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綠色金融新政:六大誠信原則打造全球碳權交易樞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英國去年(2024)訂定了自願性碳權政策指引,並且今年如規劃地詳細推動更多方案。倫敦作為歐洲的金融中心,自然不能放過這項綠色金融的發展潛力。

相關新聞來源請參考。

英國碳權與綠色金融新誠信準則

英國政府近日推出一項具高度企圖心的政策,立志成為全球綠色金融的領航者。此項計畫聚焦於強化自願性碳市場與自然資本市場的誠信與透明度。這類市場機制讓企業能透過投資於像是造林或清潔能源等環保專案,取得碳權證書,藉以抵銷自身排放的溫室氣體。

英國氣候事務部長 Kerry McCarthy 表示:

「要讓碳與自然市場真正發揮氣候行動推動力、帶來具體而長遠的環境成效,首要之務就是重建市場信任。英國將扮演全球先鋒角色,提升這些市場的誠信標準,使其有效引導資金,應對氣候危機,同時加快清潔能源在全球的轉型腳步。這些誠信原則將穩固英國作為全球綠色金融與碳市場中樞的地位。這也是我們落實氣候承諾,並藉由《改變計畫》( Plan for Change )吸引投資、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契機。」

開啟綠色金融新篇章

每張碳權代表減少或移除一公噸的二氧化碳。專家預估,全球對碳權的需求將迅速攀升。自願性碳市場的總值有望在 2050 年達到 2,500 億美元,而以自然為基礎的碳市場規模則可望達到 690 億美元。

根據新聞稿內容,英國政府希望讓企業在這些碳權市場中的投資過程更加簡便且安全。因此致力於支持具有高度誠信、可實際減碳且有助於自然保育的專案。這類市場除了能動員氣候資金、推動產業走向更潔淨與低碳化的經營模式,也將為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地方社區發展帶來實質助益。

不過,碳權的使用方式必須正確。企業不應將其當成漂綠的遮羞布,而是應用於輔助自身減碳作為、實現實質氣候貢獻的工具,而非用來取代本身應承擔的減碳責任。

釐清誤解,重建信任

目前仍有許多企業對於如何正確運用碳權與自然碳權感到不確定,也有不少人質疑這些碳權是否真正發揮環境效益。為了解決這些疑慮,英國正規劃一套全新架構,提升整體市場的透明度與可信度。

這套制度將包含幾項關鍵措施:

  • 為碳權買賣雙方制定清楚明確的操作指引
  • 完整揭露碳權的實際用途與成效
  • 強調可量化、可驗證的環境成果
  • 防止企業在公開發言中進行漂綠

此外,政府也展開為期 12 週的公開諮詢,廣泛徵詢企業、投資人與民眾的意見,以共同打造這套最終架構。其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值得信賴、具公平性,同時能實質促進英國乃至全球氣候與自然保護目標的市場機制。

綠色經濟成長動能強勁 英國乘勢加速布局

英國政府本次推出綠色金融新規畫,正值淨零相關產業蓬勃發展之際。官方數據顯示,這一產業的成長速度是整體經濟平均的三倍。自七月以來,清潔能源相關領域已吸引超過 437 億英鎊的私人資金投入。綠色就業市場也同步擴張,去年成長幅度超過一成。

英國在氣候外交與綠色金融領域已具全球領先地位。倫敦連續七年在 Z/Yen 發布的 Green Finance Index 中名列全球第一。而 BeZero、 Sylvera 與 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 等企業,亦持續推動創新型氣候金融解方,進一步鞏固英國在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

英國同時也積極協助發展中國家,讓這些國家能接觸到品質更高、更具實質成效的碳金融資源,藉此推動全球淨零轉型進程。

英國擴大碳市場規模 導入誠信原則以提升品質與信任

正如先前所述,英國政府的新計畫不僅意在吸引數十億英鎊的民間資金投入氣候行動,也將為本地企業開創新的收入管道,特別是農業與土地利用等產業。藉由建立明確、可預期的市場規範並強化整體信任,政府期望將英國打造為全球碳權與自然資本交易的關鍵樞紐。

未來可望獲得支持的專案範圍廣泛,包括:

  • 造林與泥炭地生態系修復
  • 電動車大規模導入與基礎設施建置
  • 再生能源系統開發與應用

為確保市場運作的誠信與有效性,政府同步推出六大「誠信原則」( integrity principles ),作為碳市場政策推動的核心基礎。這些原則將確保企業僅使用具實質效益與環境貢獻的高品質碳權,並強調企業應以實際減排為優先,抵換僅作為補充工具,而非替代手段。

英國提出「六大誠信原則」 強化碳與自然資本市場的信任基礎

為了提升自願性碳市場與自然市場的公信力與透明度,英國政府提出「六大誠信原則」,並啟動公眾諮詢機制,徵詢各界回饋與建議:

  1. 減排優先,碳權為輔:企業應將自身實質減排列為首要任務。政府正考慮支持 VCMI Code 的相關框架,也希望了解如何推動「內部抵換」的實踐,以建立更高信任門檻。
  2. 使用真正有效的碳權:僅有經驗證具備實質氣候效益的碳權應被採用。政府預計援引 ICVCM 的全球標準,並尋求如何因地制宜地應用於自然基礎解方專案上的建議。
  3. 碳權使用需完整揭露:企業在使用碳權時應明確交代方式與用途。政府希望蒐集實務經驗與挑戰,並研議是否將 VCMI 提出的報告指引納入法規。
  4. 碳權應融入整體減碳策略:隨著越來越多英國企業訂定符合巴黎協定 1.5°C 溫控目標的氣候計畫,政府希望探討碳權如何作為協助企業達標的輔助工具。
  5. 環保聲明需清晰可驗證:避免漂綠最關鍵的是資訊清楚、主張誠實。政府正檢討術語定義與標準機制,以提升環保宣稱的透明度與可信度。
  6. 國內外政策需協調一致:為強化市場信任,政府亦希望聽取如何提升國內外法規銜接與標準一致性的建議,進一步鞏固市場基礎。

政府也強調,這套制度屬於自願性市場,鼓勵企業主動減碳,並非如 UK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英國碳交易體系)等法定強制機制的一環。總體而言,英國希望透過制度化原則與資訊公開,打造全球領先的高品質碳與自然資本市場。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英國與歐盟碳交易體系連結:減碳關鍵與挑戰

英國政府推出自願性碳權市場誠信原則

英國220億英鎊碳捕捉與封存計劃:大膽改革還是化石燃料的長期束縛?

英國海床碳匯研究揭示重要的藍碳價值

2024自願性碳市場總回顧

VCMI自願性碳權策略工具指南:協助發展中國家參與自願性碳市場

自願性碳市場整合里程碑 - 航空業碳抵換計劃核准VCS加入

自願性碳市場的當前挑戰與未來發展

自願性碳交易標準、資訊管道與市場現況(2024年十月)

自願性碳交易市場作為氣候變遷的應變工具,如何實現環境正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5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24會員
235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Puro.earth的海洋缺氧碳封存(MACS)方法學獲諮詢委員會批准,標誌著一項以海洋為基礎的持久性碳移除新技術的重要里程碑。此方法通過將富含木質素的生物質沉積到深層缺氧的海洋盆地中,實現長期碳移除。文章詳細介紹了MACS方法學設計理念、科學依據、碳封存年限估算調整、目前實驗進展、環境與社會考量。
Thumbnail
2025/04/30
Puro.earth的海洋缺氧碳封存(MACS)方法學獲諮詢委員會批准,標誌著一項以海洋為基礎的持久性碳移除新技術的重要里程碑。此方法通過將富含木質素的生物質沉積到深層缺氧的海洋盆地中,實現長期碳移除。文章詳細介紹了MACS方法學設計理念、科學依據、碳封存年限估算調整、目前實驗進展、環境與社會考量。
Thumbnail
2025/04/29
法國推出符合巴黎協定且具有高完整性碳權使用憲章,強調企業應優先削減自身排放,將碳權作為輔助性手段,並明確揭露資訊。此憲章符合國際最佳實務準則,並與《巴黎協定》第6.4條及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的核心碳原則相符,旨在重建碳市場的公信力,避免綠色漂綠,促進真實減碳。
Thumbnail
2025/04/29
法國推出符合巴黎協定且具有高完整性碳權使用憲章,強調企業應優先削減自身排放,將碳權作為輔助性手段,並明確揭露資訊。此憲章符合國際最佳實務準則,並與《巴黎協定》第6.4條及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的核心碳原則相符,旨在重建碳市場的公信力,避免綠色漂綠,促進真實減碳。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巴黎協定第六條及其相關專有名詞,例如NDC、ITMO、VER和CORSIA。詳細闡述了ITMO和VER的差異,以及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6.2條和第6.4條)如何促進國際合作,幫助各國達成減碳目標,並以曼谷電動巴士計畫為例,說明Article 6.2的實際應用。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巴黎協定第六條及其相關專有名詞,例如NDC、ITMO、VER和CORSIA。詳細闡述了ITMO和VER的差異,以及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6.2條和第6.4條)如何促進國際合作,幫助各國達成減碳目標,並以曼谷電動巴士計畫為例,說明Article 6.2的實際應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英國積極推動綠色金融,制定自願性碳權政策指引,目標成為全球綠色金融領航者。此政策強化自願性碳市場與自然資本市場的誠信與透明度,讓企業透過投資環保專案取得碳權抵銷排放。政府提出六大誠信原則,包含減排優先、使用有效碳權、完整揭露、融入整體減碳策略、環保聲明可驗證、國內外政策協調一致。
Thumbnail
英國積極推動綠色金融,制定自願性碳權政策指引,目標成為全球綠色金融領航者。此政策強化自願性碳市場與自然資本市場的誠信與透明度,讓企業透過投資環保專案取得碳權抵銷排放。政府提出六大誠信原則,包含減排優先、使用有效碳權、完整揭露、融入整體減碳策略、環保聲明可驗證、國內外政策協調一致。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英國牛津大學最近對其碳抵消原則進行了一次重要更新,目的是為實現可靠的淨零排放策略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本文介紹了更新後的牛津碳抵消原則,並分析了其對組織碳抵消策略的建議。
Thumbnail
英國牛津大學最近對其碳抵消原則進行了一次重要更新,目的是為實現可靠的淨零排放策略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本文介紹了更新後的牛津碳抵消原則,並分析了其對組織碳抵消策略的建議。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歐盟在今年初終於對漂綠亂象投下震撼彈,歐洲議會以 593 票贊成、21 票反對壓倒性一致通過反漂綠法令,全力保護消費者不再被綠色行銷術語或不具第三方公平驗證的產品訊息所誤導,並協助人們做出正確的購買選擇,同時歐盟成員國必須在2026年以前將此指令轉化為國家法律。
Thumbnail
歐盟在今年初終於對漂綠亂象投下震撼彈,歐洲議會以 593 票贊成、21 票反對壓倒性一致通過反漂綠法令,全力保護消費者不再被綠色行銷術語或不具第三方公平驗證的產品訊息所誤導,並協助人們做出正確的購買選擇,同時歐盟成員國必須在2026年以前將此指令轉化為國家法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