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沙烏地阿拉伯的官方碳交所名稱是 VCM ,和一般泛稱整體自願性碳市場的 VCM 一模一樣,滿容易讓人搞混的。
新聞中提到的合作協議要在 2030 年前交付至少 3000 萬噸的碳權,數量非常可觀;目前台積電一年的碳排量超過一千萬噸,這些碳權量可以抵台積電兩年的排放了。新聞中沒提及沙烏地阿拉伯的 VCM 將提供哪些類型的碳權專案,但要收到這麼大的額度,尤其是又持續在強調的高品質碳權,難度就又更高了。
新聞來源連結請參考。沙國擴大碳權布局:Enowa 攜手 VCM 簽署 3,000 萬噸碳權合作案
NEOM 的能源與水資源子公司 Enowa,與 Voluntary Carbon Market Company(VCM) 達成一項關鍵協議,雙方將在 2030 年前交付至少 3,000 萬噸具高可信度的碳權。這項長期合作,不僅展現 Enowa 致力彌補不可避免碳排放的承諾,也有助推動全球氣候行動。對許多 Global South 地區的氣候專案而言,這筆交易更意謂著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首批碳權已於 2024 年 12 月完成交付。
VCM 是沙烏地阿拉伯首座碳權交易所的營運單位,於 2024 年 11 月正式上線。該公司由沙國主權基金 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 控股 80%,證券交易所營運機構 Saudi Tadawul Group 則持有其餘 20%。
此交易平台具備高階碳權買賣功能、公開透明的價格形成機制、串接全球碳權登記系統,並規劃支援伊斯蘭金融體系。同時,VCM 也營運碳權拍賣機制,並預計在 2025 年推出即時現貨交易服務。
本次合作凸顯市場對碳權的需求快速升溫。根據預測,全球自願性碳市場將自 2020 年的 20 億美元規模,成長至 2050 年的 2,500 億美元,企業與專案方的積極參與成為主要推動力。
顛覆市場規則的碳權交易:Enowa 與 VCM 推動十年長約新模式
由 Enowa 與 Voluntary Carbon Market Company(VCM) 達成的這項合作協議,為全球自願性碳市場帶來嶄新局面。過去常見的一次性採購,如今轉為長期穩定的合作架構。根據協議,Enowa 將在 2030 年前累計採購 3,000 萬噸高品質碳權,等於每年固定採購 300 萬噸。穩定的需求不僅有助於市場價格穩定,更為各地氣候專案注入長期資金動能。
對許多位於 Global South 的碳權開發商而言,這類長期合約帶來多項優勢:
- 降低財務與營運風險,
- 有助專案擴大與升級,
- 並可提升整體規劃效率。
VCM 執行長 Riham ElGizy 指出:
「VCM 與 Enowa 簽署的這項長期碳權採購協議,是沙烏地阿拉伯推動全球碳市場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僅讓 Enowa 得以彌補當前排放,亦為未來打造可持續基礎建設奠定基礎。」
早已參與 VCM 拍賣市場的 Enowa,如今更成為沙國首家簽署此類長期協議的企業。代理執行長 Jens Madrian 表示,這項合作充分體現 Enowa 對實現 NEOM「百分之百再生能源城市」願景的承諾。Enowa 的減碳策略與 NEOM 的綠色基礎建設計畫相輔相成。
這筆交易的碳權規模極為龐大:3,000 萬噸的採購量,相當於一個中型工業國家的年碳排放總量。它不僅為企業參與氣候行動樹立新標竿,也顯示中東企業在碳市場的企圖心與影響力。
打造碳金融樞紐:沙烏地阿拉伯加速建構成熟碳市場
VCM–Enowa 協議的簽訂,也為沙烏地阿拉伯逐步成形的碳交易體系注入動能。VCM 於 2024 年 11 月推出該國首座機構等級的自願性碳權交易所,提供包括拍賣、報價請求(RFQ)、大宗交易與即將登場的即時現貨市場等多元機制,有助於提升價格透明度、活絡交易流動性,並連接全球註冊資料庫。
過去三年中,VCM 透過一系列國際拍賣活動,與來自超過 15 國的買家完成超過 470 萬噸碳權交易,涵蓋領域包括造林、土壤碳封存、清潔爐具與再生能源,顯示高品質碳權在全球各區的穩健需求。
VCM 的差異化優勢,在於它同時銜接國際標準與地區特色。它正打造符合伊斯蘭教法(Shariah-compliant)的市場架構,讓中東與北非(MENA)地區的投資人可透過道德金融工具參與碳市場。平台也向非洲與中東開發商提供顧問輔導與註冊支援,協助專案提升曝光度並與長期資金方接軌。
此一平台誕生的時機也極為關鍵,正值全球對自願性碳市場的信任度與透明性日益關注。在 PIF(沙國公共投資基金)與 Tadawul(沙烏地證券交易所)的撐腰下,VCM 以高完整性與高透明度建立可信的交易環境。面對 ICVCM 與 COP29 所推動的《巴黎協定》第六條第 6.4 機制,VCM 亦已佈局,力圖在中東甚至全球碳市場中掌握主導權。
沙烏地阿拉伯有意複製其在能源市場的全球領導地位,將之擴展至氣候金融領域。若 VCM 能順利發展,不僅能為新興經濟體導入龐大資金,亦可協助縮小目前由 UN 與 World Bank 估計、每年高達 1.5 至 2 兆美元的全球氣候資金缺口。自願性碳市場在此過程中將扮演越來越關鍵的橋樑角色。
Enowa × NEOM:沙國邁向淨零排放的前瞻藍圖
作為 NEOM 負責能源與水資源的子公司,Enowa 是沙烏地阿拉伯實現碳中和願景的關鍵推手。配合這項極具未來感的城市開發案,Enowa 正打造一套完全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能源系統,涵蓋太陽能、風電、綠氫,以及先進的數位基礎建設。這套零碳架構,是 NEOM 立志成為全球低碳城市生活典範的核心支柱。
與 VCM 簽署的長期碳權採購協議,正好體現 Enowa 的減碳策略:針對無法避免的碳排,透過高品質、具可信度的碳權加以抵銷,作為其整體永續行動的有力補充。
在基礎設施方面,Enowa 積極導入智慧電網技術與水資源回收系統,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其永續策略與國際淨零路徑高度對齊,不僅著眼於營運面排放的實質減量,也希望透過創新驅動氣候韌性,為全球提供可複製的減碳模式。
從 20 億到 2,500 億美元:自願性碳市場正快速崛起
自願性碳市場正迎來爆炸式成長。根據多項研究,市場規模將從 2020 年的 20 億美元,一路攀升至 2050 年的 2,500 億美元。光是到 2030 年,中期估值就落在 450 億至 1,000 億美元之間,成長幅度驚人。
MSCI 進一步預測,市場將從 2024 年的 14 億美元起步,在碳抵換需求強勁的情況下,2030 年可能突破 350 億美元。放眼全球,能有效減碳或達成淨零的專案,越來越依賴自願性碳權做為資金來源。而其中,同時兼顧社區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碳權,最受到市場青睞。
企業實現淨零,為何更需要長期碳權協議?
對於科技、能源與製造業等企業而言,邁向淨零並非口號,而是需要高度可靠的碳抵換機制。相較於短期即買即用的碳權,像 VCM–Enowa 這類長期採購協議,不僅提升透明度,也強化企業行動的公信力。
這類協議確保所使用的高品質碳權來自開發中國家,讓減排行動同時促進當地永續發展。更重要的是,它也為全球南方培養出穩定的碳市場能力,促進國際合作與氣候融資的正循環。
碳權市場如何重拾信任?從制度化與監管做起
儘管自願性碳市場近年快速擴張,其可信度卻面臨挑戰。像肯亞 Northern Rangelands 專案這類爭議事件,引發外界質疑碳權的真實減碳效果。該專案獲 Meta 與 Netflix 支持,卻因法律訴訟與環境質疑而被 Verra 重新審查,動搖了市場信心。
為修補信任裂痕,COP29 的第 6.4 條機制與 ICVCM 推動的規則框架,正著手強化市場的透明度與誠信機制。
相較之下,VCM 採取更制度化的方式:透過長期合約、與國際認證標準接軌,來確保碳權品質與審查流程,進而降低風險、重建市場信任。
沙國力拚碳市場,牽動全球氣候融資版圖
沙烏地阿拉伯透過 VCM 積極布局碳市場,不僅在中東拔得頭籌,也正走向全球自願性碳市場的重要推手。與此同時,亞洲與南美多國也正打造自有的碳市場平台與規範體系。跨國企業與主權基金、大型機構買家的參與,為這些新興市場注入規模經濟與制度信任。
這股轉變對氣候融資相當重要:像 VCM 這類碳市場,有望填補龐大的氣候資金缺口,特別是在吸引民間資本方面。
VCM–Enowa 的長期採購協議可說為自願性碳交易立下新標竿——不僅交易量大、契約期長,更強調碳權的減碳真實性與制度透明度。在邁向淨零的全球進程中,這類交易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也為發展中國家的氣候專案提供更穩健的財務支持。隨著標準與監管日益完善,自願性碳權將成為加速全球減碳的重要槓桿。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微軟與簽署 1,800 萬噸碳權合約,推動碳市場邁向成熟
Google 於印度簽訂史上最大規模生物炭碳權交易
歐盟碳交易系統網路分析:效率、偏見與政策建議
英國擬將負排放納入碳交易機制
2025年第一季碳移除市場快報:低迷交易量背後的強勁動能
英國綠色金融新政:六大誠信原則打造全球碳權交易樞紐
新加坡 10 億美元碳權交易布局:邁向全球碳市場樞紐
歐盟碳交易機制 ETS 的成效如何?
金融機構建立區塊鏈技術之碳權交易平台
Gold Standard 推出全球碳市場法規追蹤工具,簡化碳權交易與國際合作
2024 自願性碳市場:誠信驅動的轉型與市場重塑
日本碳權市場調查:J-credit當道,國際趨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