面向來分享對學生生涯規劃的心得。文中也提及了各個學校內部單位在生職涯領域的合作分工方式和辦活動時的心得體會。以及作者以自身經驗提供了在實踐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接受新工作適應、面對職場角色及責任,以正義、職務、負責任為重點
在工作時,細碎的工作態度、日常的責任心與效率,都是關乎著職場上的信任關係之建立。本文從生活的小細節中提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信任挑戰以及新進同事接納與成長挑戰。這些壓力都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禮儀與心靈成長。
專技高考放榜了,又有一批生力軍投入職場。許多單位也會藉此再招一波新血,藉著機會,來談談面試的經典:「說說你的缺點是什麼」,面試官究竟為什麼這麼問,以及我們該如何組織回答。
為什麼要工作這個主題,對有些人來說很直覺,但也有一類人需要理清自己的想法,才能堅定地繼續前行。這次一面讀著【如果問我為什麼要工作:「喜歡的工作」和「喜歡工作」怎麼達成共識, 年薪4年翻2倍】,一面回想自身經歷,寫下一些故事,與各位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規條 個人 規則 專案 規矩 組織 字為人寫 識為人學 身為人煦 心為人偕 有人奮鬥的一次 就不敢在實在了 因為怕重蹈覆轍 怕利益的糾結 讓勤奮失去了意義 那工作讓人忘記了初心 我們啊……不能忘記互助合作的美好
Thumbnail
如何提升效率?從職場到生活,運用「標準作業程序」(SOP)讓你不再手忙腳亂。 學會打造你的「高效SOP」,告別瞎忙人生,迎接更從容自在的工作與生活吧!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我發現求職網頁上的徵才資訊是主管自己寫的,不像以前公司主管,只用傳統的工作任務介紹,無法與求職者有更多願景的溝通,這份內容包括品牌理念介紹、工作內容、所需技能、職能發展規劃及福利說明,主管更安排每月聊聊時間,幫助下屬在符合組織目標下也能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盡可能保住「目標、利益」,不是重點的東西「不要過度執著」,可以改變就改,不能改變的釋懷。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
Thumbnail
在職場上班,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責任與功能,盡好自己的責任,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向。
規條 個人 規則 專案 規矩 組織 字為人寫 識為人學 身為人煦 心為人偕 有人奮鬥的一次 就不敢在實在了 因為怕重蹈覆轍 怕利益的糾結 讓勤奮失去了意義 那工作讓人忘記了初心 我們啊……不能忘記互助合作的美好
Thumbnail
如何提升效率?從職場到生活,運用「標準作業程序」(SOP)讓你不再手忙腳亂。 學會打造你的「高效SOP」,告別瞎忙人生,迎接更從容自在的工作與生活吧!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我發現求職網頁上的徵才資訊是主管自己寫的,不像以前公司主管,只用傳統的工作任務介紹,無法與求職者有更多願景的溝通,這份內容包括品牌理念介紹、工作內容、所需技能、職能發展規劃及福利說明,主管更安排每月聊聊時間,幫助下屬在符合組織目標下也能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盡可能保住「目標、利益」,不是重點的東西「不要過度執著」,可以改變就改,不能改變的釋懷。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
Thumbnail
在職場上班,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責任與功能,盡好自己的責任,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